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71(2012)05-0016-08 一、与劳动哲学本体论有关的几个问题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间,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是马克思的哲学本体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值得我们关注,因为它们不仅影响我们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理解,而且影响我们对马克思思想整体的理解。有论者认为,马克思有哲学思想,但没有哲学本体论;有论者认为,马克思的哲学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有论者认为,马克思的哲学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还有论者提出了折中倾向的观点,认为马克思的哲学本体论是社会生产关系——实践本体论。这些观点各有自己的部分根据,但均未真实地再现马克思的哲学本体论。为了准确理解和再现马克思的哲学本体论,我们不得不首先讨论与这些观点有直接关系,更与马克思的哲学本体论有直接关系的三个问题: 1.何谓哲学本体论? 对于何谓哲学本体论的问题,需要从两个层面来回答:一是概念层面;二是思想层面。在概念层面,大部分权威的工具书对其都有定义性说明,但这些说明的内容大同小异,并无根本分歧。这里择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Ontology:探讨存在本身、即一切现实的基本特征的一种学说。这一术语尽管最初是17世纪时创造的,但它和公元前4世纪时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和‘第一哲学’的含义相同。由于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还涉及其他学科(如哲学的宇宙论和心理学),在探讨存在这一命题时就采用了本体论这一术语。18世纪时,这一术语因德国唯心论者伏尔夫的使用而知名,他把本体论看成是一种导致有关存在本质的必然真理的演绎法。不过,他的主要继承者康德提出过有影响的驳斥,否认本体论为一种演绎法,否认本体论对上帝(作为至高无上和完善的存在)必然存在的论证。20世纪时由于形而上学重新抬头,本体论或本体论思想再度受到重视,包括海德格尔在内的现象论者和存在主义者的论述尤其如此。”[1](P670)这个定义性说明把本体论概念的起源时间、基本含义、历史沿革和代表性人物等信息透露给了我们,可使我们在理解时一目了然。 虽然本体论的概念起源迟至17世纪,但其思想起源要早得多,如果从亚里士多德算起,则早了两千多年。他对本体论思想作了在现在看来仍堪称经典的说明:“有一门学术,它研究‘实是之所以为实是’,以及‘实是由于本性所应有的秉赋’。这与任何所谓专门的学术不同;那些专门学术没有一门普遍地研究实是之所以为实是。它们把实是切下一段来,研究这一段的质性;例如数学就在这样做。现在因为我们是在寻取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明白地,这些必须是禀于本性的事物。”[2](P56)亚里士多德并未使用本体论概念,但解释了什么是本体论思想,并从学科层面解释了这一思想,此处的学科即指第一哲学。这种切入问题的角度说明,第一哲学相对于研究对象而言具有多重含义。具体学科与第一哲学都研究“实是”,但第一哲学所研究的“实是”与具体学科所研究的“实是”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性:它是与部分相对而言的整体性“实是”,与现象相对而言的本质性“实是”,与具象相对而言的抽象性“实是”。这样的“实是”究竟何谓的问题引起了不同观点之间的大战,并持续了两千多年,至今仍在继续,或许将来也不会结束,这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持久战”。暂且不管“持久战”双方孰是孰非,能够确定下来的事实有二:其一,相对于部分性、现象性和具象性“实是”而言的整体性、本质性和抽象性“实是”的存在已被“持久战”双方所承认;其二,既然有整体性、本质性和抽象性“实是”存在,就会有相应的学科对其加以研究,这样的学科是第一哲学,后人称之为哲学本体论。这正好说明,哲学本体论的存在具有其必然性。 从另一角度提出和回答问题同样能证明哲学本体论产生及存在的必然性。为什么会产生和存在哲学本体论?什么存在物需要哲学本体论?《圣经》告诉我们,人为万物之灵,但并未告诉我们人为万物之王;人只是代上帝统驭万物,万物的真正主人是上帝。人的另一面是困惑、忧患和挑战,人存在和发展的每一步都会遇到矛盾与困难。这种矛盾与困难表现于三个方面:第一,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人需要认识和把握的对象却是无限的。以有限应对无限,必然会产生矛盾与困难。第二,在人的能力有限的前提下,人对无限的认知是有限的,但相对于有限认知而来的是未知的无限,这同样存在矛盾与困难。第三,人的存在是既定事实,但人需要不断地超越自我,否则便不会有发展;而没有发展就不会有进步,也不会有历史。超越自我,发展自我,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创造历史,是人的宿命。如何超越和发展?向何处超越和发展?作为能力有限和认知有限的人,同样面临难以抉择的矛盾与困难。那么,如何解决如上的矛盾与困难?根据以往的历史,人类采用了两种办法:一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进取;二是在精神层面获得突破,这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艺术与宗教,道德与伦理,哲学与科学。这三种形式对应人的精神世界的三个部分,即情、意、知。在知的部分,科学有其自身的内在局限性,而克服这一局限性,变未知为已知,使有限的知具有无限的性质,则是哲学的责任。这里的哲学主要是指哲学本体论,只有它可以把有限与无限、已知与未知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亚里士多德对第一哲学的界定的奥秘即在于此。 2.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中不存在哲学本体论? 我们对何谓哲学本体论问题的回答意在表明,哲学中存在本体论实为必然,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也不例外。有一种与此正相反对且有代表性的观点我们不能不注意: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中不存在也不能存在哲学本体论。这种观点的持有者是俞宣孟先生,其观点的集中表达见于《本体论研究》一书。他认为,“本体论就是一种纯粹思辨的哲学”[3](P157),这种哲学的特征有三:第一,“本体论是与经验世界相分离或先于经验而独立存在的原理系统,这种哲学当然应归入客观唯心主义之列”;第二,“本体论采用的是逻辑的方法,主要是形式逻辑的方法,到了黑格尔发展为辩证逻辑的方法”;第三,“本体论是关于‘是’的哲学,‘是’是经过哲学家改造以后而成为的一个具有最高、最普遍的逻辑规定性的概念,它包容其余种种作为‘所是’的逻辑规定性。Ontology因之而得以命名,即它是一门关于‘是’的学问,其较适当的译名应为‘是论’”[3](P27)。以上观点毫不含糊,但其内容使我们有了如下印象:俞宣孟以黑格尔的哲学本体论为范本理解一般意义上的哲学本体论,其结果是把亚里士多德及其后极为丰富的哲学本体论思想作了褊狭性处理,使得哲学本体论与具体学科的关系以及基于这种关系而来的哲学本体论的必然性等内容被排挤出哲学本体论,剩下的只不过是所谓哲学本体论的虚假之处和荒诞不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