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21(2012)06-0059-06 2012年4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北京大学聂锦芳教授的《批判与建构:〈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学研究》,该书利用西方学者《德意志意识形态》文献学研究成果,对这部重要著作做了新的解读。其中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写作经过和文本构成的观点,对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思想,很有价值。本文尝试以此为基础从不同于以往的角度出发,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思想加以再认识。 《批判与建构:〈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学研究》依据国际著名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专家英格·陶伯特的观点,提出:《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的写作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临时动议”,在写完了对布鲁诺·鲍威尔的批判《圣布鲁诺》章之后,批判施蒂纳的部分,即《圣麦克斯》章将要完成时,他们决定加写一章《一、费尔巴哈》,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费尔巴哈章。这一章的写作始终没有完成。聂锦芳教授认为,它的写作、修改和重写过程相当复杂,具体细节已经不可能详尽地复述出来。该章由六个部分组成,按照写作顺序,大致情况是: (1)从《圣布鲁诺》章中抽出“费尔巴哈”和“历史”部分; (2)从《圣麦克斯》章中抽出《教阶制》一小节的内容; (3)从《圣麦克斯》章中抽出《作为资产阶级社会的社会》一小节的内容; (4)起草《费尔巴哈》章第1、2部分开头部分的两篇异文; (5)起草《费尔巴哈》章第3部分论述分工和所有制形式的发展史的部分手稿; (6)起草《费尔巴哈》章第4部分手稿,论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关系,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方式和表达方式同唯心主义考查方式的区别。[1]86-88 前三个部分是从当时已经写好的几章中抽取出来的,后三个部分则是决定加写《一、费尔巴哈》后马克思恩格斯专门为这一章起草的。 至于加写费尔巴哈章的动机,聂锦芳教授认为主要是为了“批判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抽象的人道主义,正面论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阐明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区别,提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1]88显然,其中最重要的是“正面论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批判费尔巴哈、阐明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区别以及提出科学的世界观,都要以对唯物史观基本内容的阐述为基础。这样的解释是合乎逻辑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本来没有设专章阐述唯物史观和批判费尔巴哈的打算,但在批判鲍威尔和施蒂纳充满唯心主义历史观精神的思想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感觉到,要批判鲍威尔和施蒂纳的唯心史观,有必要首先亮明自己借以批判这种唯心史观的理论依据,即首先对自己的唯物史观作正面阐述,而这一阐述要从对费尔巴哈的分析批判开始。 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自己对此也有说明。在本章之初,他们曾经说: “在我们对这个运动的个别代表人物进行专门批判之前,提出一些能进一步揭示他们的共同的意识形态前提的一般意见。这些意见足以表明我们在进行批判时所持的观点,而表明我的观点对于了解和说明以后各种批评意见是必要的。我们这些意见正是针对费尔巴哈的,因为只有他才至少向前迈进了一步,只有他的著作才可以认真地加以研究。”[2]7 这表明,他们写作这一章的目的的确是要正面提出自己的观点,以为后面对鲍威尔等人的唯心史观所做批判提供理论依据。此外恩格斯1883年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时,在第一章结尾处写下:《一、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对原标题《一、费尔巴哈》做了改动。其中“唯物主义观点与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显然是对这一章内容的具体说明,也透露出了与上面的引文同样的意思。 关于费尔巴哈章的写作及其目的的上述认识,对于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唯物史观毫无疑问是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但对它如何理解与评价,学术界至今仍有分歧。根据费尔巴哈章的写作目的,我们可以断定,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唯物史观的完整论述就在费尔巴哈章,就在这一章的六个组成部分之中。这为我们寻找马克思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正面表述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思路。 这六个部分,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安排,其发表时的逻辑顺序应该是:(4)、(5)、(6)、(1)、(2)、(3)。其中(2)和(3),在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①中,相当于第42页第2段到第80页,即全书结束。这两个部分讲了每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分工和所有制形式的历史演化,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个人的历史发展,共产主义的实现,国家和法同所有制的关系,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等等,内容比较散,没有对任何历史观的完整阐述。(4)、(5)、(6)、(1)四个部分,包括第6页到第42页第1段结束。其中第6页至第10页第2段,具有导语性质,看不出对某种理论的比较完整的正面阐述。 这就是说,马克思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正面的、也应该是比较完整的阐述,是在第10页第3段到第42页第1段的内容之中。这部分内容,经过阅读辨析,我们会发现,第22页第3段以前和这一段及以后直到第42页第1段,从文本结构的角度看,有很大的相似性。或者可以说,尽管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当时思想还不是很成熟,因而使用的概念和具体内容及其表述互有出入,但它们基本上是同一个逻辑结构的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