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融合的物流产业演化机理

作 者:

作者简介:
钟俊娟,王健,福州大学八方物流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钟俊娟(1984-),女,福建省南平市人,福州大学八方物流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 王健(1959-),男,福建省福清市人,福州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

原文出处:
中国流通经济

内容提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产业结构的“软化”与经济体系的“服务化”逐步加深,产业融合正日益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物流产业融合主要受技术进步、放松规制、管理创新等方面因素的驱动。物流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显著地体现了产业融合的特性,具有创新优化效应、竞争能力效应、绩效提升效应等融合效应。近年来,我国物流产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受经济体制、技术水平、产权制度等因素制约,我国物流产业融合的步伐仍然较为滞后。为促进我国物流产业从技术融合向业务融合、市场融合发展,最终实现产业融合,提供一体化、专业化、高效率、高质量的物流服务,从政府方面来看,要减少政策壁垒,适应物流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从企业方面来看,要推动物流技术进步与管理创新。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13 年 03 期

字号: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产业结构的“软化”与经济体系的“服务化”逐步加深,产业融合正日益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从本质上讲,产业融合是一种产业创新,是新产业革命的诞生与新产业形态的形成。产业融合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替代型融合、互补型融合、结合型融合。[1]其中,结合型融合的融合度最高,替代型融合的融合度次之,互补型融合的融合度最小。并不是每一种类型的产业融合都会产生新的产业形态,结合型融合产生新的产业形态的可能性最大。所谓新的产业形态,是指不同于以往的构成独立产业系统的产业形态,并非绝对意味着原产业形态的完全消失或者完全被替代。现代物流产业是相对于传统物流产业而言的,但笔者认为,传统物流产业并不能被称为产业,而只能被称为传统的物流服务。①20世纪90年代以前,提供传统物流服务的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等处于产业分立的状态,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产业边界,彼此的技术基础与提供服务的物流网络并不相同,它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技术性进入壁垒,处于非竞争关系之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大规模生产、大批量消费使物流的规模日趋庞大,特别是随着信息科学技术在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中的广泛应用,在美国、欧盟、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逐渐呈现出技术融合、业务融合、企业融合等产业融合现象,各产业之间的产业界限逐渐模糊,出现了融合的趋势并形成了物流产业。[2]

      以物流信息技术融合为核心,以融合仓储、运输、包装、流通加工等功能的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出现为标志,传统物流服务与现代物流服务融合成为趋势,物流产业的形成更显著地体现了产业融合的特性。②本文以产业融合为视角,探讨传统物流服务融合形成物流产业的动因及其融合路径,并分析物流产业融合演化所产生的效应。

      一、物流产业定义的厘定

      1.产业融合的界说

      有关产业融合的研究最早是从技术视角展开的。197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媒体实验室的内格罗蓬特(Negrouponte)用三个重叠的圆圈来描述计算、印刷、广播三者的技术边界,认为三个圆圈的交叉处将成为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3]此后,尤弗亚(Yoffie)、[4]欧洲委员会的绿皮书、[5]植草益、[6]周振华、[7]厉无畏、[8]马健[9]等众多国内外学者,分别从创新视角、模块理论、产业分离与融合的关系、系统自组织理论等方面,对产业融合进行了定义。综合以上学者的研究,产业融合可定义如下:由于技术的进步、管制的放松以及管理的创新,使同一产业内部或不同产业之间出现了传统边界模糊、消失,甚至产生一个新的产业的经济现象。产业融合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产业定义与产业演化路径,也改变了传统产业的竞争规则与产业界限,导致产业边界重新划分。

      产业融合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产生不同的认识。从技术角度分析,可分为替代型融合、互补型融合、结合型融合;从市场供需角度分析,可分为供给融合与需求融合;从融合程度分析,可分为全面融合与部分融合;从产业角度分析,可分为产业渗透、产业交叉、产业重组三种方式。

      2.物流产业定义的厘定

      国外有关物流产业的研究大多出现在商业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以及少数学术文章中,且主要研究物流技术运用、供应链发展等应用领域,有关物流产业定义的理论研究较少。而随着我国对物流产业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近年来国内物流产业研究涌现出大批成果。经过一段时期“物流是否能称为产业”的争论,学术界和业界对物流属于产业范畴的认识趋于统一。但是,对于物流产业概念、内涵、产业边界等问题的认识,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

      梳理国内学者对物流产业的定义,可以发现,大多数学者主要从经济学角度对其进行定义。例如,李学工[10]以产业概念为依据,通过对物流概念的分析,认为物流产业是指专门从事将商品或服务由起始地到消费地发生空间位移,以对其进行高效率与高效益流动及储存为经营(活动)内容的营利性事业组织的集群。这一定义对物流产业的界定过于宽泛,不利于从宏观层面或产业层面推动物流产业的发展。王述英、王青[11]从系统经济学角度出发,提出了物流产业复杂系统聚类相对性标准,并从物流作业环节和物流组织方式两个方面阐述了物流产业的组成,为物流产业的界定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向。蒋笑梅、李贵春[12]从产业内分工角度来理解物流产业的内涵,认为物流产业的外延是动态变化的,提出将货物运输业、仓储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邮政业等行业归入物流业。另外,张圣忠[13]提出了一个抽象化的概念,认为物流产业属于一种概念产业,是一种优化“物”的流动过程的服务。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物流业定义为:“融合运输、仓储、货运代理和信息等行业的复合型服务产业”。这是对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情况的一个总结性的权威定义,不仅标志着物流作为一个产业的地位已经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明确下来,而且体现了物流产业的重要特性——融合性。

      上述物流产业定义的演变说明,无论从国家的宏观层面还是从企业的微观层面看,无论从广义角度还是从狭义角度看,无论从具体的产业界定还是从抽象的产业概念界定看,人们对物流产业的认识都趋于理性,并逐渐认识到物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不是几项物流功能的简单组合,物流产业具有融合性的特质。从物流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运输、仓储、邮政快递是已经存在并具有相当规模的物流产业部门,占我国物流产业规模的80%左右,是物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信息服务是今后发展的重点,有望在不远的将来取得自己独立的产业部门地位;包装、流通加工等要成为独立的产业部门形态,还有待物流产业的进一步成熟和发展。[14]因此,本文认为,物流产业是融合传统物流服务与现代物流服务,将运输、仓储、货运代理、邮政快递、第三方物流等产业化的物流资源加以整合与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复合型服务产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