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一些中学校园里,“同性恋”现象客观地存在着。广州某中学心理教师熊老师说:“今年我做过辅导的‘同性情侣’就有三对。刚从广东省某名牌职业学校二年级退学的可乐今年刚满18岁,从初三到现在,她已经历了三次‘同性恋’。我们不禁要问:“现在的中学生怎么了?”专家称这一现象为中学生情境式“同性恋”,是指针对中学校园这一特定情境,中学生选择同性作为彼此爱恋、依托对象的倾向和行为,而非真的“同性恋”。 初中生更易产生同性依恋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的变革,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中学生“同性恋”事件已经成为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有多年学生工作经验的广州市某中学校长表示,同性依恋是初中阶段的普遍现象。如果两个女生特别要好,俩人潜意识都需要同性友谊,这比异性友谊更深。当她们大一点的时候,在这方面就会变得低调。 另外,很多中学生由于身处较为空虚、孤单的环境,渴望情感交流,就很容易将强烈的感情投向同性,这和初中恋爱原理一样。对于中学阶段同性交往过密,该校长认为,情感没有对错之分,这种同性依恋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老师和家长要引导这类学生在公众场合注意形象,不要引来严重误会,应该对这类学生从心理方面进行合理引导。 心理依赖不是真正的同性恋爱 在中学阶段出现同性交往过密的情况,一方面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比如小学升初中或初中升高中,造成孩子心理上的断乳;加上父母对孩子与异性交往的反对态度,使得青少年一时无所适从。另一方面是中学生处在特殊年龄段独有的心理变化期,他们心理处在半成熟区,对外部事物很好奇,喜欢去尝试。三是由于在中学阶段,男女社会角色基本建立,生理上发生显著变化,渴望恋爱,但往往在恋爱过程中受挫,又没人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对异性恋失去信心,转而倾向“同性恋”。“中学生的同性交往过密,这不是真正的同性恋爱,只是心理上的互相依赖。”一位中学心理教师说。“建议家长和老师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多一些青春期教育,帮助他们认清自己的社会角色;不要过分唠叨,更不要强制,否则将适得其反。” 中学生情景式“同性恋”成因分析 现在被认为有同性恋倾向举止的中学生,一方面是由于青春期的萌动,对爱情有朦胧的感觉。另一方面跟家庭环境有关,由于家长一味地强硬干涉、反对,严格要求孩子不能跟异性交往,使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学生改变性取向,这样既能满足他们生理、心理需要,又不被家长注意,从而让孩子进入一个不与异性交往的误区。同时,这种行为的产生还和社会因素密不可分。 生理因素 这一时期的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阶段,“性早熟”现象普遍存在,朦朦胧胧的性意识促使他们想通过各种途径来尝试和体验这种行为,然而过多的信息特别是头脑中所接触的不良信息的刺激,往往会使他们通过不健康的方式去寻求性满足。如中学生会积极模仿恋爱,一旦失败,很可能导致他们性取向变化,从而转移到同性间关系亲密的伙伴,自然同性伙伴就会成为他们体验性感觉的对象。 家庭因素 在中国,对于性教育,一般家长都不会和子女进行正面的交流,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把学习学好,其它的以后再说。有些家长坚决反对孩子与异性交友、学习、玩耍,因此孩子的圈子里从来没有异性的影子,也导致了孩子的成长与异性隔绝。夫妻关系也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有的父母关系不和,经常吵架,使孩子从心底慢慢萌生了对异性的反感。 社会因素 当今社会,同性恋、暴力倾向,特别是相关的影视作品、文学作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着中学生。这些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好奇心强,但是心理发育又尚未成熟,长期接受阳光式正面教育的他们,更容易对社会上一些负面东西产生浓厚的兴趣。 中学生“同性恋”有效的心理辅导策略 顺其自然 青少年时期是确定性取向的关键时期,是形成“同性恋”的活跃期。此时,学生也正处于第二心理断乳期,很叛逆,因此,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尽量减少善意的建议和经验式的说教,帮助孩子顺其自然的面对性取向。同时,有同性恋倾向的学生大多是非常隐蔽的,他们的生活看似非常平静,和大家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但其实,他们的内心非常压抑。他们是典型的“两面人”:一方面,要掩饰,通过这种掩饰让自己能“安全”、“正常”地生活;另一方面,他们又在偷偷地进行冒险,在可能的条件下向自己喜欢的同伴“表白”或做出一些“示爱”的行动。这让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焦虑。 面对同性恋性取向困扰的时候,青少年要顺其自然,不要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证明自己到底是不是“同性恋”。如果有已经对同性发生爱恋和依赖的行为,也要努力做到顺其自然的面对这个事实,不要去憎恨自己或憎恨对方;面对周围人际关系的时候,不要太在意别人的一言一行。 调节认知 青少年的社会阅历比较浅,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认知模式也比较单一,他们不能辩证地看待问题,特别对中学生“同性恋”求助者来说,他们的很多心理困扰多半是由于自我认知的偏差而导致的情绪困扰,所以通过有效的心理辅导改变他们的认知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