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115(2013)02-0028-07 语言以及传达语言的文字是思想的载体。从更深的层次说,语言及其传达语言的文字是特定的人类群体长期生活实践的文化积淀。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取得了某种认识,把这种认识通过话语表达出来就是语言。当这种认识达到共识并趋于稳定的形态时,为了便于在群体中传播,就形成了表达这种思想认识的固定的符号或文字。某种语言中的语词则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所取得的一个个具体认识的凝结。要研究某种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认识,就必须要研究该种文化及其语言中的语词。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伦理学是关于善的知识体系,因为它力求引导人们去认识善、力行善并达到善生活的理想状态。然而,对于“什么是善”这一看似极简单的问题,却在历史的长河中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在中国思想史上,不论人们对于善的看法是多么的对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论善者都共同使用着“善”这一语词。这个共同使用的“善”语词之中,凝结着善的最抽象的意义,它是千百年来人们形成的文化共识的体现。正是这种文化的共识,使持不同观点的人们能够在一起交流不同的心得,能够在一起争辩,并在争辩之余恪守着相同或相近的生活规则。因此,“善”的语词之中包含着中国文化最稳定的善观念。因此,要研究善,就必须要搞清楚“善”语词。 一、古籍中“善”语词的用法及含义 要搞清楚“善”语词,首先必须从历史文化的视角上厘清人们对于“善”语词的用法。廓清了这个基点,我们然后才有可能在历史文化的地基上筑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伦理学大厦。《康熙字典》、《经籍篡诂》等作为具有很高权威性的文字学著作,在研究了它们之前的古代经籍和古代文字学著作的基础上,曾综述过“善”语词的不同含义。我们在这里综合以前的文字学著作和古代典籍对于“善”语词的界定和用法,分述善恶语词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究竟有怎样的含义。 “善”字,古文作“譱”,结构上从誩,从羊。善字可以在形容词、名词、副词、动词、感叹词等意义上使用。其含义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第一类,作为形容词的善,至少有以下七种用法: (1)吉祥。《说文》:“譱:吉也。从誩,从羊。此与义、美同义。”《汉书·翼奉传》:“来者以善日邪时,孰与邪日善时?” (2)善良。《尚书·汤诰》:“天道福善祸淫。”《尚书·毕命》:“彰善瘅恶。”《左传·昭公十二年》:“外内倡和为忠,率事以信为共,供养三德为善。非此三者,弗当。”《论语·八佾》:“又尽善也。”皇疏:“善者,理事不恶之名。” (3)好,美好。《广韵》:“善:良也,佳也”。《国语·晋语四》:“夫礼,国之纪也;亲,民之结也;善,德之建也。国无纪不可以终,民无结不可以固,德无建不可以立。此三者,君之所慎也。”欧阳修《唐天弘正家庙碑》:“时人共传,号为善本。” (4)高明。《琵琶行》:“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5)亲善,友好。《正字通》:“与人交讙曰友善。”《战国策·秦策二》:“齐楚之交善。”《史记·刺客传》:“田光曰:‘所善荆卿可使也。’” (6)熟悉。《三国演义·十九回》:“操指辽曰:‘这人好生面善。’” (7)多。《笺》善,犹多也。《礼记·文王世子》:“尝馔善,则世子亦能食。”《注》:“善谓多于前。” 第二类,作为副词的善,至少有以下五种含义: (1)很好地,好好地。《战国策·燕一》:“燕立昭王。而苏代、厉遂不敢入燕,皆终归齐,齐善待之。”《汉书·史丹传》:“善辅道太子,毌违我意。” (2)擅长,长于。《老子·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讁,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逸周书·大武解》:“善政不攻,善攻不侵,善侵不伐,善伐不搏,善搏不战。” (3)易于。陆龟蒙《自遣诗三十首》:“多情善感自难忘,只有风流共古长。” (4)多。《诗·鄘风·载驰》:“女子善怀,亦各有行。”郑玄《笺》:“善,犹多也。怀,思也。”朱熹《集传》:“善怀,多忧思也。” (5)大。《玉篇》:“善:是阐切,大也。”《诗经·桑柔》:“凉曰不可,覆背善詈。”《笺》云:“善,犹大也。我谏止之以信,言女所行者不可。反背我而大詈。言距己谏之甚。” 第三类,作为名词的善,至少有以下4种含义: (1)善良,与恶相对。《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韩非子·有度》:“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2)与“膳”通。《庄子·至乐》:“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善。”《周礼·天官·冢宰》:“膳夫,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注:“膳之言善也。今时美物曰珍膳。膳夫,食官之长也。” (3)姓。《广韵》:“姓也。”《吕氏春秋》:“善卷,尧师。” (4)又与“单”通。《汉书·匈奴传》:“单于曰善于。” 第四类,作为动词的善,至少有以下九种含义: (1)赞许,欣赏。《庄子·至乐》:“昔者管子有言,丘甚善之,曰:‘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韩非子·八奸》:“君人者,以群臣百姓为威强者也。群臣百姓之所善,则君善之;非群臣百姓之所善,则君不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