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打孩子影响智力发育

作 者:
高乐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德育报(家庭教育周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2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国有句俗话“不打不成器”、“黄荆棍下出好人”,说的都是棍棒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小的时候不懂事,只有打屁股、挨棍子才能让他们长点记性。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打孩童屁股或是其他的体罚方式,会阻碍孩童智力发展。美国惩戒与家庭暴力专家对1510名2岁~9岁的儿童进行了4年的跟踪研究后发现,在806名2岁~4岁的儿童组中,未遭体罚过的儿童,智商的平均商数比经常挨打者高出5分。研究人员因此建议,在任何情况下,孩子都打不得。

      棍棒教育大都事与愿违

      家长打孩子的目的大多在于威慑孩子,警告其同样的错误不能再犯。打孩子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小一点的孩子就罚站罚跪不让吃饭,大一些了还要加上手打脚踹,家庭“冷暴力”(不理不睬)也成为一些家长对待犯错孩子的方法。在他们看来,孩子受到的惩罚越重,教训记得越牢,下次就不敢再犯错误。

      那么,孩子的感受又如何呢?有资料显示,40.3%的孩子是“不服气、内心抵制”,20.94%的孩子表示“没办法,只好忍受着”,只有21.8%的孩子感到“自责,努力改正”。更值得父母警觉的是,受到体罚后有14.8%的孩子“真想离开这个家和产生辍学念头”。从这一组数据透露,“棍棒”这一管教方式并没有发生积极作用和正向效果,也并非是一种正确的教育方式。

      长期的棍棒教育抑制孩子智力发育

      对于家长来说,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关系是非常必要的。专家建议家长在日常的教育中,应该多多激发孩子的兴趣,细心发现孩子的特长,在不同的年龄段,根据不同的发展规律给孩子引导,对症下药,切不可动辄体罚。家长应该相信,每一个孩子其实都是有遵守规则意愿的,所以家长要常给孩子鼓励,而不是一犯错就采取粗暴的责罚。尤其对于较幼小孩子的教育问题,更要花费心思,不要只图打骂教育省事。

      当孩子犯了错误,家长要对孩子的异常行为采取忽视、淡化的态度,不在孩子的错误上强化和追加。同时,家长还必须保持自己情绪的稳定性,教给孩子一些更高吸的认知技巧,给其正向的引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