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合作关系演进路径及影响因素

作 者:

作者简介:
付丽茹(1978-),女,河北省辛集市人,管理学博士,高级物流师,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信息物流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北京 101101

原文出处:
中国流通经济

内容提要:

依据合作行为的差异性,按照合作的时间维、深度维和广度维,供应链合作关系的演进路径可分为交易型合作关系、协调型合作关系、协同型合作关系等三个阶段。供应链合作关系受合作双方产品的质量、价格以及各自的企业文化、组织结构等诸多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可分为显性影响因素和隐性影响因素。其中,显性影响因素对供应链短期合作绩效的影响非常明显,但显性因素要在供应链合作中高效地发挥作用,离不开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组织结构等隐性因素的基础性支持。研究表明,在供应链合作关系演进过程中,各隐性因素的作用及其程度都不一样,应把以实现消费者价值为导向的战略指导方针作为供应链合作关系演进的行动指南,在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前提下,共同创造合理的产业赢利水平,这是供应链合作关系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13 年 01 期

字号:

      一、引言

      供应链合作关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基于信任的共享资源和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能够持续增值的伙伴关系。供应链合作的价值实现要求合作企业之间高效协调,即通过对各合作伙伴状态、结构、功能等表征系统特征的要素进行作用,以产生整体供应链的全局一致性,并实现系统整体不同发展阶段的预期目标。由于信息不对称与不完全合同的客观存在,加之企业的利己主义动机,供应链合作关系中的道德风险与机会主义行为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企业合作关系恶化而导致整个供应链遭到破坏、企业遭受损失的案例并不少见。供应链合作关系的演进路径是什么,哪些因素制约着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发展,如何建立和深化高质量的供应链合作关系等,既是当前理论研究的热点,也是企业参与供应链合作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二、供应链合作关系的演进路径分析

      依据合作行为的差异性,[1]按照合作的时间维、深度维和广度维,供应链合作关系的演进路径可分为交易型合作关系、协调型合作关系、协同型合作关系等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①时间维表示合作时间的长短,深度维和广度维描述合作关系的紧密程度。关系深度主要指专用性资产、共同计划及开发、共享信息的程度,关系广度主要指合作方之间合作领域的多样性程度。②[2]

      从图1可以看出,协调型合作关系在时间长度上与协同型合作关系比较接近,但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却远远不及协同型合作关系。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角度讲,协同型合作关系都比协调型合作关系的内涵更为丰富。

      

      图1 供应链合作关系演进路径三维分类图

      1.交易型合作关系

      交易型合作关系是供应链合作伙伴以最有效率、最有效益地执行交易为目标的关系类型,是最基本、至今应用最广的合作模式。比如,客户与供应商达成协议,在某段时间内或者在达到特定采购量时,以事先协商好的价格进行采购,就属于交易型合作关系。在供应链合作的最初阶段,供应链合作伙伴关注的焦点往往是提高交易执行的简捷性,很少专注于降低供应链管理成本及提高供应链整体收益,但这并不表示这种合作关系没有战略价值,如可省去持续不断的重新谈判,降低交易费用等。交易型合作通常应用于采购通用物料及非直接生产物料的客户—供应商关系。

      2.协调型合作关系

      随着供应链合作关系的持续,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取得新突破,合作伙伴的信息沟通开始由单向流动向双向流动转变,体现出较高的信息共享水平,并能紧密协调流程的计划和执行,交易型合作关系逐渐演变为协调型合作关系。例如,供应链伙伴提供自动承诺和确认,并共享相关预测、库存可用性、采购订单、订单与交货状态等方面的信息。支持协调型合作关系信息共享的基础设施与流程更为复杂和专用,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进行更高水平的谈判与妥协。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就是一种常见的协调型合作模式。供应商可根据预测与库存消耗信息的共享,对客户端库存实行远程直接管理。

      3.协同型合作关系

      协同论研究表明,协同产生有序和高效。协同作用决定了系统内部子系统的合作能力,左右着系统状态变化的特征和规律,是供应链各子系统与元素耦合联系的中介,是供应链结构具有稳定性、有序化的原因。协同作用发挥得好,能使各子系统、各种构成要素围绕系统总目标产生协同放大作用,即供应链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最终达到供应链协同状态。可见,协同型合作关系是供应链伙伴合作程度最深、最广的一种关系类型,也称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协同型合作关系中,双方更专注于未来的战略愿景,而不仅仅专注于短期计划和战术执行。合作关系已经超越了供应链运作,还包含其他关键业务流程。合作伙伴可共同投资研发项目,共享实体资产与知识资产,甚至共享人力资本等。以考虑供应链需求的产品开发项目为例,企业将关键物料供应商与合同制造商视为产品开发团队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就能使产品设计方案与一流的供应链绩效实施方案相匹配。

      三、供应链合作关系演进的阶段性差异分析

      为区别不同阶段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差异性,本文借助供应链合作关系质量概念。对于供应链合作关系质量,诺德和布特(Naude & Buttle)认为,供应链合作关系质量指评价供应链整体行为的不同维度,包括信任、适应、沟通、合作等;而菲内斯、布尔卡、沃斯(Fynesa、Búrca & Voss)认为,供应链合作关系质量指供应链合作双方进入积极、长期合作关系的程度,以及运用信任、适应、沟通、合作等指标运作关系结构的程度。本文借鉴近关系理论的相关观点,将供应链合作关系的长度、广度、深度细化为关系强度、关系持久性、关系沟通性、关系多样性、关系灵活性、关系公平性等六个评价指标。其中,关系持久性指供应链合作企业合作关系可察觉的时间维度,包括合作关系已持续的时间与合作双方对将来合作的预期两个子维度。[3]关系强度指合作伙伴之间关系契约的强度,一般包括结构性、社会性两个部分。其中,结构性指与关系相关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方面投资的专用性程度;社会性指在专用性投资过程中围绕这些资产发生的合作活动,特别是合作企业个人之间的关系互动。关系沟通性指在一个给定时间内,合作双方发生的与合作相关的活动的次数与有效性。关系多样性指关系双方合作活动所涉及范围的大小和复杂性。[4]关系灵活性主要指合作双方灵活处理合作过程中发生的超过合作契约约束活动的能力。关系公平性指合作双方在沟通、使用对方资源、利益分配等方面是否享有公平待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