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阶级意识不仅处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治争论的中心(赖特,2006),在社会学领域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概念。有学者从新中产阶级说、新身份说和社会福利说出发,认为阶级意识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状况,因为工人阶级已经被整合进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属于工人阶级自己的价值和思想方式逐渐遗失在现代化的大潮中(Tally Katz,2002)。一些社会冲突取向的研究者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也认为:由于现代社会缺少了旨在改变基本的社会关系和普遍存在的“虚假意识”的激进的工人运动,这个概念的研究在现代已经失效了。另外还有学者认为,在后发展国家中,资本的逻辑依然盛行,阶级意识仍然适用现代社会,并因此呼吁回到“阶级”、回到“生产”。 然而吊诡的是,虽然阶级意识的话题在学术界存在诸多的争论,但争论之后连阶级意识的概念内涵都不能达成一致。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社会的变迁导致了工人阶级群体内部的分裂,重构了工人阶级的主体性。大部分学者从“生产”的视角来研究阶级意识,或者说把“生产”视为工人阶级的自然属性、以集体主义为基础来研究阶级意识。而随着消费社会的兴起,消费的因素充斥着工人的日常生活和闲暇,阶级意识在这里表现为“我”的重要性胜过了“我们”,也就是说消费过程中个人建构的个体身份超越了工作过程中的群体身份,这样就打破基于工人同质性上的集体意识。阶级意识则以个体的形式表现出来。本文正是在消费的视野下,以实地调研富士康的资料为基础,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阶级意识进行探究。 二、何为阶级意识 阶级意识的研究肇始于马克思,马氏虽然没有明确阶级意识的内涵(阿隆,2003),但他指出阶级意识在工人从“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转变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种以阶级意识作为区分主客观阶级的方法,为以后的学者对阶级意识的探讨和争论埋下了伏笔,形成了对阶级意识研究的三种视角:集体主义方法论视角、个人主义方法论视角和文化转向视角。这三个视角对阶级意识的研究有两个共同认识:其一,以生产为中心进行阶级意识研究;其二,认为阶级意识是以同质性的集体形式表现出来(张敦福、吴玉彬,2012)。汤普森以历史主义的路径重新解读了“阶级”,将阶级视为一种在人与人关系中所形成的历史现象,而不是一种客观的“结构”或“范畴”(汤普森,2001)。在这种阶级观念的推动下,阶级意识被视为一个形成的过程,打破了传统研究阶级意识所持的“结构—意识—行动(SCA)”(李·特纳,2005)决定论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阶级意识是现实阶级结构被动而又必然的结果。在汤普森的话语中,阶级意识表现为一种主动的“生活体验”的历程,一种阶级实践的文化表达。同时,汤普森展示了工人阶级在日常实践的诸多方面(闲暇活动、家庭仪式、社区生活、社会俱乐部、互济会和工会等)如何建构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人阶级的文化,并催生了阶级意识的形成(汤普森,2001)。此后的阶级意识研究大都秉持了这种日常体验性的、过程论的路径(Kaye and McClelland,1990;Wellman,1995;Steinberg,1993;布若威,2008)。 自汤普森以降,虽然重构了阶级和阶级意识概念并转变了对其研究的策略,但并没有突破阶级意识研究预设,即阶级意识是以生产为核心的集体意识表现出来。在工人中“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被自觉的遵守着”、“对不同心同德或个人主义的人不予以宽容”(汤普森,2001:497)。而这种集体性的觉悟是在糟糕的生产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工人彼此之间的利益认同并与“暴民”区分开来(汤普森,2001)。具海根在研究韩国工人阶级时指出,工人在工作过程中反抗工厂主的滥施权威和非人性的对待时形成了集体性的阶级意识,其主要表现是弥散在工人群体中的“恨”意识(具海根,2004)。笔者要问的问题是,生产是工人的自然属性并是阶级意识产生的核心吗?阶级意识除了集体意识的表现形式就没有别的表现形式了吗?这两个问题在学术界已开始争论,有学者认为阶级意识并非在生产过程中形成,而是在生产之外的抗争过程中积淀(吴清军,2010)、国家权力制度的安排(陈锋,2009)、没有阶级认同的阶级意识(吴乃德,1994)。虽然这些对阶级意识的探索部分地突破了以“生产”为核心的藩篱,但没有改变集体性的阶级意识的预设。另外,有学者认为阶级意识并非是工业化后形成的同质性的对抗性意识,还包括传统的观念(公正、守信、名誉等)以及分裂的工人意识,但这些学者还是以生产为核心进行阶级意识考察(洪尼格,2011;Rick Fantasia,1995)。还有西方学者认为二战后工人缺失了集体认同感,阶级和阶级意识被视为一种达到更高生活水平和增加闲暇时间的工具(Goldthorpe and Lockwood,1969)。遗憾的是,这种“工具论”的观点没能把阶级意识植入具体的社会情境去分析工人为什么会有工具性的取向。 综上所述,学者们在研究阶级意识问题时,过程论的阶级意识观点已达成共识,但对阶级意识研究的视角和侧重点有不同的争论。本文所要论述的是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在实地调研新生代农民工的基础上,以“消费”而非“生产”为核心去探索阶级意识的表现形式。试图打破阶级意识研究的“生产为核心”和“集体性意识”的预设,来研究中国工人阶级意识的现状。 三、从生产社会到消费社会的转型 马克思描述的是一个生产社会,是一个资本统治并重组社会的悲惨状态,其社会关系是一种强制性的、血淋淋的阶级关系,是一种人的全面异化的关系(马克思,2000)。马克思围绕着商品、货币、资本分析了工业化初期的生产社会的状态。这个时期以生产组织的理性化和剩余价值的最大化为核心,从而出现了对人身体的规训和奴役,出现各种超时工作、雇佣童工、职业病、非正常死亡与殖民活动等人间的惨剧(马克思,2004)。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工人为了保持最低限度的生存和对抗资本的暴力,势必求助于带有集体性质的传统、组织等,并且促使了工人集体性阶级意识的形成(霍布斯鲍姆,2011;汤普森,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