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13)01-0001-08 “玄德”既是老子哲学的重要概念,亦是诸子时期“哲学突破”的重要标尺。一方面,《老子》中的“玄德”涉及政治和伦理两方面的内容,是老子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的基础概念;另一方面,从思想史发展的角度看,“玄德”概念及其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深刻改变且丰富了古代思想世界。遗憾的是,人们长期以来对“玄德”问题未曾予以应有关注,但笔者认为它的确值得深入探讨。 1 “玄德”是老子提出的哲学概念,它的出现,从思想史语境的来龙去脉上看,很耐人寻味。事实上,儒家绝口不言“玄德”,而道家亦几乎只字不提“明德”。这一有趣的现象背后隐藏了怎样的思想动机呢?《尚书·舜典》中有“玄德升闻”的说法,但是今本《舜典》并不在伏生所传的《尚书》二十九篇之内,而是“东晋梅赜根据王肃注《尧典》从‘慎徽五典’以下,分为《舜典》,以补他所献的《孔传·舜典》。齐姚方兴又在篇首加‘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浚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二十八字”[1]29-30。可见,“玄德”语词出现于《舜典》尤其可疑。似乎是针锋相对,道家著作里亦鲜见“明德”语词,马王堆出土的《黄老帛书》同时提到了“玄德”与“明德”,其曰:“天下太平,正以明德,参之于天地,而兼覆载而无私也,故王天下。”又曰:“王天下者有玄德,有玄德独知王术,故而天下莫知其所以。”(《经法·六分》)其实这只不过体现了黄老学“相容并蓄”的思想特征而已。儒家推重“明德”而道家崇尚“玄德”。这种现象难道仅仅是出乎偶然?还是隐藏了更深的儒道两家思想上的差异或分歧? 下面分析一下“玄德”所由以出现的思想史背景。拙著《德礼之间——前诸子时期的思想史》曾阐明了“德”乃前诸子时期思想史的主题,同时也是诸子哲学所由以突破与开展的背景和基础[2]。换言之,诸子时期哲学语境中讨论的“德”,都脱胎于前诸子时期思想史的酝酿;而他们对“德”的阐发,也形成了各自的不同旨趣或路向,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明德”(儒家)与“玄德”(道家)了。它们都是视觉语词,却好似一对冤家:一个表示明照,一个表示幽隐,有点儿针尖对麦芒的意味。饶有趣味的是,儒家和道家不但在仁义与道德关系上持论相反,而且对传统思想遗产中的“德”,亦予以了不同取向的创造性运用与开展,具体地说就是:儒家推崇“明德”,而道家倡导“玄德”。换言之,老子对“玄德”理论的创造性阐发,一方面形成了道家关于德的理论的最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又是其政治哲学和伦理学中最具有特色的部分,同时也是道家区别于儒家的地方。显然,“玄德”和“明德”正相反对。我们应该由此出发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既然“玄德”可能是针对“明德”而提出的,而众所周知,“明德”传统是西周以来思想史的最重要主题,也是西周以来意识形态和思想话语的核心,屡见于彝铭、《诗》《书》等早期思想史料,那么,“玄德”的提出是否意味着老子试图反思批判西周以来的思想文化传统(这正是儒家所孜孜以求、倾心护持的东西)呢?倘若如此,那便可以通过针对“明德”思想文化传统的反思与批判,进而阐释老子所谓“玄德”。因为西周以来的思想世界中的、后来为儒家信奉的“明德”主要涉及了政治、伦理思想诸方面的内容,我们也不妨从政治哲学和伦理学这两个向度解读和诠释老子的玄德理论。实际上,政治哲学和伦理学正是老子玄德思想的两个重要方面。 从老子哲学的内容和结构上分析,“玄德”概念及其理论亦特别重要。司马迁评述老子思想时,曾以“道德之意”概括其主要内容,其曰:“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又说:“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这里反复提到的“道德”、“道德之意”,可谓老子思想之枢要;所谓“著书上下篇”指的是《老子》一书中包括的《德》、《道》两篇。今传世《老子》古卷,例如通行的王弼本以及马王堆帛书本、北大汉简本《老子》,皆具上、下两卷,即《道经》和《德经》两部分,符合《史记》的记载。根据《老子》早期版本中就已有《德篇》、《道篇》或者《德经》、《道经》的划分,可以明确“道”、“德”乃老子哲学的关键词,“道德之意”亦是老子哲学的根本特征。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老子主要是通过“无”(无形、无名)阐发“道”,“道”的突破基于“无”的发现;同时又通过“玄德”深化了对“德”的理解,或者说,老子所谓“玄德”实际上就是对以前“德”的理论予以了创造性的阐释和转化[3]52-70。就是说,老子关于德的理论,主要而且核心的内容即是“玄德”。《老子》亦称《道德经》,因为它包括《道篇》(第1-37章)和《德篇》(第38-81章),《德篇》的篇幅远超《道篇》。更重要的是,“玄德”思想贯穿于《老子》全书,舍此将不能理解老子哲学思想的真谛。 2 《老子》所说的“玄”是指幽昧、深远①,可以引申为难以捉摸、把握,或者与常识观念(例如“明德”)相反的意思,那么老子拈出“玄德”这样一个哲学概念,旨在表明它是一种比“明德”更深远、更深邃、更基本且更有意味的“德”。老子曾多次阐述“玄德”概念: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第10章,以下只写章节) 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第51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第65章) 当然,第2章:“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功成而不居。”② 第9章:“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③ 第34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第81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弗争。”皆可以看做是围绕着“玄德”的概念所进行的哲学阐释。而庄子也沿袭并发展了“玄德”理论,例如《庄子》说:“天不产而万物化,地不长而万物育,帝王无为而天下功。”(《庄子·天地》)“子独不闻夫至人之自行邪?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庄子·达生》)可见,《庄子》除了在政治语境中运用“玄德”思想,还在心性论的层面上予以发挥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