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物流发展的外部性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邱志鹏,男,湖南人,研究方向:物流工程,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 300072;张驰,吉林人,研究方向:物流工程,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 300072

原文出处:
物流技术

内容提要:

从低碳物流的产生背景出发,论述了低碳物流的内涵,并从经济学的外部性视角出发,探讨了低碳物流活动的正、负外部性。为了对物流活动的外部性进行更好的定量分析,引进了外部性绝对大小与相对大小的概念模型,并且以外部性函数来描述以时间和空间为基准的外部性变化趋势,从理论上分析了外部性函数的管理学意义,对未来物流的低碳化发展做出了展望。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13 年 01 期

字号:

      doi:10.3969/j.issn.1005-152X.2012.09.036

      1 引言

      国家发改委研究报告表明[1],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持续增长,到2030年达到峰值。由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带来的温室效应已然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低碳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以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为目标的低碳化运动正向社会各领域渗透。同时,我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做出了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05年下降40%~45%的郑重承诺。因此我国经济走低碳化发展道路势在必行。

      物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与此同时,物流业的碳排放量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比例巨大,达到18.9%[2],而且伴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个比例可能会更高,这会进一步加强温室效应。因此我国物流业急需走低碳化发展道路。由于物流低碳化发展具有典型的正负外部效应,但目前鲜见与之相关的研究,迫切需要对此加以研究。本文拟对低碳物流的外部性开展相应的研究,为物流低碳化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2 文献综述

      近年来,学者们关于低碳物流的研究已经不少,但更多的是侧重于对低碳物流的内涵、现状、特征和发展措施的研究。例如:姜彤彤等(2011)[3]对低碳物流的内涵、研究内容进行了分析;胡玉莹(2011)分析了目前状况下中国低碳物流业的现状,并得出中国低碳物流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发展任重道远的结论,任倩倩等(2011)[5]介绍了国内外低碳物流的措施和手段,并结合物流活动的具体环节,给出了基础的、具体的、可操作的低碳手段。

      关于外部性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学者的探讨主要集中在金融[6]、环境[7]、政府行为[8]等领域,对低碳物流的外部性研究还相当少。仅有的一些研究也是关于绿色物流外部性的,例如:刘荣港等(2011)[9]探讨了传统物流活动的负外部性和绿色物流活动的正外部性,从两个方面提出了绿色物流发展的制度建议;赵伟滨等(2006)[10]主要对外部性问题给绿色物流发展造成的障碍加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从上述文献综述来看,目前低碳物流的外部性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开展。因此本文将以低碳物流的外部性为研究对象,阐述正、负外部性的特点、表现以及变化趋势,并为相关决策者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政策。

      3 低碳物流的外部性分析

      3.1 低碳物流的内涵

      低碳物流是在低碳经济上衍生出来的新兴概念。其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哥本哈根环境大会对低碳环保的倡导与日益兴起的全球化低碳革命。当前,不少学者如胡玉莹(2011)[4]、任倩倩等(2011)[5]、杨雨薇(2011)[11]]对此都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综合这些学者的观点,本文认为,“低碳物流”是将低碳意识导入到物流所有的环节中去,通过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从而减少物流活动中石油、煤炭等高碳能源的消耗与温室气体的排放,抑制物流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进而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并进一步对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装卸等物流环节进行环境监督与综合管理,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达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物流发展目标,形成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交付的全生命周期低碳物流体系。

      一般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低碳物流的含义[3]:一是如何减少物流过程中的碳排放;二是在减碳要求下,物流各环节如何进行具体运作与优化。而从系统化的观点来看,低碳物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子系统:低碳运输子系统、低碳仓储子系统、低碳包装子系统、低碳流通加工等,各个系统的低碳化发展对整个低碳物流都产生重大的影响。

      3.2 低碳物流外部性的概念

      外部性一直是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所谓低碳物流的外部性[9],是指物流主体所从事的相关物流活动对社会其他经济主体的福利产生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既不付出报酬又得不到报酬,即这种影响不能通过市场价格来进行调节。

      本文从外部性的影响效果角度出发,把低碳物流的外部性细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外部经济性(也称为正外部性),即物流活动对周围事物造成良好影响,并使周边环境获益,但物流活动主体并未从周边环境额外获益;其二是外部不经济性(也称为负外部性),即物流活动主体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而其并未为此而付出任何补偿费。

      3.3 低碳物流活动的负外部性

      低碳物流活动实质上还是归属于物流活动,是相对于传统物流活动提出来的,其本身同样具有外部不经济性的问题。一般来讲,传统物流所具有的负外部性,低碳物流也存在,如果对物流活动进行量化,那么相对传统物流活动而言,低碳物流活动造成的负外部性要低许多。

      就低碳物流外部不经济性本身而言[9],其实质是物流活动主体成本的社会化,即把其自身盈利建立在他人受损的基础之上。由于外部性的存在会使得物流活动主体的成本少于其社会成本,从而会使存在负外部性的物流活动出现过量的提供。且物流活动主体对其他经济主体所造成的损失没有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在其自身成本中,因而造成自身成本的社会化。所以政府就有必要通过制定有效的约束机制,使低碳物流活动的负外部性进一步内部化。

      3.4 低碳物流活动的正外部性

      低碳物流活动的正外部性,具体表现为:(1)相对于传统物流活动而言,现代低碳物流对温室气体的减排要更多,而带来的好处被整个社会共享了。这个行为就是低碳物流活动对环境的正向贡献。(2)对于整个供应链而言,现代低碳物流作为供应链上的一部分,它的低碳行为推进整个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实施低碳策略,从而推进供应链的整体低碳化。比如,某大型制造商,在低碳化要求下,必须实施一定的措施来保证对社会的低碳化承诺。因而,该制造商可从原材料采购和成品出货两个环节,分别对企业自身所在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提出低碳化的要求,从而保证其制造的产品符合低碳环保的要求,进而促使整个供应链的低碳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