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后现代主义伦理学的相对主义意蕴

作 者:

作者简介:
聂文军,汕头大学社会科学部教授,哲学博士(广东 广州 515063)。

原文出处:
伦理学研究

内容提要: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或现代性的“反动”。后现代主义伦理学蕴含了浓厚的相对主义色彩。理清后现代主义的相对主义及其与现代主义(或现代性)的复杂关系,以及后现代的道德与后现代伦理学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对当代社会伦理学的研究和现实道德的建设。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13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115(2012)06-0095-07

      从中西哲学伦理学的比较视野来看,相对主义无疑是长久蕴涵于西方哲学伦理学之中的一种特质。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伦理相对主义思潮从古希腊时期萌芽和发展,可以说不绝如缕,一直延续到近现代和“后现代”。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法国、美国,20世纪80年代风靡于西方并蔓延于全世界的一种综合性的哲学与文化思潮,涉及到哲学、人文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和科技等诸多方面。后现代主义的哲学主要包括以福柯、德里达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和以奎因、罗蒂为代表的新实用主义,基本主题是反思当代的工业文明、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特征与文化矛盾。后现代主义在哲学上的基本特征是反对和超越心物二元论、一元论和决定论,反对基础主义、本质主义、理性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反对主体性和人类中心论。从伦理学的视角来看,后现代主义伦理学蕴涵了较为浓厚的相对主义倾向。

      一、后现代主义的复杂性及其相对主义特质

      “后现代主义”或“后现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论题。一般来说,“后现代”是相对于“现代”或“现代性”而言的,“现代”或“现代性”通常是指西方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的发展所造就的工业文明或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以人为中心的理性主义、个体主义、自由主义等基本价值。不同的后现代主义者对“后现代”的理解常常有着很大的不同甚至相互冲突,有人用“后现代”来指称某种新生活、新实践、新现象之类,有人则用“后现代”来指称新理论、新文化、新政治等;有人把“后现代”理解为对“现代”或“现代性”的决裂,也有人把“后现代”理解为对“现代”的发展、继续和强化。综观后现代的各种理论和观点可以看出,后现代主义不是一个有着某种统一或一致观点的理论流派,而是旨在超越“现代性”或发展“现代性”的一系列尝试,具有极其广泛的包容性。

      “后现代”(postmodern)、“后现代主义”最初出现于绘画、文学、建筑等领域,一些学者认为,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转变或转折始于一战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意味着“现代性”开始走向崩溃和“后现代”时代的到来;另一些学者认为,这一转变或转折始于20世纪70年代或80年代,“从20世纪70年代起,后现代主义开始在文学、诗歌、绘画、建筑等领域扩展蔓延开来,发展成为一种广泛的文化思潮。80年代出现了现代和后现代之争的大讨论,进入90年代,“后现代主义”已成为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用语。关于后现代主义的思想起源,“有人认为尼采是其先驱者,有人则把海德格尔视为第一个后现代主义者,还有一些人把I.哈桑视为后现代思潮的开启者”[1](P319)。天主教神学家汉斯·昆(Hans Kung,1928—,又译“孔汉思”)主张,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转换大约肇始于两次世界大战以来,在经济上,它是后工业化社会;在国际政治上,它是后殖民主义和后帝国主义的时代,是后欧洲中心主义的时代,即世界不再是由欧洲强国(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等)所主宰,而是由美国、苏联、欧洲共同体、日本等国所领导,呈现出一种多元中心的格局;在文化上它是多元的。后现代思潮渗透到哲学、政治学、伦理学、文学、艺术、美学、建筑等各个领域,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一般被区分为三种形态:一是激进的或否定的后现代主义(福柯、德里达、利奥塔、费耶阿本德、瓦提莫等);二是建设性的或修正的后现代主义(罗蒂、霍伊、格里芬等);三是马克思主义后现代文化批判学派(F.杰姆逊)。”[1](P319)与现代主义占主导地位的理论特征——绝对主义、理性主义、一元论、决定论——相比,后现代主义则更多地呈现出相对主义、非理性主义、多元论和非决定论的特征。通常所说的后现代主义或后现代性即是指不确定性、模糊性、间断性、多元性、散漫性、差异性等等特质,它们是对现代性的各种特质的消解。在现代机器大工业和与之相应的科学、理性的支配下,现代社会无论是在物质生产上还是在精神生产上,都体现出对普遍性(齐一性)、确定性、一元性(单一性)和绝对性的追求;一些极力推崇非理性主义的后现代主义者强调生命、情感、意志、欲望对理性、真理的优先地位。在法国后现代思想家利奥塔(J.F.Lvotard,1924—1998)看来,后现代的全部知识都是形形色色的语言游戏,知识不再需要传统哲学所追寻的那种客观普遍的根据,知识不过是一种约定的游戏规则,知识并不具有也无需系统性、结构性、统一性、整体性,而是呈现出差异性、异质性、多元性、解构性、不确定性。利奥塔的这种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无疑会导致文化上的相对主义和伦理上的相对主义。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理论所使用的因果性、规律性、普遍真理、社会(历史)进步等核心概念予以怀疑、批判和攻击,倡导非中心性、差异性、多样性、异质性、不确定性、特殊性、个体性、片断性等观念。较为激进的后现代主义主张只有相对主义才能公平、宽容地对待各种传统、理论和文化,才能使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用其自己的方式来实践自己的行为和价值。后现代主义批判传统理性主义追求绝对、普遍、单一的致思取向,要求理性与这种追求普遍、绝对、整齐划一的错误潮流告别。在后现代主义的文化中,真理不再是一元的、纯粹客观的和绝对永恒的,而是多元的、蕴涵着丰富的主观内容的、相对的东西。就哲学或文化层面来看,后现代主义无疑蕴涵了非常显著的相对主义色彩。

      二、后现代主义伦理学的相对主义

      后现代主义及其哲学所蕴涵的相对主义诉求必然渗透到后现代主义的伦理学中。后现代主义的伦理学首先力图解构现代性道德的主体性观念。在后现代主义伦理学的视野中,不仅上帝已死,而且“人”也死亡了。后结构主义者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主张没有普遍的、永恒不变的“人”,“人”只是一定时代、一定知识条件下的产物。在此基础上,后现代主义的伦理学对现代主义的各种人性论和人的本质论予以彻底摧毁。现代主义的人性论或人的本质论不论其具体观点如何,他们都承认存在着普遍不变的、共同的人性或人的本质;后现代主义则否定共同人性或人的本质的普遍性、确定性。在福柯看来,人性或人的本质不过是理性的虚构;既然没有抽象的、普遍的、大写的“人”,当然没有普遍的“主体性”和人道主义。福柯曾明确指出:“寻找一种每一个人都能接受的,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服从的道德形式,在我看来是一种灾难。”[2](P196)适用于每一个人的普遍绝对的道德是不存在的,道德只能是个别的相对的。著名精神分析哲学家拉康(Jacque Lacan,1901—1981)则主张没有什么包容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统一心灵,“自我”也不过是一种幻觉或想象。后现代主义伦理学对自由的追求不再是在普遍绝对的理性指导下对自由的追求,而是在个人的激情、情绪等非理性因素的支配下对自由的选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