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青春期烦恼和平共处

作 者:
舒馨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家庭教育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2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烦恼1:青春痘

      谁的青春没有痘?据调查,人群中约有80%~90%的人在一生中都会遭遇这个小烦恼。当然,痘痘会影响面容美观,治疗不当还可能遗留疤痕,所以令许多青少年为此苦恼。

      原因分析 对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来说,体内波澜起伏的荷尔蒙变化过程中,雄性激素分泌增多或是相对增高,会刺激皮脂腺肥大增生,分泌油脂量增多,堵塞毛孔,容易引起皮肤的慢性毛孔炎症。此外,压力导致的紧张、焦虑等神经精神因素也是父母不应忽视的,还有饮食过于辛辣、便秘、睡眠不足等个人行为因素;药物、化妆品及皮肤护理因素等也需要注意。

      不当做法 挤压痘痘。人的面部有大量的面静脉分布,面静脉又与颅内海绵窦相通。因此,面部尤其是鼻根至两口角所围成的三角区部位,如果错误挤压会使细菌很容易进入颅内,导致颅内感染。另外,由于挤压工具不卫生,反而会加重青春痘甚至引发新的感染性疾病。

      应对方法

      1.如果痘痘皮疹较少,炎症较轻,可不予治疗,待其自然消退。如果皮疹较多,炎症较重,家长要带孩子去医院皮肤科进行积极治疗。

      2.痘痘病因复杂,不主张自己随意用药。

      3.平时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不吸烟、不喝酒、不喝浓咖啡和浓茶;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当然,别忘了提醒孩子注意做好面部的清洁,特别是男孩子,要用温和的洗面奶一天洗脸2~3次,特别是体育锻炼之后,更要及时清洁皮肤。

      4.精神心理因素很重要,多和孩子交流他们生活学习上的压力与烦恼,帮助他们合理应对,鼓励孩子乐观自信、悦纳自我也是“战痘”的重要一环呢!

      烦恼2:痛经

      作为青春期发育的一个标志,月经的来潮让一个女孩开始意识到自己身体里女性机能的启动,但是痛经的发生却让不少女孩担忧和害怕。一个月的那几天与“腹痛”相伴,甚至不得不请假或取消原来的计划和安排,确实令人不安。

      原因分析 青春期少女的痛经多属于功能性痛经,此种痛经在正常分娩后疼痛多可缓解或消失。还有极少部分是由于骨盆腔发炎、子宫内膜异位症或生殖器长肿瘤而造成。医学界普遍认为,功能性痛经与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比如女孩对月经没有正确认识,不了解月经所代表的意义,或是从长辈那儿听说月经所带来的不便和痛苦,于是从心里排斥月经而引发经痛。

      不当做法 母亲把月经看做是一种“麻烦”,并把这种观念传递给女儿;经期吃生冷刺激性食物或是从事剧烈体育运动。

      应对方法

      1.及时正确的性教育,把月经视为正常生理现象,从内心里接纳它为自己的好朋友。月经是“好朋友”来了,而不是身上“糟糕”了。

      2.如果经痛剧烈,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止痛药。

      3.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防止受寒,注意经期卫生。

      烦恼3:饮食障碍

      有时嚷嚷着要节食减肥,有时又不顾食量大量进食,或是在暴饮暴食后再吐出来,孩子不再像小时候那么乖乖地听凭父母的安排,这让爸妈们焦虑不安。

      原因分析 饮食障碍起病多在青春期,因为这个年龄的个体开始找寻自我,他们受到各种矛盾的冲击,被一系列心理问题所困惑,因而更容易借助控制饮食行为来达到对自我和与自我相关的关系的控制。当然,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会因为减肥而出现神经性厌食症,对自我的认知才是导致饮食障碍的最终原因。通常他们对自己体形有太过于苛刻的要求,内心自卑、不接纳自己。

      不当做法 滥用减肥药或是泻药,间歇性禁食,发作性暴食,之后再催吐,试图抵消之前的热量摄入。

      应对方法

      1.人们通常对神经性饮食障碍会采用心理和药物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父母要及时发现并意识到孩子需要你的帮助,多和孩子探讨同伴交往、时尚潮流以及学业压力等话题,在沟通中让孩子释放不良情绪,必要时要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2.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烦恼4:情绪失控

      很好的朋友争执起来却口不择言;和父母因为琐事争吵就大发脾气,甚至离家出走;兴奋时热情似火,沮丧时又万念俱灰……在父母眼里,曾经乖顺的孩子突然变得陌生了。

      原因分析 由于孩子生理加速发展而造成的对身心发展现状的不适应和不平衡,他们在缺乏准备的条件下,面对许多矛盾和困惑,常常让他们处在焦虑的情绪背景中,这时遇到不满和不平之事,容易出现突发式的情绪失控。

      不当做法 高压抵制。孩子在这个阶段形成“成人感”,他们要求具有和大人相当的决策权力,反抗在家里的从属地位,更反对家长权威式的干涉。如果大人对孩子能力、态度和表现缺乏信任或者给予过低的评价,以及对孩子行为动机盲目怀疑,都会导致孩子反感而产生逆反心理。

      应对方法

      1.不能对孩子过分溺爱、百依百顺,这会让孩子的需求无限膨胀,对别人的批评和指责更加敏感。

      2.在孩子情绪平稳后进行交流,取得理解,并试着转换角色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

      3.帮助孩子找到其他情绪宣泄的好方式,比如唱歌、听音乐、阅读、锻炼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