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

作 者:
吴欣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大众心理学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2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健康不仅是指身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的健康。拥有健康的心理,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认知、情感、意志、自我意识都在迅速发展,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暂时的心理障碍若得不到及时排解,便会产生不良的反应,影响以后心理健康发展。

      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分析

      中学阶段是容易滋生心理异常的温床期。暂时性的心理障碍得不到及时排除,便会产生不良反应,从而影响以后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会酿成日后难以挽回的心理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新定义是:“健康不仅是疾病或虚弱的消除,而且是身体、精神(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因此,中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脆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不稳定,难于应对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还会出现自伤或伤他人现象。我们可以把以上各种表现归类为以下问题:

      (一)学习类问题

      学习是中学生的主要任务之一,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习压力大

      学校课业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导致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率下降、思维迟缓等。

      2、厌学

      不少学习差的学生,由于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家长的打骂,总是担心成绩,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影响睡眠。此外,有些中学生由于成绩差,听课效率低,造成恶性循环,出现了厌学情绪。

      3、考试焦虑

      每逢考试尤其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个别同学会出现手脚出汗,甚至大脑一片空白等焦虑现象,严重影响学习。

      (二)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中学生常见的人际关系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教师的关系

      主要存在有些教师对学生不理解、不信任或过多干涉学生的业余和正常交往,从而引起学生的困惑和烦恼,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有些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压抑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

      2、同学间的关系

      中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有时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又不知该如何去做。

      3、亲子关系

      在温馨和睦家庭氛围中的学生心理一般来说比较健康。如果因父母离异、家庭关系不和等原因,缺少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也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造成孩子孤僻、专横的性格,导致心理行为偏差。

      (三)青春期心理问题

      由于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这一阶段人的第二性征渐渐发育,性意识也慢慢成熟。此时情绪较为敏感、易冲动、对异性充满了好奇、向往,当然也会伴随着出现许多情感困惑的烦恼等等。常见问题主要有:

      1、青春期闭锁心理

      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中学生若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会封闭与外界的心理交流,出现这种情况时,家长和老师要充分注意。

      2、情绪情感激荡、外露而又内隐

      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会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外露、有时内隐,一个微笑可以使他们情绪飞扬,彻夜兴奋。然而他们内心激动、高兴或苦恼,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静。有时他们有秘密想与别人倾诉,可有时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语,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解决,便会产生压抑心理,出现焦虑或抑郁。

      3、朦胧的异性关系

      中学生尚未成年,中学时代,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中学生由于受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他们的性心理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所以自认为认真的、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出现了,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要引起老师和家长的注意。

      (四)挫折适应问题

      中学生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中学生们的反应方式主要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消极的挫折反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会以习惯化的反应方式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心理健康教育仅靠学校是不够的,家长要与老师合作,对孩子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疏导,注意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