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糖尿病应从儿童抓起

作 者:
张璘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健康世界

内容提要: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可能使人产生肾衰、失明、足部疾病等多种严重的并发症,世界卫生组织称之为21世纪的灾难。很多人都以为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其实不然,目前糖尿病已呈低龄化趋势发展,任何年龄段的儿童都有可能成为糖尿病患者。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2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天,一个10岁小男孩的妈妈哭着走进了我的诊室,“我的孩子才这么小,怎么就得了糖尿病?他也没有吃那么多甜东西啊。”

      相信不少糖尿病的患儿的父母都会有此疑问,孩子的糖尿病从何而来呢?

      糖尿病的来源

      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儿童糖尿病是1型糖尿病的常见发病对象。目前,随着肥胖儿童的比例增加,2型糖尿病也常发病于儿童。糖尿病具有遗传倾向,也就是说,糖尿病患者的亲属中发生糖尿病的概率比非糖尿病患者的亲属大的原因,是由于父母将患糖尿病的易感基因遗传给了子女。

      与1型糖尿病有关的发病因素

      自身免疫系统缺陷 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常存在一些异常的自身抗体,损伤人体胰腺中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遗传因素 1型糖尿病患者常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目前主要认为是由于该家族染色体上存在一些遗传缺陷所致。

      病毒感染 如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及引起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等,均可诱发1型糖尿病。

      总之,1型糖尿病是由于自身免疫、感染、遗传等因素,导致机体胰岛的β细胞彻底破坏,使机体唯一的降血糖激素——胰岛素绝对缺乏,引起患者血糖水平持续升高而发病。

      “糖宝宝”有哪些表现

      糖尿病患儿由于机体处于高血糖状态,常导致糖、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引起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及消瘦而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大多起病较急骤,常在几天内突然表现为明显多饮、多尿,每天饮水量和尿量可达几升之多,饮食也明显增加,但体重反而下降。若患儿年幼常常出现遗尿、消瘦应引起家长注意。婴幼儿患病者常因遗尿而被家长注意,多饮、多尿容易被忽视,有的甚至直到发生酮症酸中毒后才来就诊。发病诱因常由于感染、饮食不当而发病。

      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当发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如皮肤瘙痒、神经疼痛、多汗、腹胀、便秘、水肿、阳痿、月经失调等。1型糖尿病发病后上述症状更明显,且易并发酮症酸中毒,严重者可导致昏迷。随着病程的延长,还可以导致患者出现眼睛、肾脏、神经、血管及心脏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如果得不到及时合理的治疗,最终可导致双目失明、尿毒症、脑血管及心脏病变、下肢或足坏疽,甚至危及生命。糖尿病带来的危害,几乎都来自它的并发症,尤其是1型糖尿病,其并发症不仅发生率高,而且发生早、预后差。我们只有认识糖尿病,认识合并严重并发症的1型糖尿病,才能积极预防、尽早治疗。那么,什么是1型糖尿病呢?它是糖尿病的一个亚型,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或青少年糖尿病,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胰岛素分泌的绝对不足,致使患者常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期发病。1型糖尿病患者约占糖尿病总数的10%。

      如何诊断

      ●儿童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尤其是有1型糖尿病家族史的儿童),家长需引起警惕。

      ●儿童空腹静脉血糖≥7.0毫摩尔/升或进餐至少2小时后的随机静脉血糖≥11.1毫摩尔/升即可诊断为儿童糖尿病。

      ●1型糖尿病发病初期血清中可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化验这些自身抗体也有助于确诊。

      如何治疗

      给患者制定饮食和运动治疗计划,使其合理而有规律地生活。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手段及控制目标,这是1型糖尿病患者诊疗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胰岛素皮下注射。同时,在糖尿病专家的指导下,可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它模拟正常人的胰岛素分泌,减少了扎针的痛苦,是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

      防治糖尿病的三道防线

      ★预防糖尿病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降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引起的残废和早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