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治哲学的历史演变

作 者:

作者简介:
程广云,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

原文出处:
哲学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13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顾名思义,政治哲学涉及政治和哲学,而政治哲学的首要和中心问题就是检讨哲学与政治社会的关系。毫无疑问,这一关系经历了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涉及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及其相互关系问题。其历史演变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前现代——非政治的哲学和非哲学的政治;现代——哲学的政治化和政治的哲学化;后现代——哲学的去政治化和政治的去哲学化。

      一、前现代:非政治的哲学和非哲学的政治

      施特劳斯主张政治哲学“回到古典”,也就是回到前苏格拉底哲学。但是,前苏格拉底哲学恰好不是政治哲学,而是自然哲学,也就是说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家们的兴趣主要在自然界,而不在人和人类社会,他们探讨的是作为自然界的始基和本原等形而上学或本体论问题。这里,哲学是以一种非政治化的形态表现出来的。哲学家们虽然是生活在某个城邦(政治社会)里的公民,但他们在进行哲学思考时却超越了自身的政治社会视角,以一般人或人类社会的代言人的身份发言。非政治的哲学还表现为,哲学家们自以为是知识的代言人,而不是仅仅提出了某些个人意见,也就是说,非政治的哲学所构造的不是一个臆见的王国,而是一个知识的王国。当然,这个知识王国不是真实的,而是虚幻的。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家们也就是这样一批非政治化的哲学家。

      与此相应,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城邦政治社会也不是建立在任何哲学理念之上,当时的政治是非哲学化的政治:政治建立在传统习俗、伦理和宗教基础之上,而不是从理性形而上学推论的结果。

      这种非哲学化的政治生活持续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整个前苏格拉底时期,人们的政治生活就是非哲学化的,也是非意识形态化的。总起来说,作为传统政治的基础,传统习俗、伦理和宗教是人们在漫长历史时期内自然而然形成的,没有经过任何理性形而上学的论证。起初的伦理和宗教与后来的伦理和宗教截然不同,没有任何哲学成分和意识形态成分。

      政治的非哲学化同时意味着哲学的非政治化。尤其在早期希腊的政治和哲学中,这一特征是非常突出的。在政治社会里,人们按照传统习俗、伦理和宗教生活,但哲学家们所思考的却不是政治社会,而是自然界。政治社会成为人们思考的对象则是后来的事情。

      但是,应该指出的是,哲学主要关注自然界只是早期希腊的一个显著特征。中国的哲学传统主要关注的是人事问题,印度的哲学传统主要关注的是人生问题,二者都不具有早期希腊意义上的自然哲学形态。而无论人事问题还是人生问题,都与政治相关。不过,在中国和印度的历史上,虽然并不存在一个自然哲学阶段,却存在一个哲学与政治相对分离的状态。

      传说中国上古时期曾有过一次“绝地天通”的文化事件:“颛顼……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是谓绝地天通”。所谓“绝地天通”,就是“绝地民与天神相通之道”。(《尚书·周书·吕刑》、《国语·楚语下》)由此,天地两离、民神二分,地与天、民与神之间形成了现实与理想、形下与形上两个世界的雏形,从而为哲学与政治的分离奠定了基础。当然,中国哲学传统对于自然并无多大兴趣,而是与政治紧密结合在一起。中国上古典籍《尚书·皋陶谟》借用大禹名义说:“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尚书·孔氏传》解释说:“哲,智也。无所不知,故能官人;惠,爱也。爱民则归之。”这两句话简要勾勒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特征:从哲学中开出政治、伦理乃至宗教。有些学者认为中国人生活在“一个世界”里,不像希腊人生活在“两个世界”里。其实不然。《易传》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周易·系辞传上》),就划分了两个世界——“道”的世界与“器”的世界(“形而上”与“形而下”)。即使都是“形而上”的“道”,孔孟之“道”与老庄之“道”也截然不同。所谓儒家“入世”,表明以儒家为代表的哲学传统属于政治哲学,确切说是一种伦理化的政治哲学;所谓道家“出世”,表明以道家为代表的哲学传统属于自然哲学,确切说是一种审美化的自然哲学。因此,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希腊文化的根本区别不在于“一个世界”和“两个世界”,而在于同为“两个世界”却景象各异。

      印度人是生活在另外“两个世界”里的。在婆罗门教中,“梵”有二相,一是无形、不死、不动之相,二是有形、有死、变动之相;“梵”有真假。“幻”是梵我本体的幻现,有两个方面:一是主观世界,产生生物界的生命,即个我或个体灵魂;二是客观世界,产生非生物界的物质现实。这两个方面同时朝向梵我本体幻归。《奥义书》将“梵”分为“上梵”(“无形”的梵)和“下梵”(“有形”的梵),与之相应,将“我”分为“遍我”(“主我”)和“个我”(“众我”),将知识分为“上知”和“下知”。前者是超验性的,无规定性、不可描述、不可思辨的;后者是经验性的,有规定性、可以描述、可以思辨的。《奥义书》对于梵的认知和表述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肯定的方式(“表诠”),一种是否定的方式(“遮诠”)。无相之梵的原理模式是“非如此,非如此”;有相之梵的原理模式是“一切即此”。

      与中国哲学传统和印度哲学传统相对照,希腊哲学传统以自然哲学为开端,这反映了希腊文化的基本精神。希腊神话是希腊哲学的源头活水。希腊神话是指诸神故事——奥林匹斯诸神(以宙斯为万神之王)以及英雄传说,主要保存于荷马史诗和赫西俄德《神谱》中。在希腊神话世界里,有人、有神还有英雄。人神之恋的结晶是英雄。所谓英雄亦即半人半神,他们拥有像神一样的智慧和力量,而又像人一样必死。希腊神话塑造了众多的英雄形象,他们的使命是“征服世界”,以“征服世界”为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实现。这就是希腊神话的基本精神——英雄主义精神。正是这种英雄主义精神造就了希腊哲学、科学、艺术的辉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