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化时代的中国少年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人之初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2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21世纪以来,整个中国已经进入一个“性化”的时代,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事物与性联系在一起,或者说,生活中“性”的色彩越来越显现。

      这样一种时代风尚,对我们的下一代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呢?主流的社会舆论认为这是“毒害青少年”,因此每每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可事实是不是这样呢?这就是本文所提出的问题。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笔者于2010年4月到9月随机抽样调查了全国14~17岁的总人口。该调查以城乡之别、人口规模与离婚率等国家统计数据为分层指标进行多层等概率抽样,总计调查了123个城市社区与37个农村的行政村。在每个地方,笔者都按照此地居住的14~17岁人口总名单进行等距抽样,再按照地理位置抽样法抽取流动人口中的14~17岁者,最终获得1593个有效样本,应答率为66.8%。

      近年来,有许多研究者调查过青少年的性问题,但是他们基本上都是在学校里调查正在上学的在校学生,而且往往并不是随机抽样的,更不是全国范围的。与此相对,笔者调查的创新意义在于:

      1.本次调查对全国14~17岁的总人口具有总体代表性,优于任何非随机抽样的或局部的调查。

      2.本次调查涵盖了全国各种少年的总体,而不仅仅是在校生。调查中包括失学辍学的8.4%、已经毕业的11.1%,总计占到19.5%;按照工作状况来看,不工作的占6.0%,正在工作的占10.3%,在种地的3.2%,这些少年都是以往的其他调查所缺失的。

      3.实现了最强的保密性。笔者在学校之外,采用同性别、一对一、在封闭空间中、使用笔记本电脑由被访者通过按键盘来独自完成问卷。这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有利于获得真实回答的方法。

      4.充分地贯彻了社会调查的伦理原则。在访谈开始之前就明确告知被访少年,笔者要询问性方面的问题,而且允许拒绝回答任何一个问题或者中途退出,也允许家长一起来,但是调查开始后家长必须退出访谈室。

      5.在电脑问卷中使用技术手段设置了测谎功能与回答条件的限定。

      上述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少年的顾虑,保证了最高的调查质量。也就是说,调查数据是科学的。

      少年性格的“老龄化”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上述情况反映出人们常常忽视的两大问题。

      首先,14~17岁的少年正是花样年华,应该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可是调查结果中,“乐天无忧”的少男只有1/5,少女则仅仅占1/6。这个年龄段也应该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时期,更应该是充满幻想与浪漫情怀的时期,但是在我们的少年中,敢于我行我素的、倾向于浪漫的居然都仅仅在1/10左右。究竟是什么把本应风华正茂的他们变成了满面愁云、战战兢兢、枯燥无味的“老年样的一代”?

      其次,笔者发现,少男们居然比少女更加倾向于“善感多思”与“言行谨慎”,而且同样地浪漫缺失,也就是说,少男们普遍具有“林黛玉化”的性格倾向。从社会性格多元化的发展角度来看,这并不是坏事,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可是在目前中国的社会现实中,各式各样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男性仍然被赋予“成家立业、养家糊口”的社会责任,那么少男这种怯懦的性格特征足以承担得起生活重担吗?也许,“男主内、女主外”的时代行将到来?

      少年与父母的关系

      在这方面,笔者首先惊讶地发现:实际存在着的单亲家庭与无父母家庭,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调查中与妈妈住在一起的少男占8.2%,少女占10.8%;与爸爸住在一起的少男是4.2%,少女是3.0%;父母都不和少年住在一起的在少男中是14.2%,在少女中是19.4%,这就是说,中国人视为理想状态的那种父母与孩子共同居住的情况其实并不那么多。反之,父母一方或者双方都没有与少年共同生活的,在少男中占到1/4还多(26.6%),在少女中则更是多达1/3(33.2%)。

      这种情况主要是中国人口流动造成的。越来越多的父母外出打拼,把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留在空荡荡的家里或者甩给祖父母来隔代抚养。这就给中国社会提出了一个严重的新问题:缺少父母之爱的下一代,在身心发育与社会成熟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样的新情况?他们究竟会更加独立自主还是会更加孤僻柔弱?中国的父母与整个社会又应该用什么来弥补这种缺失?

      笔者的第二个发现是:少年与父母的关系普遍是良好的。少男少女与妈妈的关系不太好或者很不好的非常少,只占2.9%到4.2%;与爸爸的关系不太好或者很不好的,少男中多一些,占12.6%,少女中则少到只占7.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