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实现模式与中国路径

——基于中、德、日、韩的案例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元地,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刘凤朝,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辽宁 大连 116024 王元地(1979-),男,四川峨眉人,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研发全球化和技术学习(四川 成都 610064);刘凤朝(1954-),男,吉林通化人,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科技政策与管理(辽宁 大连 116024)。

原文出处:
科学学研究

内容提要:

使用美国专利和商标局定义的专利发明人和所有人信息,建立了一个3×3的分析矩阵,依此识别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的实现模式。基于该分析框架,以德国、日本和韩国1980年至2009年数据为例,分析典型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模式,并特别分析了中国创新体系国际化的发展历程,提出促进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代号:C31
分类名称:创新政策与管理
复印期号:2013 年 06 期

字号:

      1978年开启的中国改革开放承接了西方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发展机遇,实现了中国经济30多年的快速发展。这是中国凭借其低廉的劳动力和资源成本成功地嵌入全球价值分工体系的结果。然而,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全球竞争格局的变化,中国经济正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第一,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从世界制造工厂到创新中心的升级需要,也就是向上要和欧美、日本企业在价值链高端环节进行竞争。从这些国家获得先进技术的可得性降低,因为发达国家企业担心在国际市场上培养竞争对手[1];向下面临低端制造业向制造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转移的威胁[2]。第二,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基于创新价值链的国际分工逐步取代基于资源禀赋和地理区位的国际分工。新的国际分工首先发生在发达国家内部,进入21世纪之后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3]。新一轮国际分工为发展中国家技术学习和追赶提供了重要契机[4]。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使中国有效嵌入创新全球化的价值分工体系,进而推动中国实施以技术创新为支撑的产业升级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5]。其中,最核心,也是最为紧迫的是要研究创新价值全球分工条件下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的实现模式问题,以及中国创新体系国际化的实现路径。

      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首次出现在弗里曼的专著《科技政策和经济绩效:日本经验》[6]一书中,是指新技术的发展和扩散是多个组织、制度和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很快成为国家科技政策制定的分析框架和指导工具,目前已经被各国广泛使用[7]。国家创新体系框架强调了创新主体、过程、创新扩散和制度政策作用的国家边界[8]。但是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全球化创新活动迅速升温,使得国家创新体系的边界问题受到广泛关注[3][4][9-12]。技术创新活动大规模跨国转移,科技创新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各国科技发展的依赖关系不断增强[13][14]。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融入全球化的创新体系成为各国政策制订者和企业家共同探寻的问题[13][15-17]。在学术界,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问题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关于创新国际化的研究基本集中在企业层面[3][18-22]。

      Niosi和Bellon[23]进行了较为综合的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分析。他们采用跨国公司的国际研发投入、国际战略联盟数、国际技术转移收入、国际技术贸易量和国际科技人员流动等五方面指标分析了美国、日本和欧洲主要大国的创新体系国际化程度。Bartholomew[16]以生物科技系统为例研究了美国、英国、日本和德国的国家创新体系相互依存情况。她指出,各个国家的生物科技发展模式与每个国家的具体生物科技政策特点紧密相关,共同构成了全球生物科技系统的相互依赖关系。Fransman[24]对日本创新体系的国际化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强调日本政府通过设立国际合作项目吸引跨国公司参与,对于推动日本企业竞争力形成和基础研究的重要性。Carlsson在[14]2006年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国际化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不管国家创新体系的国际化程度如何,国家政策和制度在全球化创新和竞争中仍然起着关键性作用。该文献综述之后到目前为止,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主要是增强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程度的测量[25],以及部分国家针对创新国际化发展对科技政策的调整等[26][27]。如,有关中国政府如何积极推动本土企业到海外建立研发中心,鼓励国内高校进行跨国科研合作,以及吸引跨国公司本土研发中心设立[15][28]。

      从企业视角分析国家创新体系的作用散见于关于企业创新国际化的文献中。如Patel、Pavitt和Vega[9][20][29]等认为虽然企业的一些重要研发活动转移到了国外开展,但是企业仍然将重要的研发活动放在本国内。国家创新体系仍然是支撑本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技术和知识来源。不过这种观点很快被越来越多的以高端研发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海外投资所否定。大量跨国公司投资海外研发中心并非是为了更好利用其本国的科技资源,而是为了追逐存在于其他国家创新体系内的先进知识、技术和人才[3][27][30][31]。企业的海外研发活动不仅为企业获得新知识和技术,更重要的是为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来源[32]。因此,企业国内和国外技术知识获取对企业竞争力形成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过,企业国际化创新主要在企业自身全球化网络内展开,大量的基础性和技术核心工作仍然保留在其国家创新体系内[14]。

      以上文献回顾可以看出,关于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研究强调国家在全球化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实施技术追赶可能是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3][4][10][12][33]。因此,对于政策分析和制定者来说,理解创新国际化的本质,并通过实施有效的政策手段和体制机制改革形成国家科技竞争力变得尤其重要[34]。然而,对于特定国家而言通过何种模式切入,并不断升级演化的相关研究至今仍相对匮乏。虽然学者均指出国家在创新全球化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但是对于如何分析一个国家的国际化创新模式这一重要问题还缺乏深入的研究。

      本研究拟通过对美国专利和商标局定义的专利发明人和所有人信息进行分析,形成一个3×3的矩阵用于识别国家体系国际化模式。依此为基础,对德国、日本和韩国的创新体系国际化模式进行初步分析。然后,以中国为例,结合以上国家的经验,讨论中国创新体系国际化模式及路径问题。

      1 框架设计与数据来源

      1.1 分析框架

      创新价值链是指包括创新想法的提出、研究、试验、产品中试和大规模产业化的价值创造实现过程中各种主体关系的总和[35][36]。更一般地讲,创新价值链包括新知识和技术的发现过程,和新知识及技术的商业化过程两种行为[37]。价值链前端的主体为发明人,是新知识和技术的贡献者,而后端的主体通常为新技术的所有人,负责创新要素的投入和新知识、新技术的产业化。在开放式创新的时代,创新的发明人和所有人常常是分离的,如企业技术人员发明新技术但是并不拥有技术,而是由其所在企业拥有并组织产业化实施过程[37]。知识、技术外包和国际化过程强有力第推动了创新价值链的分化和整合过程跨越国界的开展,即创新价值链的全球化布局[14][38]。这种布局过程使得创新主体在地理空间上高度分离,从原有的创新发明者和价值实现者在某一个国家的高度集中,逐步向创新主体在多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分散[38][39]。在这种新的创新价值链分工条件下,某一国家不再完全拥有整个创新价值链的所有环节和主体[38][40]。与此同时,任何创新活动的价值判断都被纳入到了全球的视角,即从创新的影响上看,创新要求创造发明应该具有全球化的影响力,也就是要求创新的质量要具备一定的国际化水准,比如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地区申请并进行产业化的专利[41][4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