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ing Lab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新兴创新模式,该模式强调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中心和共同创新,立足于本地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建立以企业、政府和各种科研机构为一体的开放性创新型空间,建立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模式和创新体制的全新研究开发环境。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Living Lab作为欧盟“知识经济”中最具激发力的创新模式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而国内学者也开始研究和引进此种创新模式,并进行了早期的尝试。但是,目前关于Living Lab的研究和应用尚不成熟,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对Living Lab系统性和全局性地认知,不能形成普遍和稳定的框架;二是很多Living Lab的应用案例存在“贴标签”的现象,有想法和做法,但缺少成体系的理论作为指导。本文通过大量阅读文献,分析概括文献中提到的各种观点,对它们进行归纳和总结,尝试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Living Lab创新模式的理论框架。本文希望以该理论框架为基础,对Living Lab的理论进行系统梳理,为日后的理论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框架,同时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论。 一、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 本文收集和整理了2005—2011年国内外关于Living Lab的文献共80篇,素材来源于IEL数据库、 Elsevier(SD)期刊数据库、Wiley数据库、Springer link电子期刊数据库、ACM数据库这五个知名的外文电子文献库。首先检索标题、摘要或关键字中含有Living Lab的文献;逐篇阅读之后,从中筛选与该主题相似度较高的文献;最后获得论文类文献80篇。其中,8篇来自中国,其余72篇为外文文献。以上论文着重从“理论探讨”和“应用案例”两个维度考察Living Lab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实践。关于理论研究的论文有25篇,约占全部文献的三分之一,这些文献对Living Lab的定义、价值、核心观点、要素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介绍Living Lab应用案例的论文有42篇,占全部文献半数以上,这些案例涉及教育、医疗保健、节能环保、商业应用、智能城市、智慧生活、服务创新、移动互联网、通讯网络等产业领域。另有13篇论文没有明显的倾向性,因此归为“其他”类型,多为Living Lab本身的实现技术细节或是组织情况介绍。按年度结合分类考察文献发表的情况,涉及应用案例的文献正在逐年增加,而理论研究文献数量未有大变化。因此,从文献研究的结果可知:目前Living Lab的应用研究是热点,而理论研究仍然非常不成熟,落后于实践,缺乏全局的理论框架,存在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由于实践缺乏成熟的理论作为指导,使得实践带有一定盲目性,影响了其进一步发展。 本项研究采用了文献研究、案例分析与头脑风暴等多种研究方法构建Living Lab的理论框架。首先,由研究小组分工搜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这些文献进行通读、分类、比较,并对其具体实践的案例进行分类。在通过对Living Lab客观、连续地分析之后积累了很多原始素材,研究小组组织了北京邮电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的多位专家头脑风暴,请参会人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位对Living Lab提出自己的独创性想法,彼此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会后对会议记录进行整理和归纳,得出了一个根据抽象程度分层的Living Lab创新理论架构。 根据对Living Lab理论研究文献的总结和归纳,以及对于Living Lab实现方法和技术的考察,笔者尝试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Living Lab的三层理论框架。该框架按照从抽象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的维度,将目前对应Living Lab的理论研究整合到一个全局图景中。模型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在每个层面根据作用的不同又细分了多个集合,如在微观层面上包括目标、影响和收益、特征、案例和工具。从模型中可以看出,越向上抽象程度越高,偏向哲学和世界观层面;越向下则越具体,偏向实践和工程层面。下面将逐层详细讨论各层的划分原则和组成要素。
图1 Living Lab理论框架 二、Living Lab的宏观层面 模型的宏观层面用于表述Living Lab的基本思想和主要特征。根据抽象层次的不同和在这个框架中的作用,又可分为价值观和原则两个部分。宏观层面对框架中的中观、微观起着统领作用。正是基于这样的价值观,才有相应的中观、微观来具体实现。价值观是指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理论框架中的“价值观”阐述了 Living Lab这种创新环境的理念,该价值观体系决定了其原则和基本特征,并且可从中解读出与其他创新模式的区别。理论框架中的“原则”是较具体的看待问题、处理问题的准则。这两个子层面的关系为:价值观是原则的抽象;原则是在此价值观的指导下,应用于Living Lab的较具体的规则。如图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