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行的礼仪教育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亲子·根基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2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对于孩子的礼仪,我认为自己教导得还算不错,从周围人的赞赏声中我能感受到,别人认为儿子是一个善良、有礼、体贴他人的人。可是,今年的美国之行却打破了我的“自以为是”。在美国的经历让我觉得,我带着孩子就像一个对礼仪未开化的人进入了一个文明社会一样,我们和美国的礼仪教育有着巨大的差距。

      最明显的表现是在公共场合的说话音量。逛商场的时候,我们常常被朋友提醒:“小声点。”这时我们才留意到,在美国,当地人买东西说话时都是小声的。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一个电器商店,一位白人孩子想买一个玩具,他是压低了嗓音在喊:“我要这个,我要这个!”可是,我们一家三口却像天生的大嗓门,虽经提醒能做到“小声说话”,可是说着说着,不知不觉嗓门又高起来了。我们自己也奇怪:咦,整个超市怎么好像只听见我们的声音?

      在美国,我们住的是一个接待家庭,每次一起出行回家,主人会走在前面掏出钥匙开门。当她把门打开后,在拔掉并收好钥匙的时候,儿子常常会挤到前面去,先进了家门。再看主人家的女儿,总是等着我们先进了家门再进去。还有一次,去一位朋友家里做客,他家桌子上有一个非常漂亮的铁皮盒子。好奇的儿子拿起来打开就往里看,朋友告诉他说:“Kennedy,你不可以这样,你要先问我‘可以打开吗?’我同意了你才能打开看。”然后朋友告诉我们:“在美国,没有经过允许,不可以随意动别人的东西。我们刚从中国来时也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也是经过别人多次提醒才慢慢养成这个习惯,因此,我们才会这样提醒Kennedy。”

      还有,我们参加一个美国旅行团,每次休息之后返回车中,常常会听见一声:“冲啊!”Kennedy和另外一位上海的小朋友快速地绕过一群爷爷奶奶,“捷足先登”。再看这些都可以称为是老人的人,他们谦让着,并搀扶照顾着腿脚不太好的同伴登上旅行大巴。类似的经历还有不少,虽然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却给了我强烈的冲击。作为妈妈和一个教育者,我在想,为什么我们自认为已经很彬彬有礼了,可是和别人比较,还是能发现有很大的差距呢?

      我想,虽然这之中有文化差异的原因,但是,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对于规则和礼仪,中国的家长包括我在内常常停留在讲道理层面上,缺少怎样做的指导,并忽视了很多细节。每次我开门之后,因为我要收钥匙,Kennedy总是有时间先进家门,即使姥姥姥爷随行,也是如此,因为老人们都没有他动作快。而在美国,我看到,当地的爸爸妈妈的教导很仔细,而且是随时教育。我们在一家白人家做客,他们家虽有5个孩子,却秩序井然,吃饭前,5个孩子排着队布置餐桌,吃饭时,他们让客人先入座,然后是家中的女士,最后是家中的男人们。他家的一个小朋友,两岁左右,吃饭时,在餐椅上和我们一起围坐在餐桌边,当妈妈给他盛好饭,将要放到他的餐椅托盘上时,妈妈对他说:“说‘谢谢’!”这个小家伙就重复:“谢谢!”说完,妈妈才把饭给他放下。其间,他需要餐巾纸,他的姐姐递给他一张,姐姐也同样说:“说‘谢谢’。”小弟弟又重复:“谢谢!”看了这样一幕,我想,通过这样一点一滴的随时教导,“感谢他人”很自然就会成为这个小朋友的一个习惯了。

      我觉得中国家长对于孩子礼仪的训练不够严格。比如,到别人家做客翻看东西这件事,我知道这是一个不好的行为,可是,在非常熟悉的朋友家遇见这样的事时,就会松一些,再加上朋友自己也不在意,就很容易把“必须经过允许才能动别人的东西”这个要求给忽略过去了。可是在美国,却能感受到父母对规则是非常严格的,不会时紧时松。我们做客的那家白人妈妈,她6岁的儿子从沙发上起来时,先是站在沙发上,然后跳着蹦下来。我看见她温和地牵着孩子的手,让孩子再次坐在沙发上,然后从沙发上轻轻溜下来。妈妈给了一个“Good”的赞赏和肯定。以前曾听说过,在美国,最受宠爱的是孩子和狗,但是,我发现,他们的这种宠爱并不是没有原则的溺爱,而是通过严格的训练以及对规则的尊重给他们一个充满安全感的自在氛围。

      还有一点,我看到的一个最重要的差距在于态度的差距。不少家长教导孩子守礼,常常是觉得,如果孩子做得不好,父母在公共场合或是在别人面前会很尴尬或没有面子。守礼和尊重是出于一种惧怕或不得不为之的反应。可是,在美国看到的却是基于对他人的主动尊重。因为别人可能不喜欢在公共场合被你的大声说话打扰,所以基于对他人需要的满足,我要小声说话。这样的态度让我想起一个故事:

      星期天,一个穿着破烂牛仔裤和黑条T恤的年轻人,对礼拜很好奇,就赤脚走进了一座漂亮的教堂。但他并没有注意到周围的人都穿得很正式:男士身着西装,女士身穿套裙。他不知道该坐在哪里,就径直走到前面,盘腿坐在台前的地板上。这时,一个上了年纪的招待员穿着一套体面的西装走过来,场面立刻变得凝重而沉寂。大家都担心招待员会斥责这个衣冠不整的男孩,并把这个失礼的不速之客赶出去。

      然而出乎大家意料的是,这个绅士招待员走到男孩身旁,脱掉鞋子,盘腿坐在了他身边。那天,许多人被这样的举动感动得泪流满面。这个招待员是真正的绅士,因为他对于那个不懂传统教会礼仪的人也表达了欢迎与接纳。

      当我读到这个故事时,我也同样被那位招待员的行为感动得泪流满面。招待员用他完全的体贴表达出他是一位真正令人尊敬的绅士。从美国回来之后,我们全家再度在晚饭后阅读这些内容。我作为一位妈妈,意识到自己在礼仪教育方面的失误时,这个故事让我找到了“礼仪的核心”,并再次校准了礼仪教育的方向标。

      原来,礼仪并不是基于担心说你没有教养,并不是基于担心没面子,而是一种尊重,出自内心的主动尊重。不但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我人格的尊重,就像那位招待员一样。中国向来以“礼仪之邦”自居,可是,近些来的社会现状却让人感受到“礼乐崩坏”的困局。我想,这种状况的改变,需要每位爸爸妈妈的主动反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