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2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997(2012)03-0035-06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单位制社会的终结,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组织被逐渐弱化或打破。组织对个人的控制功能逐步弱化,而个人的选择空间日益增大,并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所必需的生活资源。这种组织控制功能的弱化,冲击着人对组织的归属关系,许多个人开始脱离单位自由发展。这个时期被称为“后单位制时期”。尽管进入后单位制时期,但人们仍对组织有着内在的需求,仍渴望并寻求着一些可以归属的组织。因此,一些新的组织形式开始出现,而传统组织也在不断探索新的组织方式来满足人们的组织归属需求。 作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青年组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昂首走进后单位制时期后,便遇到了与其他传统组织同样的困境:覆盖面缩小,组织不健全,影响力减弱。共青团对青年的吸引力不再像单位制时期那样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赋予的职责——“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实现遇到了困难。近些年来,共青团一直在探索基层组织创新,但面对青年政治冷淡程度提高、流动性加大、思想意识多元等情况,一系列探索并未能使共青团组织真正走出困境。 一方面青年组织发展在困境中前行,另一方面青年对新型组织的归属需求迫切,这种状况下,青年组织真切地意识到当前自身的发展改革需要由微观的修补性的“进化”跃升到宏观的系统性的“改革”。青年组织的改革能否有效,关键在于组织的设置和运转是否符合青年的需求,组织的内在机制能否跟上一代代新生青年需求变迁的步伐。 为调查这些情况,本课题组接触了吉林省的三个基层共青团组织,即长春市南关区“百川团委”、长春市鸿铭物业小区团支部和四平市梨树县富邦农牧发展合作联社团委,它们的成功创新引发了课题组对新时期共青团组织管理方式的思考:为什么这些组织与传统基层共青团组织如此不同,却仍得到上级团组织的大力支持?为什么在传统基层团组织在青年中影响力下降的大背景下,这些组织却受到青年的拥戴和青睐?是什么影响了青年在这些新型团组织和传统团组织中进行选择? 二、文献综述 (一)后单位制时代 新中国成立后,工作单位逐步成为我国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作为一种“完全性组织制度”,在农村,村社成为国家对农村基层社会进行社会控制和资源抽取与再分配的组织依托;在城市,单位成为了国家对城市基层社会进行社会整合和控制的制度化中介,并承担“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职能。我国的这种特殊现象被社会学家称为“单位制”。从结构上看,“单位制”成为了将国家与社会成员直接联系起来的制度形式之一,它是广大社会成员被组织进国家设立的各种制度之中并以此为中介发生多种联系的资源配置与资源分配制度。单位化是当时我国社会结构的突出特征之一,单位制构成我国社会结构的基本要素。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这种“单位制”现象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社会学家孙立平指出:“我们正在离开一种以单位为基本框架的社会生活,而走向一种以市场和社区为框架的社会生活。”单位制被逐渐打破,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等“非单位”大量涌现,民间组织包括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即独立于政府与企业之外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关注社会公众普遍或特定利益的民间组织逐步增多,非正式组织或松散型组织开始涌现,并对一部分人产生影响。单位制逐渐解体之后的阶段,被称作“后单位时期”。 当前,我国组织社会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传统组织结构的特点、改革开放后组织结构的分化和对“单位现象”的研究上,然而对“后单位制时期”需要发扬光大的一些“单位制”时期延续下来的专业组织的研究却较少,尤其是将当前共青团组织面临的困境与“单位制”打破这一社会发展问题联系起来,用组织社会学探索基层共青团的组织结构、功能、运转规律的研究更不多见。 (二)共青团管理方式的研究 1.共青团工作机制的相关研究较为丰富。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共青团组织建设方面的研究,不论是队伍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还是高校共青团建设、农村共青团建设、社区共青团建设的原则、机制、方式,都有较为丰富的成果,如,《地方共青团组织的机制建设与发展》(《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3月)中对“共青团发展的基本方向是双轨制运作、开放型格局,通过增强体系外刚性职能的运作方式,改进体系内群众组织的运作方式,构筑面向广大团员青年和一切关心、支持青年事业人士的开放型的工作格局”的论述就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 2.对于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具体操作模式研究较少。尤其是对近年来各级团组织的组织建设问题从组织社会学、发展社会学等理论角度进行机制性、模式性探究的更不多,本课题组仅收集到《“温州模式”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研究》(《团中央2001年共青团和青少年课题研究成果集》)、《高校共青团工作项目化管理模式的探究》(《社会科学家》,2006年3月增刊)等较少几篇。 3.差异化建立团组织的相关研究尚是空白。研究者和各级共青团组织对差异化建团的概念也一直没有明确定义。青年流动性加大、青年需求日趋多元化及团组织提出的对青年分类指导、多重覆盖的要求等方面都决定了团组织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青年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实施差异化建团。事实上,各级团组织也都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着有益的探索,并有一批成功范例,当前迫切需要研究人员进行概括、提炼、分析,形成不同类型的科学模式,为推广示范提供理论指导和操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