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日起生效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最新修订)》对于外资企业员工薪酬计算带来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费用扣除额和含税级距上。本文以JX外资企业为例,从同一工资类别和不同工资类别两个角度来分析和探讨如何在金蝶K/3职工薪酬系统中实现外资企业员工薪酬计算,并比较两种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再探讨外资企业员工薪酬的纳税筹划解决方案,以供参考。 一、同一工资类别下外资企业的职工薪酬计算 JX外资企业是一家由外资出资建立的准备上市的公司,主要致力于开发32位元处理器核心智财与系统晶片设计平台,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开发,已经顺利开发出了全方位高、中、低等多种系列的核心产品,提供系统厂商的CPU核心架构设计与服务。现以JX企业为例,探讨其纳税筹划方案。 1.工资类别的建立。为了准确核算企业全体员工的工资,需要针对不同的核算建立不同的工资类别。由于考虑到需要在同一工资类别中实现全体员工的工资计算,因此建立一个名称为全体员工的工资类别,相关设置如表1所示。
2.职员类别的建立。为了准确核算中方人员和外籍人员的工资,需要对全体员工进行分类。在系统职员类别中,需要新增两类职员类别,包括中方人员和外籍人员。 3.部门和职员信息的管理。在全体员工工资类别的部门和职员信息可以从总账系统中引入基础资料,或者在工资管理模块和职员管理模块中通过新增部门和职员来完成。需要注意的是,在增加职员过程之前需要维护部门信息,同时要将职员信息中职员类别进行选择和分类,以便在后续设置不同职员类别的职员工资时作为计算公式的关键判断条件。 4.外资企业工资项目的管理。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附加减除费用的适用范围为:①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②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中工作的外籍专家;③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④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人员。以上几类人员每月在减除3 500元费用的基础上,再减除附加减除费用1 300元。因此,还需要设置不含税级距、应税所得等可变项目。其中不含税级距主要用来计算在基本扣除金额之前,职员的不含税应税所得,而应税所得则需要根据不同的职员类别来判断不同职员条件下的应纳税所得额,为不同类别的员工个人所得税计算做好准备。 还需要设置岗位工资、职称补贴、注册补贴、降温取暖费、其他、电梯费、房租、水费、电费、清洁费、扣款、工会经费等固定项目;设置应发合计、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公积金、个税、含税工资、应税所得、扣款合计、实发合计等变动项目,数据类型为货币型,数据长度为15,小数位数为2位。 5.外资企业工资计算公式设置 (1)外资企业工资应发合计数和含税级距的计算方法。根据岗位工资、职称补贴、注册补贴、降温取暖费、其他来计算不同职员的应发合计数,并按照12%、2%、8%、3.5%的比例来计提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公积金,将应发合计金额扣除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公积金合计数作为职员工资的不含税级距。具体公式设置如下: 应发合计=岗位工资+职称补贴+注册补贴+降温取暖费+其他; 养老保险=应发合计×0.12 失业保险=应发合计×0.02 医疗保险=应发合计×0.08 公积金=应发合计×0.035 含税工资=应发合计-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公积金 (2)外资企业员工工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根据职员类别字段判断不同的不含税级距应当扣除的金额,按照新《个人所得税法》的七级含税级距来判断不含税级距所适用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并将应扣除的个人所得税为个税工资项目进行赋值。具体公式设置如下: 如果职员类别=“外籍人员”则 应税所得=含税工资-4 800 应税所得=含税工资-3 500 如果完 如果应税所得<=1 500则 个税=应税所得×0.03 如果应税所得>1 500且应税所得<=4 500则 个税=应税所得×0.1-105 如果应税所得>4 500且应税所得<=9 000则 个税=应税所得×0.2-555 如果完 如果完 如果完 (3)外资企业职工工资个人所得税统计。将个税计入扣款合计,根据扣款合计和应发合计来计算实发合计,并对实发合计小于零的工资进行报警。具体公式设置如下: 扣款合计=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公积金+电梯费+房租+水费+电费+清洁费+个税+扣款+工会经费 实发合计=应发合计-扣款合计 如果实发合计<0则 报警“工资不够扣” 如果完 6.外资企业工资的计算及工资发放表的查看。在工资录入模块(人力资源——工资管理——工资业务——工资录入)中录入相关固定项目的金额后,通过工资计算模块(人力资源——工资管理——工资业务——工资计算)即可以完成本期本次工资的计算,同时可以查看全体人员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