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功利的母亲,才会养育出热爱艺术的孩子。 现在,各种各样的特长班遍地开花,孩子们被塞进去学习各种各样的技能,他们的身影言说着每一个家长心中的望子成龙梦。 女儿6岁那年,我也不知不觉地加入到这个队伍当中。一路走来,在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我收获颇丰,与大家一起分享。 6岁开始音乐启蒙,不晚 2005年春天,我母亲带我6岁的女儿经过一家儿童活动中心,看到一些培训班正在招生,姥姥随口问女儿:“别的小朋友都在学本事,你不想学点什么吗?”6岁的女儿想都没想:“二胡!”姥姥是个认真的人,当即就给女儿报了名,姥爷也很高兴,马上给女儿买来了一把崭新的二胡。 我后来想,女儿之所以要学二胡,是因为她除了二胡以外,不知道还有其它乐器,那一刻她的脑子里想起的可能是姥爷卧室墙壁上挂着的那把走调的二胡,她从小把它当成玩具,伊伊呀呀地拉着玩。 我虽然读过一些早教方面的书籍,但心里并没有太把这个当回事。一方面是因为女儿生得比较弱小,我在她身体上投注了更多的心思;另一方面,我觉得学前教育毕竟简单,不必在这方面花费太多精力,所以女儿一直在一种纯自然的状态中成长着。母亲给女儿报二胡学习班这件事一下子提醒了我:我忽略了女儿的音乐教育!我暗暗责怪自己:孩子6岁多了,怎么从没想到开发她的音乐潜能呢? 报名和买琴简单,不简单的是要把这件事坚持下去。我和先生约定,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要尽可能地陪女儿一起学琴,我甚至萌生了与女儿一起学习二胡的想法。 女儿兴冲冲地开始了每周一次的二胡学习,我也开始查阅相关资料。这一看,我傻眼了:书上说,幼儿接受音乐启蒙的适宜年龄是4岁,人家莫扎特4岁就会作曲了!而我的女儿已经满6岁了,也就是说,我整整耽误了两年!我真是自责又懊恼。 但很快,我发现自己的认识太片面了。女儿的二胡课是8个孩子一个班,孩子们的年龄各不相同,小的四岁,大的七八岁,有一个已经上初中一年级了。由于孩子们的年龄相差太大,老师授课也很难掌握一个恰当的标准。几个星期后,那个四岁的小女孩就跟不上趟了,她的确太小了,甚至不能坚持半小时的坐姿训练,很快就退出了学习。我的女儿能够顺畅地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从持弓姿势、把位掌握和坐姿训练开始,一堂课不落地坚持了下来。 通过这段时间切身的观察和体验,我发现,书本上的理论并不适用于所有孩子,莫扎特毕竟是罕见的音乐天才,不具看典型性和代表性,女儿6岁开始学琴也许正是时候。 音乐,让我和女儿一起成长 学琴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最初的音阶练习和坐姿持弓训练太枯燥了,像大多数初学的小孩一样,女儿只愿意拉曲子,不愿意练基本功。可是基本功是打底子的工程,如果底子不牢,越往上就越吃力。作为“陪读生”,我认真做好课堂笔记,回到家再用女儿能够理解的语言讲给她听,我还找来著名二胡演奏家的讲课光盘放给她看。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女儿很快度过了“呕哑啁哳难为听”的初始关口,旋律出来了,二胡就显出了它的趣味性。女儿听到自己拉出的《八月桂花遍地开》、《田园春色》和《小花鼓》时,几乎不敢相信琴音是出自自己之手,兴奋的小脸蛋上写满了疑惑。我们马上给予了热情洋溢的肯定和鼓励,这下她的兴致更高了。渐渐地,更多耳熟能详的旋律萦绕在我们周围,全家初尝音乐甜果。 有了对二胡的基本了解之后,我果断地给女儿换了一把好琴,因为好琴能够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音准和音色观念,这个钱要花得大方。 女儿很快从8个孩子中脱颖而出,被老师选中参加了元旦晚会的表演。看到小小的女儿在台上有模有样地拉着旋律欢快的《打黄羊调》,我开心地笑了。 作为民族音乐的代表性乐器,二胡以它独特的音色和气质打动了我们,也让我开始真正领略到民乐的魅力。仿佛天意,我感谢女儿的选择,与华丽辉煌的西方音乐相比,我内心深处觉得民乐更符合传统中国人的内敛气质。 陪女儿学习二胡的过程教会了我许多,我意识到,幼儿教育是一个充满弹性的阶段,没有必要操之过急,要遵循生命发展的客观规律,学会欣赏生命之初的美丽。 女儿在享受音乐 经常看到有些家长动不动为了学琴打骂孩子,也从媒体上看到一些孩子被逼学琴的负面报道,这样做,孩子只能把音乐当成苦差事,甚至仇视音乐,更有甚者还酿出了家庭悲剧,这就完全悖离了学习音乐的初衷。我提醒自己一定要端正态度,抛弃庸俗的功利心,还原音乐的本来面目,把音乐放到一个家常的、亲切的,朋友的位置上,让女儿始终在一种轻松的心态中练习,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在陪她练琴的时候总以鼓励为主,很少急躁地批评与训斥。 这时,我们遇到了一位要终生感谢的老师,他发现了女儿身上潜藏的音乐天赋,果断地停止了女儿的大课,调整为一对一、手把手的教学方式。他纠正了女儿大课学习中老师忽略了的指法细节和持弓缺点,把女儿的二胡学习带入到正规。音乐毕竟是一门艺术,那些优美动人的旋律后面都有精妙的理论支撑,这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把深奥的乐理知识通过浅近的教学方式体现出来,落实到每一堂二胡课、每一首二胡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