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彤彤上大学走后,我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想她的时候就到她的房间坐一会儿,闭上眼睛感受同她在一起的时光。 一天,我在整理她留在家里的东西时,从一个日记本里翻出一张她7岁时的照片,画面里她安坐在双杠上,虽然神情有些紧张,但她还是咧开嘴在笑,照片背面的字是她用圆珠笔歪歪扭扭写上去的,内容是:“爸爸给了我勇气!!!”连用了3个感叹号。也许是她觉得这张照片最值得珍藏吧,所以没有把它放在影集里,而是单独夹在了日记本里。 看到这张照片,记忆一下子就回到了那一年的秋天。当时是周末,我们一家人到公园的健身区去锻炼身体,爸爸在双杠上做了许多优美的动作,把彤彤羡慕得不行,也想爬上去,可是又不敢上去,在爸爸一再鼓励诱导下,她终于下定决心,同意让爸爸把她叉上去。记得当时她是闭着眼睛的,等坐得安稳了,才敢慢慢睁开眼睛,我及时按下了快门。我认为,彤彤之所以对这次经历有着深刻的印象,与爸爸是分不开的,她的题字就说明了这一点。 说到爸爸,使我想起了著名的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的一句话,他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这句话道出了爸爸的重要作用。爸爸对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身体运动智能的发展、意志力和坚强性格的培养以及创造性意识的形成有着独特的影响,这是妈妈所不及的。研究还发现:孩子智能发展的高低与爸爸接触的密切程度息息相关。心理学家麦克·闵尼指出:“一天中,与父亲接触不少于2小时的男孩,比那些一周以内接触父亲不到6小时的孩子,智商更高。”更有趣的是,研究人员还发现,父亲对女孩的影响力要大于对男孩,与父亲密切相处的女儿数学成绩更佳。 事实也的确如此,彤彤就是一个成功的例证。我们在对孩子培养上,态度是一致的,那就是不仅要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还要给孩子充分的关注,我们做到了。尽管他爸爸作息时间并不规律,但是,他总是要安排出陪伴孩子的时间,即使出差到了外地,也坚持每天和彤彤通话。 可是,有些家庭就不行了,也许是受中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思想影响的缘故吧,爸爸缺席教子在我们国家是很普遍的现象。 我的表弟一家就是这样的。表弟是一家大型外企的职员,很少有在家的时间,与孩子的生活节拍配不上节奏,当他出门时,孩子还在甜甜地睡着,等他忙完一天的工作和应酬,孩子已经进入了梦乡。照顾孩子基本上成了弟媳的事情。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经常出现焦躁不安、夜哭不眠、食欲减退、抑郁易怒等现象,愁得弟媳整天抱着孩子去“看病”,医生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嘱咐让孩子有规律地休息,有规律饮食,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逸的环境等。 一次我去看他们,弟媳对着躺在床上的孩子向我诉苦。听她讲述完,我告诉她,孩子没什么大病,这是典型的“父爱缺乏综合征”的症状,药物是不管用的。弟媳将信将疑地向我讨教方法,我说,每天让爸爸陪伴孩子一会儿或许管用。 他们采纳了我的建议,表弟压缩了应酬的时间,一每天下班后就直奔小侄的小床前,同他说话啊,逗弄他笑啊,抱着他到处走啊。当两个月后我再到他们家去时,再也看不到弟媳的愁眉苦脸了,她欢喜地告诉我,他们家的小宝贝变得乖了。 现在,小侄已上了高中,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苗子,还获得过省级奥赛冠军,是学校重点培养的对象。 父爱是不能缺席的。因为缺乏父爱,孩子就会通过一些独特的行为和心理来表现出他对父爱的需求。同事家的小女孩琳琳,非常聪明伶俐,可常有“人来疯”的毛病,这让她父母十分头痛。当他们向我这个过来人讨教时,我发现:孩子这种反常态的表现,其实是在向大人暗示一种最基本的心理交际需求——爸爸,给我一点关注吧!事实也正是如此,我的这位同事算不得一个合格的爸爸,爱好交际的他很少同孩子在一起,他更多的时间都用到了你来我往的应酬上,孩子怎能得到想要的父爱? 随着孩子从婴儿开始一点点地长大,他的独立性和生活处理能力逐步加强,已不再满足于以往仅和妈妈的交往方式和生活圈子了。这时,爸爸就会成为他们重要的游戏伙伴,孩子会从中学到许多不同于妈妈的交往方式。如爸爸会更多地通过游戏和孩子交往,而一旦游戏结束,爸爸就很快地转移情绪,这对孩子来说感到十分新鲜,而且有利于孩子体会应该在什么时候克制自己过多的情感要求。另外,在和孩子进行游戏的过程中,爸爸不同于妈妈,总是一味地谦就和娇宠孩子,他们更多是以平等、平行的形式交往,这会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所以,为了孩子更健康的成长,爸爸们一定要从百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陪伴和教育自己的子女,千万不要因为过于忙碌而疏忽了对孩子的教养,更不能错误地认为“照料孩子与爸爸无关”。 父爱和母爱是有差别的。女性的柔情容易导致对孩子的溺爱,喜欢对孩子的一切包办替代,为孩子提供无限的温情和安稳、舒适。相比较而言,父亲则更能放手一些,能给孩子更多尝试和探索的机会。而且,爸爸喜欢和孩子玩那些刺激多变的游戏,这会使孩子更勇于接受挑战和冒险。这样的培养可以让孩子勇敢、有魄力和勇于承担责任。男性和女性的天然差异,使得父亲在很多问题上更趋于理性和宏观一些,而母亲则更趋于感性和微观一些。这样的差别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处世方式和判断能力。缺少父亲陪伴的孩子,理性教育偏弱,这样的孩子往往通晓是非、明白事理,但能力会相对较差一些。偏于理性的父亲会给孩子更多的权威感、纪律感和约束感。因此,父亲应创造机会,尽可能多地陪伴孩子,有意识地发挥自身的这些良性作用,用自己良好的言行为孩子做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