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在谋求幸福,这是不必争辩的命题。费尔巴哈说:“一切有生命和爱的动物、一切生存着的和希望生存的生物之最基本的和最原始的活动就是对幸福的追求。人的任何一种追求都是对幸福的追求。”[1]恩格斯说:“在每一个人的意识或感觉中都存在着这样的原理,它们是颠扑不破的原则,是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无须加以证明的……例如,每个人都追求幸福。”[2]从古至今,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始终是千差万别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生活境遇有着不同的感受和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幸福问题,它直接地影响、指导着人生的实践,极具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更加注重对幸福的体会。幸福已走进人们开放的心灵,成为一种时代观念。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现代化的今天,我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潮已完全使人对幸福的追求走向了反面,幸福的异化现象充斥着世界的每个角落,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因此我们有必要站在哲学的高度对幸福问题进行研究。人们对幸福的认识是可以改变、培养与提升的,进行幸福观教育,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具有可能性。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其思想观念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幸福的内涵及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什么是幸福?这是人类广泛思考和长期探索的问题,但“不幸的是幸福的概念是如此模糊,以致虽然人人都在想得到它,但是,却谁也不能对自己所决意追求或选择的东西,说得清楚明白、条理一贯。”[3]康德的这一感叹生动地揭示了幸福内涵的多样性内容。 马克思说:“幸福总是基于个体,而又依存于社会的。一方面,人对幸福生活的体验来自于幸福感的产生,幸福就是人的根本的总体的需要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所产生的愉悦状态。”[4]由此说来,幸福感是人与生俱来的,它往往是人自我实现后的一种满足感。此外,个人幸福不能脱离社会幸福而存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科学地分析人类生活,从人类社会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关注的是全人类幸福的实现。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贴近现实的,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来指导大学生,会有利于大学生幸福的实现。 (一)幸福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幸福的主观性强调的是不同时代、阶级以及不同生活目标和理想的人有着不同的幸福观,显示着幸福的个体性;幸福的客观性强调的是人们需求的满足,是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果,不能脱离具体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这种主观性和客观性统一的基础是人的实践。 首先,幸福的客观性决定幸福的主观性,幸福的主观性依存于幸福的客观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是主体价值得以实现的体现,与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理解分不开。但幸福归根到底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和生活条件决定的,是处于一定社会历史环境的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由于感受和理解到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承认幸福的主观性,是确立正确幸福观的前提。但是,幸福的主观性不能脱离其客观性而存在。 其二,幸福的实现,要通过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幸福离不开人的主观体验。但是,追求幸福的欲望本身不是幸福,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活动,使追求幸福的主体欲望与客体结合,即通过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使欲望得到满足,才能获得幸福。 其三,随着实践的发展,幸福的主观性和客观性都会发生变化。一方面表现为,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享受需要和生存需要的对立将逐步消失,以前表现为奢侈的东西,现在成为必要的了。另一方面,社会历史的发展,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的改善,将极大地充实和扩展人类幸福的内涵,并提升人类幸福的质量。 (二)幸福是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统一 马克思以前的幸福观,往往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割裂或对立起来。这些幸福观尽管形形色色,但归结起来,最主要的有两大类:一种是把幸福归结为禁欲主义,认为人的物质欲望即为邪念,肉体的需要即为罪恶,必须加以压抑和禁止;另一种是把幸福归纳为享乐主义,强调个人的物质享受,否定健康的精神生活。 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既不是纯粹的超现实的精神体验,也不是单纯的肉体感官的满足,幸福在本质上是一种物质和精神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人对其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的依赖和需求,完全是正当的,满足正当需要是人不可剥夺的权利,一切压抑人的正当需要的行为,都是违背人性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充分肯定人的正常需要,绝不仅仅是指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自然需要,还包括满足人们社会生活以及精神生活的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人的自然需要主要指人的生理需要,如吃、穿、住等等;人的社会需要包括人的政治的、经济的以及发展需要等等;人的精神需要包括归属需要、认同需要、自尊需要等等。所以,人的幸福不仅仅来自对自然需要的满足,也来自对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满足。如果一个人只追求物质享受,没有精神追求,即使达到自己的目标,这种幸福感也是苍白的,并且很快就会厌倦的。如果一个社会只有丰富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很贫乏,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因为无法满足人们的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而难以维持和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