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随着当前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企业的竞争正日趋体现为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凭借着一定的自主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等,取得了蓬勃发展,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然而,杨秋明等[1]学者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仍以传统产业及低技术含量的企业为主导,由于技术和产品的生命周期在逐渐缩短,企业单纯依靠引进技术进行模仿创新,或依靠自身能力进行简单的产品创新等手段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为此,有学者于2011年提出了协同创新理论,就如何有效克服以上不足,充分利用好中小企业周围丰富的外部资源进行了阐述,认为协作网络和信息分享平台的建立,使得分布较集中的中小企业能将创新的效用最大化,有利于降低创新的不确定性,增强创新的灵活性和信息的快速交换,这对研究如何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国内外学者王珺(2008)、Kuen-Hung and Jiann-Chyuan(2009)、Agusti and Josep-Maria(2008)等,对协同创新模式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当前中小企业中常见的协同创新模式主要包括基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模式、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协同创新模式和基于产学研结合的协同创新模式,这些模式虽然有效改变了中小企业的创新现状,但在参与主体上都不全面,缺乏更深、更广泛的协同[2]。 综上所述,我国中小企业要想提升创新能力,取得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地位,就需要不断丰富自身相对稀缺的创新资源,依靠企业内部的不同要素及企业外部不同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发展,走一条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道路,综合各方力量构建一种新型模式,从而达到全面的协同创新。 1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内涵 1.1 政产学研用内涵界定 国内学者研究发现,通常情况下政产学研用分别代表着政府部门、企业集团、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目标用户5个方面[3]。其中,政府部门属于宏观层面;目标用户代表市场需求,属于中观层面;企业集团、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受宏观层面的政府部门领导,需要满足中观层面目标用户的需求,从事具体的活动,属于微观层面。 “政”——政府部门。企业进行创新需要政府营造出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创新氛围,政府部门不仅仅需要对企业进行直接的技术开发项目资金支持,更需要发挥“有形的手”的作用,多方位配套出台人才政策、激励政策、协调政策、监管政策等,加强引导和宏观调控,优化配置各类创新资源,为企业创新提供良好的内外环境和市场竞争秩序。 “产”——企业集团。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创新的主体,发展经济离不开企业,企业对社会需求最了解,对市场反应也最灵敏,是各类创新活动的具体作用者。它能有效凝聚资源力量,尽快将创造出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优势并投入市场。因此,企业的主体地位是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关键所在。 “学”与“研”——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主要进行原始创新,科研机构更偏向于新思想、新模型的关键技术创新。在以企业为主体的政产学研用结合中,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要紧密结合,共同为企业服务,充分发挥两者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在科研成果实现之后,要尽快联合企业将科研成果付诸应用,实现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用”——目标用户。企业集团要以目标用户市场需求为导向,高等院校要以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企业需求的产品和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为导向,科研机构要以研究成果向实用技术转化为导向,彼此形成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关系纽带。实践证明,任何一项创新只有通过应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人类社会带来福祉。 政产学研用旨在通过集合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用户等各方的资源和优势,围绕市场需求,在各行为主体间相互磨合、有效互动、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促进各行为主体向有效协作的方向发展,力取“1+1>2”的合作效果,逐渐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学研相结合的合作创新体系。 1.2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内涵界定 吕静[2]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协同创新是指集群创新企业与群外环境之间既相互竞争、制约,又相互协同、受益,通过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企业自身所无法实现的整体协同效应的过程。从实践现状来看,协同创新大多表现为各行为主体内部形成的思想、资源、技术、方法等信息互通体系,它的参与者有着共同目标和内在动力,在新型信息技术构建的资源共享平台上进行多方位、多样化的交流与协作,是一种依靠企业内部要素和外部力量进行的创新活动[4]。 广泛的协同创新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创新效率的高效性,即协同创新通过对各参与主体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了整个体系创新的高效性;二是创新资源的易得性,即协同创新各参与主体依靠彼此间的实时交流,在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的获取上更为容易;三是创新成果的共享性,即协同创新各主体之间利用共享平台可以相互学习交叉知识、共同享用研发成果,进而提高参与主体的技能和核心创新力;四是创新的持续性,即协同创新中信息的双向传递,促进了各参与主体间长久的交流互动和密切合作,推动了整个体系持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