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市场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单个企业已经无法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生存,必须对所处的供应链进行系统规划和管理。20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的供应链协同概念,被认为是更容易理解和最现实的供应链实践,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了方便的信息共享,协同运作更是被寄予厚望。对于供应链协同的研究,根据研究层次大体可以划分为战略层、运作层、操作层三个层次,其中战略层主要探讨供应链协同形成的原因、协同机制以及影响协同的因素等;运作层研究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策略,主要包括研发协同、采购协同、生产协同、库存协同、销售协同、物流协同等;操作层的协同更多研究协同技术,如协同软件、信息交流技术(如多智能体技术)等。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在供应链协同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实际运作中的情况却并不令人满意,除少数成功的企业外,大部分企业面对这个理念还是感到茫然。同时,供应链协同对企业供应链运营绩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目前在有关供应链运营绩效的研究中,尤其是有关其前置因素的研究,大部分都着眼于供应链影响因素,对供应链协同和供应链运营绩效的实证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通过实证方法来研究供应链协同与供应链运营绩效之间的影响及作用。 二、理论综述 1.供应链协同 (1)供应链协同概念的提出 协同的概念来源于自然科学中的协同学(Synergetics)理论,由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哈肯(Hermann Haken)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哈肯通过对物理学中很多客观系统(特别是激光系统)进行研究,发现系统发展演化中存在一个普遍原理,即在任何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均依靠有调节、有目的的“自组织”过程,使千差万别的子系统协同作用,并产生新的稳定有序的结构。在协同学中,哈肯把协同定义为系统各部分之间相互协作,使整个系统形成微个体层次所不存在的新质的结构和特征。哈肯的协同学思想表明,一切开放的自然或社会系统,都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呈现出非平衡的有序结构,都可以应用协同学。 随着系统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企业管理学界也逐渐接受了协同的观点。首先提出协同理念的是美国战略理论研究专家H.伊戈尔·安索夫(H.Igor Ansoff),他早在1965年出版的《公司战略》一书中,就把协同作为公司的战略四要素之一(其他三个要素是产品市场范围、发展方向、竞争优势),并确立了协同的经济学含义,亦即为什么企业整体价值有可能大于各部分价值的总和,提出协同是指企业如何通过识别自身能力、机遇和对象的匹配关系来成功拓展新的事业。 供应链协同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快速顾客响应(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ECR)、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managed Inventory,VMI)、连续补货(Continuous Replenishment,CR)发展而来,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产生了协同计划、预测和补货(Collaborative Planning,Forecasting,and Replenishment,CPFR),标志着供应链协同概念的诞生。1999年4月,著名供应链管理专家大卫·安德森和李效良(David Anderson & Hau Lee)发表了题为《协同供应链:新的前沿》的文章,明确指出新一代的供应链战略就是协同供应链,标志着供应链协同研究得到重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奎因(Quinn)提出,供应链协同意味着所有企业共同努力以达成共同的目标,其过程包括共享信息、知识、风险和利益。而微软(Microsoft)认为,供应链协同是改进消费者服务、减少库存、减少供应链成本、提升竞争力、提高消费者忠诚度的一种途径。西曼杜邦与斯里德哈兰(T.M.Simatupang & Sridharan R.)提出,供应链协同被定义为两个或多个供应链成员共同努力,通过信息共享、共同决策以及分享比单个行动更好地满足最终消费者所带来的收益,来创造整个供应链的竞争优势。[1]多尔蒂(Daugherty)认为,组织间或跨企业的供应链协同注重信息共享、共同发展战略计划、同步运作。实际上,协同伙伴寻求一种垂直整合利益,同时又不受财务产权负担的约束。[2]马士华、桂华明强调,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组织关系协调与供应链业务流程协作,要么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要么是以低成本有效满足客户需求,总之是为了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3] 惠普尔(Whipple)认为,供应链协同是供应链相关企业为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力而作出的彼此协调与相互努力。预期的协同收益体现在几个核心业务领域,包括增加销售、改善预测、精确准时的信息交流、降低成本、减少库存、改善客户服务等。[4]本文采用此观点。 (2)供应链协同的维度 到目前为止,对于供应链协同维度的研究尚未取得统一,如福姆(Forme)等建立了协同特征模型和协同导向绩效模型,并分别从供应链的上游、内部、下游及企业间的协同指标入手进行研究。[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