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流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祝平燕,叶慧芳,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祝平燕,女,湖南衡阳人,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学研究。

原文出处: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本文运用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发展理论,通过分析湖北省武汉市流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面临的不利因素:即流动青少年自我意识存在矛盾、自我与社会认知存在偏差、家庭教育方式及亲子关系存在问题、农民工子弟学校师资缺乏及教学条件落后、缺乏与城市同龄人的沟通交流、流动青少年聚集的社区基本设施不足、卫生条件较差和社会主流文化对流动青少年群体的负面评价等因素,探讨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流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策略,优化流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社会环境,促进流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3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98(2013)02-0008-09

      一、选题由来

      流动青少年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附属产物。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迁移愈来愈呈现“家庭化”趋势,即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不再是过去的单身外出打工而是尽可能的全家进城,流动青少年的数量也在不断大幅度增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推算,2000年11月1日我国流动人口总量为102297890人,其中0~14岁流动儿童为14096842人,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3.178%。[1]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段成荣教授估计,我国18岁以下流动儿童数量已达3800万,较2005年的2500万大幅增加,且增长势头还在持续。[2]随着流动青少年人数的增多,流动青少年所面临的问题,是社会和学术界越来越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我国,根据199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公安部联合颁布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规定:流动儿童少年是指6-14周岁(或7-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少年儿童。[3]学术界对于青少年的规定大都定位在6岁到18岁,本文参照《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和学术界对于青少年的有关规定,把流动青少年定义为:所谓流动青少年是指年龄处于12岁到18岁之间,即正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农民工随迁子弟。

      本文以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发展理论为分析视角,分析在青春期阶段,影响流动青少年建立及发展自我同一性的因素,探索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流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策略,挖掘流动青少年自身的潜能,优化其自我同一性建立及发展的环境,促进流动青少年完成青春期阶段的人生任务,使其顺利度过人生关键时期,健康成长。

      二、本文分析视角: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发展理论

      自我同一性理论是埃里克森在研究人格发展渐成说的基础上创立的。20世纪30年代,埃里克森就提出了同一性(identity)的概念。1968年,埃里克森在《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中对同一性渐成说更是做了详细阐述。之后,同一性这一概念被学者们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等学科。

      自我同一性是埃里克森思想体系中一个中心概念,但是对于自我同一性的概念埃里克森本人没有给出明确定义。埃里克森曾在《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著作里说:有一时期,同一性似乎指的是个人独特性的意识感,另一时期指的是经验连续性的潜意识追求,再一时期则指的是集体理想一致。[4]

      埃里克森认为个体的自我同一性是复杂的、不断进化的,是个体的、社会的,主观的和客观的同一。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和发展受个体生存环境的影响,在青春期之后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意味着个体对自身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全面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能够将自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再对自己的理想和人生感到困惑和迷茫。

      综合埃里克森的观点,本研究认为自我同一性概念具体是指个体对于自我的探索和思考,在自我的探求过程中,个体对自己的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进行思考和选择,树立自己的生活目标,成功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

      埃里克森把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一生称为生命周期,同一性伴随个体的一生,生命周期是同一性的各种必不可少的坐标之一。他将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认为个体在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心理社会发展任务,从而形成了他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又称自我同一性理论。具体如下表。

      

      在八个阶段中,青春期(12—18岁)是埃里克森聚焦的发展阶段。埃里克森认为青春期的心理可以被描述为处于一种暂停状态之中,一种心理发展的中间阶段,是从童年向成年的过渡时期,是为获得成人道德而摆脱儿童道德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个体遇到的困难是角色混淆,在埃里克森看来积极的同一性中混杂有消极的同一性,这是由个体为之而遭受羞辱,为之而受到惩罚,为之而感到愧疚的那些能力和德行上的失败所组成的。同一性包括消极方面在内的所有以往的认同和自我想象的整合体。个体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是根据其所期望的未来对他以往所有的认同进行的重新建构。

      埃里克森指出青春期自我同一性必须在以下七个方面取得整合,才能使人格得到健全的发展:(1)时间前景对时间混乱(如急躁、拖拉等);(2)自我肯定对冷漠无情(如缺乏信心);(3)角色实验对消极同一性(如不能认识自己,或出现一种超人感);(4)成就感预期对工作瘫痪(如对成就不抱希望);(5)性别同一性对性别混乱(如疏远异性或性生活随便);(6)领导的极化对权威混乱(如盲目反上、盲目服从);(7)思想的极化对观念混乱(如找不到文化,哲学方面的真实意义,即信仰危机)。[4]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是一种潜意识的过程,要在这七个方面完成整合,对个体来说,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埃里克森认为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自我与社会环境是相互作用的,自我同一性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由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共同促成的,主要体现在个体和社会两个大方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