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啥不爱动脑筋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华家教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2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老师:

      您好!我的儿子淘淘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在学校里、游乐园里与小伙伴儿一起玩时,总是最活跃的那个。比如,玩搭城堡游戏总是搭得最好得那一个。可是为什么一回到家做作业就变懒了,一点也不爱动脑筋,一遇到点小困难,就说“不会”、“不知道”,总要天天守着他,次次提示他,才能顺利完成作业!有时候想出个问题考考他,他张口就说:“我不会!”唉!我的淘淘又不笨,为啥就是不爱动脑筋呢?

      淘淘妈妈

      淘淘妈妈:

      您好!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在与伙伴一起游戏的时候,往往能表现出很强的创造力。但是,一到写作业的时候,就对家长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不愿意自己动脑筋思考问题。

      那么如何去引导孩子养成在学习上和玩时一样爱动脑筋的好习惯呢?家长在探索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时,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帮助孩子发现学习的妙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孩子对学习的思考兴趣,家长首先应了解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有哪些,然后再对症下药。一般来说,孩子对学习兴趣小的原因有多个方面,比如:作业难度过大、形式重复、内容枯燥等等。家长可以将具有这些因素的学习任务与孩子紧密相关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孩子发现其中的妙趣。例如:将孩子最不容易理解的数学问题带到与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的活动中,与爸爸一起搭积木的游戏中,等等。这可以让孩子感觉到有趣的生活中处处是数学问题。这样,孩子在轻松的环境和实际应用中会慢慢产生对数学问题思考的兴趣。

      巧用游戏启发孩子动脑筋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就知道玩,一点也不务正业。其实,游戏是孩子接触和探索世界的比较直接而且有效的一种学习方式。特别是对于低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游戏不仅能使他们的身体得到舒展和放松,让他们感到快乐,更能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往往促使他们更自觉地开动脑筋。

      家长不妨就充分利用孩子爱玩游戏的特点,来培养孩子在学业上也爱动脑筋的好习惯。当孩子向您提出问题时,您可以根据孩子的已有经验,把这个问题设置到游戏情境中去,跟孩子一起来玩,边玩游戏边和孩子一起找到问题的答案。这不仅可以保护孩子对问题的好奇心,帮助孩子学会更多思考问题的方法,还能增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对于孩子的成长是相当有益的。

      在教孩子时,要“授之以渔”

      在孩子遇到困难或者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时,常常会向家长“求助”,这时很多家长往往为了图省事,会快速替孩子解决眼前的困难。于是,家长在孩子的心目中的形象就像“蜘蛛侠”一样,总能解燃眉之急。但是,这样一来,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会慢慢消减。

      所以,当孩子向家长请求救援的时候,家长一定要保护孩子思维的积极性。家长可以将这个问题进行层层分解,然后以递进的小问题反过来提问孩子,重点是启发孩子从哪些方面思考,如何思考,让孩子在思考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多倾听、多鼓励

      “每一个孩子都是科学家”。当孩子提问时,家长一定不可呵斥孩子:“你怎么这么多问题啊?该想的不想,这些奇奇怪怪的问题倒是一堆!”把孩子的积极性立刻堵了回去。

      家长懂得倾听会使得孩子越来越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倾听的过程中,家长可以试着用激励的语言去鼓励孩子。例如:你刚才发现的这个问题很好,你再仔细看一看,妈妈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有思考的价值,我们来共同研究一下……这样既鼓励了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又留给了孩子发挥的空间和余地,对于孩子形成爱动脑筋的习惯会很有帮助。

      巧用强化定律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一个好习惯的养成最少需要三个星期。孩子爱动脑筋的习惯从被动变为主动再上升为自动,这样的一个过程需要家长对孩子进行有效“训练”。

      比如孩子喜欢看动画片,家长便可以跟孩子约定:如果他不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完成作业时,家长就不允许他看动画片;如果孩子做到了,家长就遵守承诺,大方地允许孩子看动画片。这样看动画片的事情就强化了孩子自己独立完成作业的行为。

      简单地说,强化定律就是在好的行为上做“加法”,在不好的行为上做“减法”。这样,家长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就能逐渐养成爱动脑筋的好习惯了。

      请您跟孩子一起努力,坚持注意以上几点,相信孩子不爱动脑筋的习惯一定可以克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