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对“留守儿童”这样的新名词已经不再陌生,这些儿童(包括数量更大的青少年)大部分正值上学的年龄,这个阶段的心理成长状况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一生。很多专项的调查结果都不令人乐观,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孤独的“留守儿童” 通过调查,我们注意到,多数“留守儿童”都有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最突出的是孤独、忧郁和焦虑,有些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在人际交往和处理困难时束手无策,更有一部分孩子完全没有约束,放任自流,甚至误入歧途。 “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期,家庭生活的不完整使他们缺少心理上的关注和引导,他们与父母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其发展所需的心理环境被无意识地剥夺。有些孩子面对生理发育期的变化时也因为缺少启蒙而出现相应的心理焦虑等问题。 同时,“留守儿童”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长不能充分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很少关注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和兴趣。父母由于普遍存在“补偿心理”,更多的是在物质上充分满足孩子的要求,而较少给予孩子精神食粮(书籍及心理上的沟通等)。由于聚少离多,父母不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其不良行为习惯,很多父母都成了孩子成长的旁观者。 另外,大多数“留守儿童”都被寄养在祖辈或亲戚家里。这部分“家长”往往由于年纪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相对缺乏管理经验或有所顾虑,无法起到督促和指导以及管理的作用。很多孩子就在这种放纵的环境下,自然成长,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因为自控能力差而沾染不良习气,逃学、辍学、混迹网吧、游戏厅,甚至犯罪。 疏导与引导 既然“留守儿童”出现这些问题,怎样帮助“留守儿童”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利用集体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 教师和同学多关心这些留守儿童,学习上多帮助,生活中多关怀,让他们在集体生活中获得友谊和亲情,对集体有一种家的依赖感。同时,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提高其学习、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其健康发展。 2.对“留守儿童”进行个别教育 针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适当进行心理治疗,防止心理疾病,使其保持心理健康。教师要格外注意这些孩子,多了解他们所遇到的困难、思想状况,并在适当时进行思想沟通,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指出他身上存在的一些不良思想行为,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尊重、理解和接纳,从而解除心理上的防范,把自己内心世界的东西都说出来。 此外,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共性,更要注重了解学生的个性。通过一对一、面对面的接触,恰当处理学生的害羞、自卑、防卫心理带来的沟通障碍。 3.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留守儿童”唱主角 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教师从旁协助,提供建议,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宣泄情绪、探索解决所面临问题的办法。教师应避免说“我告诉你”之类的话,应用鼓励性、商量式的语气说话。 4.对“留守儿童”进行调节、适应能力的培养 这对他们非常重要,调节的重点是人的内心体验。教给他们学会调节自己的现状,就是正确对待自己的父母,理解父母为了他们的学习生活所付出的努力,化解他们的负面情绪。确立自己合适、正确的理想,保持轻松的精神状态,适应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保持与他人、与周围环境的健康关系,消除人际交往障碍,让“留守儿童”和同学们共同进步。 5.教师还要与临时家长多沟通 一方面便于了解学生的生活和想法,一方面也能够对家长起到一定的督促和指导作用,保证校内辅导和校外监督相结合、相一致,共同帮助孩子成长。 “留守儿童”问题并非只存在于农村,在城市里,因父母出外工作,类似农村“留守儿童”的现象也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地存在着。让我们全社会都来关心、爱护“留守儿童”,家庭、学校和社会各负其责,共同努力,使“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得到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