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微观机制

作 者:

作者简介:
代玉启,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浙江 杭州 310028

原文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内容提要:

积极回应民众关切,努力析事明理、解疑释惑,着力疏导情绪、化解矛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微观机制,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所谓微观的纵向环节剖析与阻断机制,即从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群体性事件具体过程的视角进行分析,将群体性事件酝酿、发生、演化的整个过程进行细化分解,一一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着力点;所谓横向的人员分类与“切割”机制,即以与具体群体性事件相关度的差异为标准,将参与者做适度的人员区分和空间分割,针对不同成员之间的心理差异和行为区别做好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尽早避免群体行为的扩大、升级、恶化。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3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2)11-0015-03

      群体性事件指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由人民内部矛盾引起的,一定数量的群众参与实施的,不受社会既定规范约束,采取游行、示威、静坐、上访请愿、聚众围堵、阻断交通、械斗以及罢工、罢课等方式,造成一定社会影响,危害社会公共安全、干扰社会正常秩序、有一定社会危害性、必须及时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处置的各种群体行为,它一般可分为具有直接利益诉求型事件和非直接利益诉求型事件。

      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群体性事件的机制,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建立相对独立、有机联系、运转协调的路径和机制以应对和处置群体性事件,使群体性事件可能造成的对社会秩序、人身安全和财产权利的危害降到最低。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路径,可以从微观作用机制和宏观作用机制两个层面着手。限于篇幅,本文仅就微观机制做些探讨。

      所谓微观作用机制,指对于具体的群体性事件,找准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作用机制。把握思想政治作用工作于群体性事件的微观机制,即本着“可解不可结、可顺不可激、可散不可聚”的原则,结合其他手段迅速开展情况调查、法制宣传和劝解疏导等具体工作。微观作用机制又可细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种机制。

      一、纵向的环节剖析与阻断机制

      所谓微观的纵向作用机制,即从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群体性事件具体过程的视角进行分析,将群体性事件酝酿、发生和演化的整个过程进行细化分解,一一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着力点,做到“在每项工作上,在不同的流程中和阶段上,都有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①。探讨纵向作用机制,目的在于最大可能地、以合适的方式尽早平息事件,减少由于打砸抢烧等暴力行为造成的损失,尽早恢复社会的正常秩序。

      (一)预警期的排查机制

      在一定意义上说,探索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以及对群体性事件危机升级的预防比单纯的某一特定事件的解决更加重要,因为如果能在事件发生之前就及时把产生危机的根源消除,那么不仅动态平衡的社会秩序能够得以有效保障,而且可以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②“社会预警机制,是对社会运行状况发出信号,显示社会已经或即将发生无序现象的临界状态,以期引起社会管理者和社会各种的注意,及时采取对策,使社会运行状况不再继续恶化的一套制度和方法。”③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是指出现已经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某些征兆但危机尚未爆发期间所采取的预警措施,主要是对信息的收集、处理、识别、确认和发布。

      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善于见微知著。在信息收集时,尤其要重点关注以下三个群体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由于国家、地方、单位或部门政策调整而利益受损的群体、历史遗留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的群体、社会矛盾较为突出地区的弱势群体。④

      思想政治教育应抓住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注重在基层、在源头发现问题、减少摩擦、疏通情绪、化解矛盾,解决实际问题,一旦发现群体性事件的苗头,应在最短时间内回应民众诉求,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否则就可能因矛盾的积累甚至激化,引发本可预防甚至避免的群体性事件,影响和干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预控期的调节机制

      群体性事件预控主要是指在发现危机征兆和危机信号并予以确认后或在群体性事件危机已经开始来临但还没有造成巨大损失时,迅速采取措施对危机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尽可能地迅速化解危机、避免危机扩大和升级而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⑤

      在群体性事件预控期,思想政治教育应针对涉及的具体问题对民众进行正面的回应、积极的疏导和耐心的劝慰,同时通过建立健全利益表达机制、社会协商对话机制、社会减压机制等,让民众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利益表达,从而化解矛盾纠纷,预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人民日报》在评价2011年广东乌坎事件时指出,“部分村民之所以频频上访,缘于对村干部处置土地、财务、换届等问题的不满。如果能及时抓住利益诉求点,事发前认真倾听、公正评断、果断解决,就不会小事拖大、层层升级,演变成群体性冲突”⑥。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其中对“群体性事件处置预案”有明确规定。此后,各级地方政府根据中央精神,也相应完成了本区域总体应急预案的编制。然而,这些预案编制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关注和强调得远远不够。各级政府“群体性事件处置预案”中应扩充“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并就预警思路与应急举措作出细化规定。

      (三)发酵期的“散热”机制

      群体性事件虽多为突发事件,但除了极少数群体性事件确属事出突然外,多数都要经历一个“发酵”的过程。“只要大量人员聚集,在场群众就可能因为受感染性和模仿性增大集群行为的力度,无责任感意识也会增大集群行为的强度。”⑦在此阶段,事件常常受到许多难以预料的外界因素影响,尤其是信息的传播和变异,对群体性事件的爆发起到催化作用,并将一些非直接利益相关者卷入进来,导致事态逐渐加剧,乃至迅速蔓延扩散。

      “人们情绪激动起来,思想感情迅速被集中在某个兴奋点上,并导致了相应的冲动和行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还像往常那样去做说服工作,是很难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迅速行动起来,紧紧围绕发生的事件,旗帜鲜明地做工作。用最尖锐而明确的语言,用最有力的方式,讲出大是大非,提出明确要求。并与组织工作密切结合,做好实实在在的组织和宣传工作。”⑧在发酵期,民众缺乏对事件起因的正确认识就会导致猜测和混乱,因而需要我们及时准确地综合运用传统媒体和现代网络在第一时间披露真实的信息,及时辟谣,说明事件的原委与采取的对策,减少人们的误判,形成民众与政府之间的互信关系,防止事态扩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