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699(2013)02-0117-07 西方古代德性传统分别发源于古希腊、古罗马和古希伯来三种不同的德性传统,最终交汇于基督教。在西方德性传统形成的过程中,作为其源泉的三种德性传统各自作出了不同的贡献,而基督教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基督教以宗教化的方式将三种德性传统有机地融合起来,在使西方古代德性传统最终形成的同时,也使它演变成了基督教及其教会的德性传统。 一、古希腊德性传统 古希腊的德性传统是西方古代德性传统三大源泉的主源泉,也是其组成的主干部分。罗素说:“事实上,在希腊的两种倾向,一种是热情的、宗教的、神秘的、出世的,另一种是欢愉的、经验的、理性的,并且是对获得多种多样事实的知识感到兴趣的。”[1]46在古希腊思想文化中的确存在着两种倾向或力量,但罗素的这种概括不是十分准确。一般认为,古希腊思想文化的两种倾向:一是logos,主要代表理性的、逻辑的力量;二是nous,主要代表激情的、欲望的力量。这两种倾向在希腊神话中的体现就是日神或太阳神阿波罗(Phoebus Apollo)和酒神狄奥尼索斯(Dionysus)。日神是光明之神,在它身上找不到黑暗,他从不说谎,光明磊落,所以他也是真理之神;日神象征着光明、秩序、节制和理性,是逻各斯和真理的体现。酒神是狂欢之神和艺术之神,他虽历尽磨难,但珍爱生命,与苦难抗争,以超然的态度面对人生,追求沉醉迷幻、追求狂放不羁、追求生之欢乐;酒神像征着率性本真、自由浪漫、自强不息,是奴斯和激情的体现。这两种力量在早期希腊思想文化中是交织在一起的。但是,由于苏格拉底对知识和真理极力推崇和追求的影响,苏格拉底之后的希腊人以至后来的西方思想文化都推崇理性精神,激情则因而被边缘化、被压抑,甚至被贬斥。这种偏颇一直到尼采才清醒意识到,他的“重估一切价值”的口号,引起了西方人对自己传统过分理性化的反思和批判。 古希腊的德性传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3世纪的“英雄时代”,直至公元前1世纪希腊隶属于罗马帝国。以后,它与古罗马德性传统和希伯来德性传统融合,形成了在西方占主导地位的基督教德性传统。在古代希腊,“德性”这个概念的对应词是aret
,其本义是“优秀”(英文的对应词是excellence)。对于希腊人来说,aret
除了指我们今天说的德性的含义外,还包括其他各种被看作优秀的性质,如身体的美。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快速是马的德性(aret
)”,“身高是蓝球运动员的德性(aret
)”。所以,有学者主张将aret
译为“优秀”(excellence)。这种译法也许更准确。从最广泛的意义而言,“德性”指一个事物在完善性方面的优秀,正如它的反义词“恶性”意味着一个事物的缺陷或一个事物在完善性方面的缺乏一样。今天英文中“德性”的对应词是“virtue”,这个词源自拉丁文的virtus。从词源的意义看,表示男子气或勇敢。用西塞罗的话说,“德性这个术语是从那个表示男人的词来的;一个男人的主要特质是刚毅”①。有研究者认为,希腊词aret
比中世纪的拉丁文词virtus含义宽,而这两个词的含义都比virtue宽[2]。古希腊的德性传统的形成和演进与古希腊的社会历史变化息息相关。不同时期的德性有其时代的特征,不同时期的德性之间也存在着沿革的关系,逐渐形成了古希腊的德性传统。 除了《荷马史诗》之外,英雄时代希腊人的德性状况几乎没有什么记载。《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荷马史诗》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结构严密、语言简练,被认为是古代世界的一部著名杰作。相传《荷马史诗》的作者是盲诗人荷马,实际上它是许多民间行吟歌手根据迈锡尼文明以来几个世纪的口头传说集体口头创作的,最后由荷马加工整理而成。史诗到公元前8世纪至前7世纪之间才写成文字,与所描述事件发生的年代相隔500年,因而其史料价值是值得商榷的。不过,一般认为,这两部作品大致上反映了英雄时代的习俗,也体现了早期希腊人的价值取向和德性追求,被认为是“希腊的圣经”。 史诗的主题思想是歌颂氏族社会的英雄,因而只要代表氏族理想的英雄,不管属于战争的哪一方,都在歌颂之列。《伊利亚特》叙述希腊联军围攻小亚细亚的城市特洛伊(Troy)的故事,塑造了一系列古代英雄形象,特别突出对阿基琉斯(Achilles)、赫克托尔(Hector)和奥德修斯(Odysseus)的描写。在他们身上,既体现了各人的性格特征,也集中了部落集体所要求的优良品德。希腊联军大将阿基琉斯性烈如火、英勇善战,每次上阵都使敌人望风披靡。他珍爱友谊,对老人富有同情心;可是他又傲慢任性、暴躁凶狠。与之相比,特洛亚统帅赫克托尔王子则是一个更加完美的古代英雄形象。他不尚武却甘愿为保卫部落而献身;他身先士卒、成熟持重、多谋善断,自觉担负起保卫家园和部落集体的重任;他追求荣誉、不畏强敌,在敌我力量悬殊的危急关头仍然毫无惧色,出城迎敌,奋勇厮杀;他敬重父母、挚爱妻儿,决战前告别亲人的动人场面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感人的悲壮色彩。《奥德赛》是歌颂英雄们在与大自然和社会作斗争中表现出的勇敢机智和坚强乐观的精神。它叙述伊萨卡(Ithaca)国王奥德修斯在攻陷特洛伊后归国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集中描写的只是这十年中最后一年零几十天的事情。奥德修斯不仅英勇善战、足智多谋,而且刚毅忠诚。希腊联军攻打特洛伊十一年未能攻下,最后是他的“木马计”才使希腊联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在攻陷特洛伊后的归国途中,他被神捉弄在海上漂流了十年,到处遭难,最后受诸神怜悯始得归家。《奥德赛》和《伊利亚特》充分颂扬和讴歌了英雄奥德修斯英勇善战的勇敢、足智多谋的智慧、矢志不渝和百折不挠的刚毅、抵御各种诱惑的忍耐和节制、对氏族部落的忠诚等德性,以及对家庭的眷恋之情。当奥德修斯流落异域时,伊萨卡及邻国的贵族们欺其妻弱子幼,他们向其妻皮涅罗普求婚,逼她改嫁,皮涅罗普用尽了各种方法拖延。这里也歌颂了皮涅罗普对丈夫的忠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