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全球化与资本主义

——基于改进卢森堡“资本积累论”的视角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南湜,哲学博士,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天津 300071。

原文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人们在援引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理论进行全球化问题研究时,往往停留于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或“世界市场”的现象性描述,而未能从剩余价值实现方式的理论原理上来看全球化对资本主义的意义。其原因在于我们对剩余价值实现条件理解上的欠缺和对马克思辩证法的误解。而卢森堡及柄谷行人则在对马克思的批评中提出了富有意义的新理解,前者在政治经济学层面上提出了世界市场对于剩余价值实现的意义,后者则为卢森堡的这一阐释提供了哲学方法论上的支持。马克思所强调的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的存在条件,全球化则意味着资本主义殖民化的全面完成,以及全球资本主义获取剩余价值的国家地区间差别性优势的逐步减弱。一旦由于全球化的资本主义不再有能力通过国家地区间的差别性优势获取超额剩余价值来缓解社会矛盾,则资本主义的总危机时代就要无可避免地到来。全球化既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也是其终局。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13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近几十年来,对全球化最新进程的描述分析已经进行得相当广泛而深入,但全球化究其实质而言,并非一种新近的突生现象,而是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内在相关的,因而有必要从一种更为宏观的眼界对其做一种大历史尺度的把握。但令人遗憾的是,当人们援引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理论去说明全球化进程时,却往往停留于马克思早年关于“世界历史”的一般性描述上,而并未深入到其关键的剩余价值理论。即便是有些论著试图依据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来理解全球化,但也未能从剩余价值实现方式的理论原理上来看全球化对于资本主义的意义。这就提出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是否还有足够的理论潜能去说明资本主义的当代发展。对于马克思的学说来说,这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笔者以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无疑具有这样的理论潜能,但由于人们通常对于马克思辩证法理解的严重缺陷,从而致使这一潜能未能实现。这种理论缺陷包括两个层面:在直接相关的政治经济学层面上,把马克思在一种比较抽象的条件下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描述,当成了对现实的剩余价值生产方式的说明,即人们忘记了按照马克思的设想,《资本论》是一部未完成的著作,已完成的只是其中基础性的部分,而如果把它当作一部完整的著作来看待,则是把一种对具体阶段的抽象论述当作是对具体现实的描述;在更为深层的哲学方法论层面上,则是把马克思的辩证法混同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自我实现的辩证法,而往往忘记了马克思多次声明的其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根本区别。如果按照人们对马克思的这种惯常理解,对于全球化的说明只是停留在“世界历史”或“世界市场”之类的现象性描述上,无疑就错失了一种最深刻理解全球化的可能性。要能实现这种可能性,就需要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这当中特别涉及对剩余价值实现条件的理解;而要能够深入把握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就必须重新理解他的辩证法。正是在这两个根本问题上,传统的阐释未能深入到马克思的核心思想,而卢森堡以及后来的柄谷行人则在对马克思的批评中提出了极其富有意义的新理解。首先是卢森堡在政治经济学层面上提出了世界市场对于剩余价值实现的意义,而后柄谷行人则为卢森堡的这一阐释提供了哲学方法论上的支持。这就使得我们在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以解释全球化问题时,不能不首先考虑他们提出的问题。据此,本文所设定的理论目标便是通过对此二人对于马克思批评的综合改造,重构一种理解马克思剩余价值实现方式的基本理论框架,并据此对全球化的本质及其对于资本主义的重大意义作一概要性探讨。

      如果不是过于拘泥于全球化这一术语,而是将全球化的本质理解为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卢森堡在其极富原创性的著作中就已经从剩余价值实现方式的视角对之做过尝试性阐释,而且是极富意义的尝试。卢森堡的尝试是通过对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的批评来进行的。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要旨如下:所谓资本积累就是资本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因此对资本积累的考察也就是对资本再生产过程的考察。马克思将社会总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用“I”表示,第二部类是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用“Ⅱ”表示。同时,每一部类的资本又分成两个组成部分:代表生产上消费掉的、按其价值来说只是转移到产品中去的不变资本(C)和由全部年劳动追加的价值部分,后者又分为补偿预付可变资本的部分(V)和超过可变资本而形成剩余价值的部分(M)。由此,社会总生产可表示为:ⅠC+V+M和ⅡC+V+M。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即在全部剩余价值都被资本家非生产性地消费掉的情况下,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第Ⅰ部类的商品资本中的V+M价值额必须等于不变资本ⅡC,可用公式表示为:Ⅰ(V+M)=ⅡC。而扩大再生产的条件则是:第Ⅰ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除了维持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以外,还必须有一个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即Ⅰ(V+M)>ⅡC;其次,第Ⅱ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除了满足两大部类进行简单再生产过程中的工人和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以外,还必须有一个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求,即Ⅱ(C+M-M/X)>Ⅰ(V+M/X)(其中M/X表示资本家作为收入花掉的部分)。可用公式表示为:Ⅰ(V+⊿V+M/X)=Ⅱ(C+⊿C)。这便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所要求的条件。当然,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社会资本再生产所要求的这种比例关系,社会总产品实现所需要的各种条件,是通过不断的相对的生产过剩自发地强制实现的。但无论其实现的方式如何,这一再生产公式表明,只要在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及其内部保持一定的比例,剩余价值就能够资本化,亦即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或资本积累就能实现。

      卢森堡肯定了马克思上述公式在原则上的正确性,但她提出了一个资本积累的现实条件问题,这就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积累的起点是什么?这是我们考察两个生产部类的积累过程的相互依赖性的进行方法。无疑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第二部类,就它的积累决定于现有的追加生产资料而言,是依赖于第一部类的。反过来看,第一部类的积累依赖可供追加劳动力用的相应数量的追加消费品。然而,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只要这两个条件都被遵守了,两部类的积累必然象马克思的图式所显示的,自动地年复一年地进行。我们所列举的积累条件不过是那些条件,没有了它们,就不能进行积累……为了保证积累事实上前进和生产事实上能够扩大,需要另外一个条件,即对商品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必须也在增长。在马克思的图式中,这形成了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的基础。但这个不断增长的需求是从哪里来的呢?”①卢森堡继续写道:“它不可能从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的资本家本身那里来——这是可以立即肯定的——它不能从他们的个人消费中产生。相反地,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抑制自己,使自己不消费一部分的剩余价值,把它用来生产供别人使用的物品,而这部分的剩余价值——至少从绝对数字看——是不断地增加的……但其余的剩余价值,即积累的那部分,是如何呢?它给谁使用呢?按照马克思的图式,第一部类采取主动,这个过程是以生产资料的生产为起点。那么,谁需要这些增加的生产资料呢?这个图式回答道:第二部类为了生产增多数量的消费品而需要它们。那么,谁需要这些增多的消费品呢?这个图式回答道:当然是第一部类,因为第一部类现在雇佣着较多的工人。我们简直是在兜圈子。为了维持更多的工人,因而生产较多的消费品;并为了使这些过剩的工人得到工作,因而生产较多的生产资料——从资本主义的观点来看,这样做是荒唐的。”②卢森堡认为,这些剩余价值的积累部分的买主也不能求助于对外贸易,因为这样做只是转移困难,而不是解决问题。③至于其他方式,诸如货币储存、金生产者等,卢森堡都逐一作了分析,认为不能解决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