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送礼铺不出孩子成长的“阳关道”

作 者:
天凌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家庭生活指南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2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导言:

      在一个家长论坛上,有这样一项调查:你给孩子的老师送过礼吗?送礼的原因是什么?调查结果是,76%的家长送过礼,理由是“这已成为风气了。人家送了,你不送,怕对孩子不利”的占83%;“送了礼,老师的确关照孩子,孩子犯个小错也能得到宽容”的占58%;“孩子怕吃亏,吵着要送”的占47%;“送了礼,家长和老师处成了朋友,老师笑脸多,孩子爱学习了”的占40%;“送了礼,孩子想当班干部等小愿望都能如愿”的占32%。

      我们再来看看一个教师论坛上的调查:89%的老师认为收受购物卡、高档化妆品、星级酒店大餐礼券等“会让人心理压力大,不知以后怎样和送礼家长的孩子相处”;67%的老师认为收礼“破坏了单纯的师生关系,让自己在人格上矮下去,不好公正地管理学生”;58%的老师认为收礼是不得已,若“执意不收的话,会被人说成是太古板、太书生气”。

      看来,关于送礼,家长和老师想的并不一样,孩子和家长的想法也有出入,那么这礼该不该送,怎样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成才呢?我们来看看过来人怎么说。

      为让老师另眼相看而送礼,只会使孩子备受孤立和打击(郑爽,女,37岁,茶庄经理)

      我的侄女儿莹莹上高一时是踩线进的市重点中学。一开学,班主任李老师就宣布:成绩好的同学有挑座位的优先权,若成绩不好,只能往后排。莹莹着急了,因为按她的学习成绩,只能属于后者。期中考试成绩出来,莹莹排名倒数第十,不得不坐到了倒数第二排,这让视力不好的她更加自暴自弃。我哥嫂一商议,要改变这种现状,只有请李老师吃顿饭,送个红包了。莹莹一听没好气地说:“你们可别拿热脸贴人家冷屁股,我的事我自己解决。”最终,我哥嫂还是瞒着女儿宴请了李老师一家,并送了千元红包。没过两天,李老师就以莹莹视力不好为由,把她调回了第二排,并且在课上增加了对莹莹的提问次数,态度也和悦许多。

      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就在我哥嫂宴请完李老师一家送他们出门时,正好被莹莹班上一名同学的父母瞧见了。一时间,莹莹父母做的这件事就在班里传开了,原本和莹莹没啥过节的同学此时都想孤立她,还拿腔作调地学着李老师“表扬”她:“你们看,郑莹莹能歌善舞,在学校艺术节上为咱们班争下多少荣誉……这样的美女,就算扎个歪马尾也是情有可原的嘛……”气得郑莹莹要扑上去和他们拼命,幸亏被人拉住了。莹莹回家追问,我嫂子跺脚说:“我们还不是为你好……”莹莹听后大哭:“你们这是为我好吗?我都成了同学们冷嘲热讽的靶子了。我要转班!转班!”哥嫂进退两难:“刚送过礼,转了班,不是白送了?转班后,要是老师再为难你,怎么办?”莹莹深吸了一口气:“我保证转班后争口气,好好学习。你们就别再打着为我好的名义去溜须老师了,成不?将来我走上社会,顶头上司同样用那种眼光看待我、压制我,你们怎么办?还请客送礼求人家?你们照顾我一时,照顾不了我一世,还是让我自己去历练历练吧。”这番话不禁让哥嫂无言以对。

      送礼碰壁,反倒不利于改善孩子的“生存环境”(于可新,男,39岁,酒店大堂主管)

      现在的很多家长,有一点儿权势或财力就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我家姐夫就干过这事,并深信“进小门比进大门还重要”。他不但把儿子送进了市里首屈一指的重点学校,还托关系找到了主管教学的李副校长,如愿地把儿子分到了最好的七年级一班。李副校长给我姐夫打电话说:“一班的班主任卢老师是市学科带头人、多少年的优秀班主任,人很书生气。见你儿子分数不够要进实验班,她顶了好一阵子,我和几位副校长好不容易才说服了她。”我姐夫听出了“弦外之音”,马上给卢老师打电话,要请她吃饭、去度假山庄泡温泉,没想到卢老师一口回绝了:“彭威爸爸,别把社会上那一套用到师生关系上。从当老师的第一天起,我就给自己定下了规矩:不吃请、不收礼。请你不要破坏我的底线。讲老实话,我起先不收你家孩子,是因为他基础不牢,进来压力大。一班实行淘汰制,成绩不好,多半会被淘汰,反而会让孩子受打击。既然你们一定要试试,可以给孩子一个机会,但如果孩子拖班级平均分的后腿,还是得调班。”我姐夫深信不疑的那一套,在卢老师面前碰了壁,不禁有些悻悻然。

      彭威到了一班后,同学陆续知道了他是“条子生”,纷纷将讥讽的目光投过来。而卢老师,还多次在班会上强调,有钱买不来别人的尊重,惟有实力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如果学习成绩上不去,就算你进来了,也无法在一班站稳脚跟。每当这时,同学们都朝彭威的身上看,羞得他面红耳赤。

      彭威憋足劲儿想赶上去,可谈何容易,最后,由于神经绷得太紧,他竟然在出考场时瘫倒在地。我姐夫忙宽慰他:“急啥,考得再差,我也有办法让李副校长把你留在一班。”彭威恹恹地说:“我讨厌一班!爸,我一进那教室就浑身发冷,感觉别人都在耻笑我。你不知道我进了这个班后做了多少噩梦!”

      后来,彭威被调去了八班,学习压力一小,头脑变清醒了,自信心也得到了恢复。初二下学期,他竟然成了班里的学生干部,还是班上第一批新团员呢!

      都照顾等于没照顾,还是让孩子放下侥幸心理的好(蔡金萍,女,40岁,中学教师)

      每到节假日,我们这些当老师的最怕就是家长接二连三地打电话来说:“老师,有空出来聚聚吧。”我们都晓得,聚会吃饭还是小头,大头是家长还要送购物卡、名牌衣服、皮包和化妆品等等,谁都知道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家长如此舍得投资,说到底,不就是为了孩子有个额外照顾,或者当个班干部,或者送出去比赛,或者换个好学上进的同桌,或者让老师上课多提问开个“小灶”什么的,可送礼的家长多了,老师哪照顾得过来呀!所以我跟相熟的家长开玩笑说:“你也要照顾,他也要照顾,等于没照顾。如果你真是舍得花钱,倒不如聘请家庭教师,制订个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即使我们退一步,不把教师职业看得很神圣,当老师的总会在乎自己的业绩吧,成绩优异的学生、善解人意能与老师像朋友一样相处的孩子,不用家长送礼,老师也肯定会喜欢,所以与其送礼给老师,不如在家多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帮助他考得更优秀,教育他在为人处事上更懂得换位思考,那样老师更开心。在送礼这样的事情上放过老师,也是让孩子放下侥幸心理,真正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其实,有些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全可以竞选上班干部或拿到比赛预选资格、考上更好的学校,家长非要强求老师照顾,就像硬给孩子塞了一根拐棍,反倒影响他的走路,一旦抽掉了这根拐棍,就可能不会走或者走不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