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斗妈”小宝贝潮爸潮妈请接招!

作 者:
依恋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家庭生活指南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2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神作”《斗妈大全》是北京市丰台区两个四年级女孩儿专为6岁~12岁天天被家长骂的小孩儿编写的漫画。除了前文所用的各种招数,还有“跑回自己屋”,“喊着离家出走,拿一些东西,跑到楼梯口,哭着跑下去(千万别跑得远)”,“你可以说:下次一定会好的!(先骗过这一次,下次再想办法)”……

      看到这段介绍,身为一个“被斗”的“老妈——当然,虽然矛头是对准“老妈”,但“老爸”亦同理可证——您的第一观感是什么?会心一笑?抑或是惊诧、伤心加委屈?不管怎样,您肯定已意识到:“00后”用自己尚且稚嫩但出乎我们意料的高情商,向最爱他们的父母发出了信号:我应该得到你更多的尊重和理解,而不是指责和批评。

      批评有风险,出言需谨慎

      据了解,“神作”是这样诞生的:有一次,小作者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放学后和同学一起回家写作业。看完分数,妈妈忍不住说了她一句:“跟某某同学相比,拿着这张卷子回家,你难道不会觉得不好意思吗?”一听老妈拿自己跟同学做比较,小作者有点生气,两个10岁大的女孩儿一合计,当即决定“给挨骂的孩子画本书”!

      由此可见,家长们,无论平时您对孩子付出了多少心血,关键时刻,出言需谨慎,批评有风险啊!

      《斗妈大全》初现雏形后,小作者的父亲“村头树”觉得有趣,于是代发到新浪微博,因为它反映了当前家庭教育的真实写照,他希望通过这本《斗妈大全》让家长们引以为戒。

      事实上,“村头树”表示,“我们对女儿的教育属于散养型,对她还是比较放任的。”而小作者的妈妈也在采访时谈到,自己平时很注意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脾气不是特别急,对孩子要求也不是很严格。

      可即便如此,10岁的小女孩依然用“与老妈斗,其乐无穷”的态度,传达了她们的不满——你爱我的方式,不一定是我想要的。

      当然,妈妈们也不必忙着伤心,《斗妈大全》的出现其实未必是坏事,它至少给我们提了一个醒:不要再一厢情愿、自以为是地教育孩子了,向来在家庭教育中处于弱势的孩子已经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而我们,要学会倾听,从现在开始,做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妈妈,和孩子一同成长吧!

      以不制不,不靠谱

      说到叛逆,大多数人会联想到青春期的孩子,但事实上,宝贝的第一个叛逆期早在2岁左右便开始了。这个时候的孩子开始学习思考问题,并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但因为他们的语言功能没有发育完善,不能很好地理解家长的意思,更无法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要,所以很容易给家长造成“不听话”的错误认识。

      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对孩子就是要严加管教,越懂事、越乖巧,越称得上是好孩子。于是,当孩子开始说“不”时,家长也简单粗暴地回之以“不”。长此以往,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负面情绪无处发泄时,便会变得越来越暴躁易怒、难以管教。

      不经心&不省心

      要知道,无论多小的孩子,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我们不能因为孩子不能表达,便忽视他们的感受。我们对孩子的需求“漫不经心”,孩子们就会用叛逆、哭闹、发脾气等等行为回报我们以“不省心”。因为在这方面,孩子远比我们想象得脆弱,也许不经意的一句话、一次敷衍,就伤害了她们的心灵。

      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应该是互动的,家长能站在孩子的立场换位思考,不用自己的标准处处约束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许——事实上,对孩子最大的不尊重就是管制太多。追求自由是人的天性,孩子也不例外,适当地给孩子自由和空间,只要孩子的要求是非原则性的,我们不妨多一些宽容和耐心,不能为了自己省事,就限制孩子的快乐——衣服玩脏了,洗一洗就可以了;玩具拆坏了,就当是给孩子的好奇心交学费好了。

      如果孩子的主张难以满足,我们也要允许孩子通过哭泣、发脾气等方式表达不满。对此家长可以冷处理,或转移其注意力,但不能让孩子连发泄的自由都没有。

      当然,给孩子自由不是放任不管。“母爱要像消防车,无需时时在场,但要随叫随到。”在孩子有需要时,我们还是要给予他们情感的支持、道德的指引、行为的示范和技能的指点。

      特长不长&身教不教

      归根结底,批评之所以会产生,多数是因为家长觉得孩子没有按自己期望的那样做。而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做的功课是正视孩子的不足,调整自己的期望值。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孩子的发育节奏不一样,如果事事让孩子向最好的标杆看齐,那么不仅孩子叫苦不迭,家长也会“压力山大”。

      何况,早期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结果,身教重于言传。如果您每天下班后的全部消遣就是做“沙发土豆”,那就不能指责孩子没有养成爱看书的习惯了。反之,如果您有着渊博的知识,能随时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用其能接受的方式讲出来,那孩子必定也会成为一个求知欲旺盛的人。

      当然,智力投资也是必要的,但不要将之视为万能的。据说现在的特长已经不叫特长了,因为每个孩子都有相同的特长——钢琴、画画、书法……那我们更没有必要因为孩子某个方面落后于人而施加压力。聪明的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客观能力基础设定自己的期望,并善于看到孩子的长处,而不是盯着孩子难以达到的目标自寻烦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