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119(2013)01-0035-03 大学阶段是青年的生理与心理变化迅趋成熟、自我意识急速增强的时期,也是大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他们对周边事物的变化始终处于高度敏感状态,因而在学习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过程中,遇到各种困惑、困难、矛盾与压力时,往往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当前部分大学生中所出现的逆反心理,就是大学生心理问题中的一个典型例证。作为异常心理的逆反心理的出现,反映了大学生在心理需求和对各种外界刺激的认知评价反应以及自我调节控制等方面出现了偏差。如任其发展,将会导致敌对性甚至破坏性行为的发生,这不仅直接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阻碍大学教育工作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运行。 本文试就大学生中逆反心理的本质、形成条件与过程以及疏导消解策略等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以供高校广大教师、学生管理工作者和教育心理学工作者作参考。 一、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 逆反心理一词在当前国内心理学界尚未统一定名。一般认为,逆反心理是指客观环境或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以及当事人对于此类矛盾在认知评价上出现偏差时所产生的一种对抗性的和具有强烈的情绪和情感色彩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倾向。大学生逆反心理是大学生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遇到客观环境条件不能满足或支持他们显示自我、维护自我成长与发展以及独立意向需求时,加上对于此一矛盾事件在认知评价上出现偏差所形成的一种异常心理。 大学生的校内校外日常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思想政治学习活动,基础与专业课程学习活动,体育锻炼活动,人际往来活动,择友与恋爱活动,网络信息化活动,以及择业就业活动等等。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逆反心理。 大学生正处于快速生理成熟阶段,体态发育日趋稳定,身体机能接近成人水平,中枢神经系统显著增强,体力充沛,精力旺盛,思维活跃,对外界事物与周围环境,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与态度,都保有浓厚的兴趣和处于高度敏感的状态,从而一旦外界出现刺激时,能够快速作出反应。这些都是大学生形成逆反心理的生理基础条件。在大学生生理成熟的同时,伴随着出现心理成熟的过程。大学生的心理成熟表现为自我意识增强,智力高度发育,求知欲十分旺盛,对新鲜事物及外界信息兴趣增浓,知识吸收快捷,有独立见解,对外界刺激能快速作出心理反应。这些都是大学生形成逆反心理的心理基础条件。 上述两个基础条件只为产生逆反心理提供了可能和必要的前提,但要真正形成逆反心理,还必须具备另外三个具体条件:一是主体需要,例如大学生追求独立意志与自我肯定的需要,追求新知识和加快自我成长的需要;二是与主体需要密切相关联的客观环境或外界条件,例如大学生中认为能够展示自我形象或体现个人意志的各种竞争竞赛、学习比试、主题辩论等环境;学生在家长安排子女择校、择友、择业,处理经济生活或婚姻等问题时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三是当事人对于客观环境不支持、不满足甚至是排斥主体需要这一刺激事件的认知与评价结果。如果认为有损于自我良好形象、阻碍自我成长与发展以及妨碍独立自主时,逆反心理随之产生,进而把上述一切阻碍归因于教师、家长或其他相关人员,甚至采取仇视态度或敌对行动。 上述产生逆反心理的三个具体条件,在不同场合下其具体内容可以各不相同。例如在不同场合下,不同或同一当事人的需要会彼此不同,不同或同一当事人所处客观环境也各有差异。不仅如此,不同当事人即使在其需要相同,又遭遇相同客观环境条件的抵制,从而形成一种相同的外界刺激时,由于他们的认知水平不同,评价结果互不一致,因而由此一相同刺激所激起的逆反心理,在性质上、程度上和持续时间上也会因人而异。 应当再次着重指出,客观环境或外界条件不能满足或抵制主体需要的情况是常见的,但是并非所有当事人面对此一刺激都会产生逆反心理。这主要是因为如上所述,不同的当事人有不同的认知评价水平所致。 由此可见,在消解逆反心理的工作上,提高当事人的认知评价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严格区分大学生逆反心理与创新心理 与逆反心理的消极作用不同,创新心理是青年大学生的一种具有开拓性、奉献性、建设性和积极有益的心理现象。它根植于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渴望了解外部新世界,永不满足于现状,急切获求新知识,追求独立思考,敢于挑战传统习惯和权威观点,以及力求自己有所创造,对社会有所建树等自我实现需要之上的。当然,具有创新心理的大学生在其创新活动的需要中,也可能夹杂有凸显自我、强调个人独立意志、争强好胜、追求虚荣等不良因素,但是他们这种需要的主流部分是积极健康的,不同于逆反心理中以凸显自我为中心的需求条件。 不论是创新心理或逆反心理,它们据以产生的互不相同的需要,都会相似地遭遇到与之对立的客观环境条件的抑制,从而形成性质相似的外界刺激。此时当事人对此类刺激的认知评价反应如何,是判别逆反心理与创新心理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