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丹是一名大学一年级的女生,她性格豪放,不拘小节。开学第一天,新生的全班见面会,她就迟到了。当看到同学们都已经开始游戏,只有自己形单影只,她一气之下跑出了教室,给大家留下了不好的第一印象。不久,又传出她与同宿舍的同学关系失和,遭到其他几个人排斥的消息。通过侧面了解室友,我们才发现原来丹丹有一些不良的习惯:不讲个人卫生,也不维护公共卫生;从来不做值日,随地吐痰,乱放杂物;未经他人允许,擅自动用他人物品;不按时归宿,影响他人休息等等。这一切招来室友的“炮轰”,丹丹和室友的关系发展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不得不调换宿舍。 这是笔者在工作中接触到的一个真实的案例,而且这样的大学生也并不少见。问题出在哪里呢?表面上看是他们不会与人交往沟通,自私自利,自理能力差,但追根溯源,究其本质,是他们从小在无拘无束、无规无矩的环境中自由地成长,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道德行为习惯所致。 早立规矩是为了儿童顺利社会化 新生儿不具备人的社会属性,被称为“自然人”,把“自然人”转化成“社会人”,就是培养他们学会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形成独立的人格,以适应社会的过程。早期对其订立规矩即是将这个过程具体化、规范化的一种方式。 儿童(通常指0~14岁)阶段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第一步。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父母运用权威和控制,以肯定、否定、赞赏或惩罚等强化方式规范儿童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礼”,所以立规矩不可少。 从儿童的道德发展来讲,6岁以前,他们对规则是高度认同的,对成人的权威性也是高度认可的。家长要充分利用这一时期,使孩子形成基本的行为规则。否则,孩子会呈现出成人所说的“无法无天、得寸进尺”的现象:他们吃完一个冰激凌还会要第二个,看完一个动画片还想看下一个;如果你和他们玩,他们就想无尽无休地玩下去;如果你让他们睡觉,他们却不肯躺下。 我们再来看丹丹这个个案。据了解,丹丹从小生活在农村,上有一个哥哥。家长忙于农活,无暇照顾她,丹丹被大她几岁的哥哥照看。哥哥也是孩子,孩子带孩子,哪会讲究什么规矩呢?比如粗野、粗俗的行为不可有;饭前便后要洗手;吃东西不霸道;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归自己所有,自己有权支配;从哪里拿的东西用过之后要归位;见人要打招呼;不可打扰别人,包括在公共场所伤害了他人要道歉等等,这些规矩没有人告诉她,以至于长大之后,丹丹连最基本的卫生习惯都没有,招来同学的鄙视,影响了人际关系。 从这些孩子的成长经历中,我们可以了解,如果基本的规则习惯没有在6岁以前形成,孩子就会显得“不懂事”,家长不得不继续教育或批评。但当孩子进入9岁以后,他们就会遇到更重要、更复杂的道德问题需要解决。到那个时候,如果家长再去反复强调这些基本的规则,孩子就会就这些规则的合理性、重要性提出质疑,导致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争吵,甚至终生难以形成这些基本规则。 而遵守规则的生活,保证了孩子在秩序中成长,让孩子们能自主判断是非善恶,自发地建立良好秩序与和谐的氛围,并且将规则内化。我们希望孩子能够成为一个有规矩但又不囿于规矩的人,这就要求家长教育孩子:既要守住自己的界限,又要尊重别人的界限。建立良好规矩的可贵之处便在于此。 遵守规矩是良好行为的开端 规矩在孩子“学习—发现”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立规矩在一开始必然是一种理性参与,需要意志去控制行为。在本案中,丹丹在家里说一不二,在学校我行我素,从不顾及他人的想法,这是因为她的父母始终对孩子百依百顺,对孩子的爱没有原则和界限,孩子自然养成了让所有人顺着自己的意思做事的习惯。一旦有人“违背”了这种套路,她必会拿出看家本领来捍卫自己的“惯性”,即使迁移到其它情境中,也会采用一如既往的行为模式,而这恰恰违背了社会的规范。由此可见,孩子缺乏判断能力,需要父母告诉他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以此来确定行为界限。 家长让孩子遵守每天按时睡觉,自己吃饭穿衣,饭前便后洗手,不抢伙伴玩具,吃东西不霸道,见人要打招呼等规矩,但当孩子出现骂人、说脏话的情况,并且在说教无效后,家长要给孩子相应的惩罚。以后孩子再有类似行为的时候,会想到成人的做法,甚至嘴里还会念叨“说脏话,妈妈揍”。形成了这样的条件反射,说明孩子已经明白这是一个不能逾越的规矩。这也是对于不良行为的矫正。 当然,这种条件反射经多次重复训练、反复强化,逐渐就形成自动化了的、自觉的行为方式,这就是习惯。立规矩就是为了培养好习惯,“是给予孩子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之在儿童身上固定起来;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不用借助于记忆,很容易、很自然地就发生作用了。” 此外,良好的习惯形成后,不仅体现在行为的可控上,更体现于心理的强大。一个在规则中成功建构了自我的孩子,拥有内在的力量。当这样的孩子面对冲突,可能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不主动伤害别人,同时具有明确告诉对方“不许伤害我”的勇气,在对方一再伤害自己的时候,敢于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