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041(2013)02-0005-08 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曾经充当改革开放先导的哲学,也进入了自身改革的时代——除了对哲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功能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反思,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之外,也出现了一种现象、一个热潮,就是建立了名目繁多的各种哲学,如“自然哲学”、“历史哲学”、“社会哲学”、“政治哲学”、“法哲学”、“经济哲学”、“货币哲学”、“文化哲学”、“艺术哲学”、“道德哲学”、“管理哲学”、“发展哲学”、“医学哲学”、“体育哲学”、“数学哲学”、“生命哲学”、“教育哲学”、“科技哲学”、“语言哲学”、“环境哲学”、“生态哲学”、“城市哲学”等等,甚至到了有一门学科或有一个研究领域就可以建立一门哲学的地步。人们把这些新兴的哲学叫“部门哲学”或“应用哲学”。人们或写文章,或出版著作,或开设课程,或建立研究生专业点及培养方向,展开“部门哲学”、“应用哲学”的研究与传播。随着“部门哲学”、“应用哲学”研究的队伍不断扩大,一方面,原来搞哲学基本理论研究的人纷纷转向“部门哲学”的研究;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研究生,很多人选择“部门哲学”、“应用哲学”的研究方向,撰写“部门哲学”、“应用哲学”的论文;再一方面,一些原本不是从事哲学专业而是从事其他专业研究的人员,也打起“部门哲学”、“应用哲学”的旗号,以标志自己的科学研究在理论层次上“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其中一些人也以“部门哲学”或“应用哲学”研究者的身份而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点上获得导师的席位,而他们中的一些人其实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上没有什么研究。按理说,“部门哲学”或“应用哲学”是相对于“哲学原理”而言的哲学,是哲学原理在部门学科上的应用,是用哲学原理去解决各个部门遇到的认识问题、实践问题。例如,应用哲学原理去解决政治学或政治实践的问题的就是政治哲学,去解决经济学或经济实践的问题的就是经济哲学,去解决管理学或管理实践的问题的就是管理哲学,去解决发展理论或发展实践的问题的就是发展哲学,等等。但从实际的研究状况而言,多数“部门哲学”或“应用哲学”研究,不过是部门学科的内容加上几个抽象的哲学原则或哲学术语,甚至只加上“哲学”的名称或加上“哲学视野”的副标题,而很少提出和讨论世界观意义上的哲学问题。本文在此不想去探讨各种不同哲学观的优劣对错,只想提供一种马克思主义的视野,一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否定哲学的视野。既然我们都表示同意在马克思主义的视野中看问题,我们就要了解马克思主义的视野。 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中的“哲学时期” 马克思、恩格斯并非一开始就是马克思主义者,也并非一开始就是反对哲学的。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接受教育的青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接受两千多年来西方传统的哲学观,把哲学看作是可以应用来解决对现实世界各方面的认识的最高智慧和智慧的总汇。这种从哲学原则出发解释现实世界的传统的思维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后来曾形象地称作是“从天上降到地上”①的思维方法。“天”指的是理论原则,“地”指的是现实生活,“从天上降到地上”就是从理论原则出发来解释现实生活。我把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的这一时期(1845年以前的时期,“从天上降到地上”的时期)称作“哲学时期”。了解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中的“哲学时期”,对于了解他们后来的反哲学立场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使我们更容易看清,今天出现的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去解决各种具体问题的做法,正是马克思、恩格斯早年所具有而在创立马克思主义时加以抛弃了的做法。 根据应用的哲学不同,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哲学时期”经历三个阶段:“理想主义”、黑格尔主义、“费尔巴哈派”。恩格斯经历了黑格尔主义和“费尔巴哈派”阶段。 大学初期的马克思,曾依据康德、费希特的哲学,形成了一种他称之为“理想主义”的哲学,并应用这种哲学去解决“法”的问题,搞了一个法哲学体系。这一著作没有保存下来,我们是从他写给父亲的信中知道他思想发展中的这个阶段的。1837年下半年,马克思已经转向黑格尔主义。他在给他父亲的信中说:“我从理想主义——顺便提一提,我曾拿它同康德和费希特的理想主义比较,并从其中吸取营养,——转而向现实本身寻求思想。”②马克思还告诉父亲,他应用理想主义搞了一个法哲学体系,写了厚厚的一大本,结果是失败了,“这里首先出现的严重障碍正是现实的东西和应有的东西之间的严重对立,这种对立是唯心主义所固有的;它又成了拙劣的、错误的划分的根源。开头我搞的是我慨然称为法的形而上学的东西,也就是脱离了任何实际的法和法的任何实际形式的原则、思维、定义,这一切都是按费希特的那一套,只不过我的东西比他的更现代化,内容更空洞而已”③。 1837年初夏,马克思在“博士俱乐部”的影响下转向了黑格尔。马克思放弃了“理想主义”的哲学原则,但并没有放弃哲学立场,他只是从康德、费希特哲学转向黑格尔哲学。马克思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④,而黑格尔哲学就是真正的哲学,是据以解释世界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