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于现实中社会公平、自己在社会平等中位置的主观评价,会产生社会公平感或不公平感,它反映的是人们对社会公正状况的态度,是人们对社会财富分配状况的体验,对政治、社会事务参与程度的看法,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心理感受,是基于对社会公平事件“应然”与“实然”状态之间关系的看法[1]。 人们对于社会现实的公平或不公平的价值判断,会影响到他们的社会政治态度。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由于所处的社会经济状态不同,对于社会现实的价值判断也会有所不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收入差距持续拉大,社会公平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并引发部分群体的不满情绪。了解各社会阶层对当前收入分配现象的看法及社会不公平感受,有助于发现社会冲突的根源所在,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对策,协调利益关系,平抑社会不公平感,缓和社会矛盾。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数量和比例不断增加。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高校40岁以下青年教师人数已超过86万,占全国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的63.3%。因此,作为教育者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对社会公平的认知,对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和成长成才影响重大。2011年1月至10月,课题组实地调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五个城市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状况和思想动态,研究了高校青年教师对社会公平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和输出方式,并提出了若干调试策略。 一、青年教师的社会公平觉知 高校青年教师在本研究中是指,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调查时40岁以下的正式在编教师(1971年以后出生),不包括高校行政人员、工勤人员、辅导员以及校办企业职工。 此次调查,课题组共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五个城市发放问卷5400份,其中15所“985工程”院校600份,25所“211工程”院校1000份,60所普通高校2400份,30所专科院校1200份,5所民办高校20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5138份,回收率95.1%。此外,课题组还采取个别访谈、集体座谈和研讨交流等社会群体研究方法,组织青年教师座谈会60余场,学生座谈会30余场,深度访谈500多人。 社会不公平感是一种主观感受,它是人们对于社会现实中社会不平等状态和自己在社会不平等状态中位置的评价和主观判断[2]。课题组通过“对当前社会公平状况的整体认识”、“对结果公平及程序公平的认识”、“对社会公平状况变化趋势的判断”三个维度来测量高校青年教师对社会公平的觉知。 1.对当前社会公平状况的整体认识 高校青年教师如何评价我国当前社会公平的整体情况呢?调查显示(如图1所示),没有受访者认为目前社会“很公平”,仅有4.4%的受访者认为“比较公平”,41.6%认为处于“一般水平”,34.5%认为“不公平”,19.5%认为“很不公平”。可见,认为“不公平”和“很不公平”的比例超过了半数(54.0%),高校青年教师对当前社会公平状况的总体判断比较负面。
图1:对当前社会公平状况的认识 2.对结果公平和程序公平的认识 对贫富差距的认识和容忍程度是社会不公平感的重要体现[3]。课题组通过贫富差距来测量受访者对于当前社会“结果公平”的认识。调查显示(如图2所示),在对“拉开贫富差距能够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的选择上,40.3%的受访者“非常不认同”,有24.9%的受访者“比较不认同”,两者之和超过六成(65.2%)。在深访中调研组发现,绝大多数青年教师认为当前社会贫富差距过大,不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期待收入分配制度的调整。
图2:对贫富差距和司法公正的认识 社会不公平感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对于“程序公平”的认识,课题组通过司法公正来测量受访者对于当前社会“程序公平”的认识。调查显示(如图2所示),在对“当前司法不公平现象突出”的选择上,26.6%的受访者表示“非常认同”,34.3%的受访者“比较认同”,两者之和超过六成(60.9%)。结合深访发现,绝大多数青年教师认为当前社会存在比较严重的司法不公现象,法治的尊严和权威受到挑战,司法的不信任感正在逐渐泛化成普遍的社会心理。 3.对社会公平状况变化趋势的判断 不同社会群体对未来的期待会影响其对社会公平的判断。调查显示(如图3所示),在“对未来5年至10年内社会公平状况的变化趋势如何?”的问题回答上,38.9%的受访者认为社会公平状况“会有所改善”;14.3%的受访者认为“不会好转,但也不会恶化”;20.9%的受访者则表示会“越来越严重”;25.9%的受访者认为“不好判断”。总体来说,尽管青年教师对当前社会公平状况评价消极,但对于未来5年至10年的社会公平变化趋势,仍持谨慎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