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2-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2)05-0055-05 “政者,正也”是孔子政治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孔子官德思想的主要体现。孔子的为政思想中,“政”与“德”二者是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的。“政者,正也”之中的“正”即正义,这本身就是道德的重要内容和要求。孔子以“正”来阐述“政”,强调以人的道德理性治世,实质上就是对政治本真意义的探讨。 一、政治:对人生活样式的理解 政治产生于纯粹的人和人的共在性,作为人生存的一种样式,其内涵是极为广泛的。但是由于历史的演进,政治被特定化、狭隘化,人们对政治理念的理解和运用出现偏差。“工具理性的扩大化导致了政治生活的专门化,政治已经不再是一种具体的生活方式,而是逐渐成为了治理统治的工具。”[1]工具理性的极度扩张,政治的价值理性被忽略,政治生活被非生活化,人们在政治生活中也失去了最初所寻求的自身价值和意义。康德认为,“人具有一种要使自己社会化的倾向,因为他要在这样一种状态里才会感到自己不止于是自然的人而已;但同时他也具有一种强大的、要求自己单独化(孤立化)的倾向、非社会的本性,想要一味按照自己的意思来摆布一切”[2]。我们对政治的考量要将其放到生活世界的大背景中,站在一个新的角度来理解政治。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政治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在古希腊城邦制度时期,对政治却有着与今人完全不同的理解,即把政治看作是公民的一种现实的生存方式,只有在城邦的政治生活中人才能获得自身的生存价值。”[1](107)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政治生活是公民之为公民的体现方式。“不管是什么城邦,其实都是一种共同体。而人们之所以要建立一种共同体,则是为了某种善的目的。因为很显然,人们的一切行动的目的都是为了某种善,不为了某种善的人类行为是不存在的,建立共同体的行为也不例外。由此可以推知,人们建立最崇高、最有权威的共同体的目的,就在于人们有追求至善的愿望。城邦作为最崇高、最有权威的共同体或政治共同体,它的目的就在于至善。”[3]所以说人天生就是政治动物,亚里士多德这种将政治放到生活世界中去理解的方式才能够找到政治的本真意义。政治是人生活样式的一种理解,人的生存意义在政治活动中得到体现。 通常意义上,人们对于政治的理解大都进入了一个误区,认为政治就是对他人施加的行为(替他人决策、对他人实施命令等),将政治与统治等同起来。统治是依靠国家暴力来进行的,但是统治根本就不是政治,暴力也不是政治,暴力同样不能够成为界定政治的工具,从更深的层次来说,统治和暴力是与政治相对立的存在。政治哲学中有一个将政治概念“空心化”、“曲解化”的见解,那就是认为政治就是对暴力的争夺,暴力就是权力。在这样的理解中,权力就是源自统治,其本质就是支配,利用暴力手段迫使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行动;政治就是权力的斗争,斗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就是谁手中掌控着绝对暴力,暴力也就成为了终极权力。但是“如果权力的本质就是支配的有效性,那么,就不会有比枪口的权力更伟大的权力了,而我们将很难说清,一个警察下的命令和一个劫匪下的命令到底有什么不同”[4]。其实,建立在暴力基础上的统治不是政治,政治不是建立在暴力基础上的支配,而是非暴力性质的,是带有正面道德内涵的。 二、政正:政治本真的伦理诉求 “政,正也,下所取正也”(《释名》),“政者,正也”(《论语·颜渊》),这是先秦时期对政治的一个根本性理解,同时也是一个普遍性和规范化的理解。“正”乃是“政”之本然和根源性的存在,“正”是作为“政”之为“政”的本质特征和合法性依据而存在的。也就是说,一旦脱离了“正”,“政”也就不能称之为“政”。 先秦儒家一直都认为,我们整个社会都是由单个的个体所构成的,个人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社会中的人们遵循一种秩序,按照一套价值生活,遵从一套规则交往,如果这套秩序、价值、规则在人看来是‘合情合理’的话,那么,必然会在人们内心中生起一种尊重秩序、承认价值、遵守规则的意愿,这种‘意愿’就是克制个人过分的情欲、尊重他人应有的权利的‘善’。”[5]其实,这样一种尊重秩序、承认价值、遵守规则的意愿就是我们所说的“正”,其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孔子一直强调的“礼”。“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氏》)春秋时期,周王室不断衰弱,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权威被打破,造成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局面。对于春秋诸子而言,“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无疑是天下无道的表现,具体来说,周王室的衰落造成为政者不断做出僭越礼乐制度的行为,造成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而非天子出。礼崩乐坏之后,周礼变成了徒有其表的文字,已经失去了其以往对社会秩序、政治秩序的约束和维系作用。那么,此时的政治已经不能够保障“正”的存在,也就是说此时的政治已经失去了其正当性和合法性。“冉有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论语·子路》)冉子退朝,孔子问他为何回来这么晚。他回答说有政事。但是在孔子看来他所处理的仅仅是一般的事务,而不能算是政事。虽然这一段对话看起来有点突兀,但是细究之下,我们可以知道孔子所说的是一旦“政事”失去了“正”,那么就不能够称之为“政”了。所以说,当为政者所行之“政”失去了其存在的本质特征,那么这个“政”也就失去了其本真意义,沦为一种政治运作。实际上我们可以将这样一种政治运作看作是政治的反政治表现。政治的反政治表现就是随着工具理性的扩大化,政治生活也就被专门化了,失去了其本真的特质,其政治价值理性被湮没,最终沦为统治者手中的统治工具。于是,对政治本真的探讨,重塑政治的正当性、合法性也成为了当时诸子百家的基础性议题。面对礼坏乐崩,旧有的社会制度不断被打破,新的制度尚未建立的情况,孔子着力于对统摄政治社会的价值理想进行重构。孔子在这一问题上主张十分明确,即以“正”来界定和匡正“政”,这也是诸子百家所共同认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