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在职青年的就业途径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风笑天,博士,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10093

原文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基于全国12城市2537名在职青年的抽样调查资料,论文描述了目前城市在职青年实现就业的主要途径及其分布,并对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青年自己应聘就业的占一半左右,学校分配的约占20%,通过各种社会关系获得就业的约占25%。青年的城乡背景、青年参加工作时间、特别是青年的文化程度等因素对其实现就业的途径有明显的影响。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3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12)05-0062-08

      一、问题与背景

      “成家立业”是青年社会化阶段的首要任务。特别是“立业”,它往往伴随着青年从学校毕业、尤其是从大学毕业时开始的一生,并成为青年生命历程中比“成家”来得更早、同时也更为迫切的重大事件。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对社会的重大影响之一,就是青年的就业方式逐渐从国家统包统配过渡到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因而,青年在即将走出校门时,择业和就业也就自然成为了头等大事。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开始逐渐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与此相应的是,新世纪初的这十来年中,对高校毕业生择业与就业问题的研究也急速增长,特别是在最近几年,有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成为学术界集中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

      在探讨青年或大学生就业问题时,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描述和分析他们在择业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方式或途径,特别是要描述和分析最终帮助其顺利获得工作、达到就业的具体方式或途径,同时对导致各种方式和途径发挥作用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这正是本项研究的目标。具体来说,本文希望探讨:那些已经在城市成功就业的青年,他们获得第一份工作的主要方式或途径(下文简称为“就业途径”)是什么?各种不同的就业途径的分布状况如何?相对来说,哪种就业途径最为重要?另外,有哪些因素与青年各种不同的就业途径有关?学术界十分关注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因素究竟在青年的就业途径中起到多大作用?

      二、文献回顾

      笔者对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全文数据库的检索结果表明,目前有关青年就业的研究相对较少,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的总共只有50篇(以论文题目包含“青年就业”进行检索)。而这些论文基本上都是从理论上对青年就业问题展开论述,或者是从政策层面进行探讨,仅有一篇论文是研究者利用调查数据进行经验研究。该项研究在内容上主要探讨的是城市青年的就业类型(固定工作或临时工作)及其变化趋势,没有涉及青年就业途径问题。①

      笔者检索和阅读结果表明,最近十年、特别是近几年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有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较为重要的经验研究约有30余篇。这些研究归纳起来看,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是通过在全国各地的大学中,采取对应届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定量地描述大学生就业的方式和行为。其内容主要涉及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就业行为、就业结果、就业质量等方面状况,也有些研究进行了相关因素的探讨。②另一类研究则主要集中探讨大学生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其就业状况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与大学生择业意愿、择业行为、就业质量等方面的关系,得出了一系列有一定价值的结论。③

      在众多的大学生就业研究中,涉及大学生就业途径的经验研究仅仅只有下列四项:

      1.陈海平2004年6—8月在湖南长沙等三个城市的7所高校中对305位大学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高校毕业生主要通过个人直接申请和人才交流会的方式来就业”,具体分布是:个人直接申请为40%,人才交流会为30.5%,职业介绍机构8.2%,托人介绍14.7%,顶替父母2%,其他4.6%。④该研究的不足之一是其抽样的方式不太清楚,总的样本规模以及每所大学的抽取规模都偏小(每所大学平均只抽取了40几名),另一不足则是该研究没有分析形成不同就业途径的相关因素。

      2.郑晓涛等2006年对上海某高校应届毕业生共370人发放了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20份,其中双向就业的大学生为175人。该研究“将大学生获取工作的方式分为通过关系和通过市场两类,其中亲属、朋友、相识和学校的介绍界定为通过关系,就业市场获得工作界定为通过市场。”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关系获得就业的学生有78人,通过市场获得工作的有97人⑤。由于该研究一方面样本规模更小(一所高校、样本不足200人),且“没有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抽样,另一方面同样没有分析与不同就业途径相关的因素。因此其结果对大学生就业途径的反映相对来说代表性更差。

      3.张红等2006年4—6月对西北某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发放问卷280份,收回271份。其中就业的仅为179人。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通过招聘会找到工作的占57%,通过网络、学校发布的信息、媒体等方式找到工作的占23%,通过父母亲戚等社会关系找到的占13%,其他途径的占7%。⑥该研究可以说与上述研究完全相似,也是对一所高校进行的调查,样本规模也同样很小,也没有对不同就业途径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4.罗三桂2010年6—7月对广州市属高校的1154位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毕业生认可的排在前三位的求职途径依次是:亲朋好友介绍;通过社会实践,获得就业机会;学校及老师的推荐”。⑦虽然该研究在样本上相对较好,但由于该研究调查的只是毕业生对各种求职途径重要程度的看法,而并不是毕业生实际的就业途径。因此,该研究的结果对于回答本研究的问题来说,其意义并不大。

      文献分析表明,上述研究虽然都部分涉及就业途径的内容,但却存在着下列几方面的不足:一是在研究对象上存在一个重要的缺陷,就是现有研究的主要调查对象都是正处于择业过程中的应届毕业生,即基本上都是在寻找工作、或者刚刚找到工作的“尚未真正就业者”,而不是那些已经开始工作的“真正的就业者”。二是在研究内容上大多只有对大学生“正在进行的”就业途径的简单描述,缺少对大学生“已经完成的”就业途径的描述,同时也特别缺少对与大学生不同就业途径相关因素的分析;三是从研究方法上看也有一个较大的问题,就是这三项调查的样本规模普遍偏小,其调查对象人数只在200—300人之间,因而其结果对全面地反映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来说存在明显的局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