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的生理课作业 女儿14岁,在西雅图念初三。一天她忽然很严肃地跟我说:妈妈,有件事我想和你谈谈。 原来是老师布置的生理课作业。有三个项目,可以任选其一,她选了带模拟婴儿的项目,想征求我的同意。她解释说模拟婴儿就是配上电子功能的假婴儿,基本具有真婴儿的功能。这个项目要求把小孩带回家照看一天,看看女儿快与我齐头的个子,又想想家中已经十几年没有小婴儿了,我很兴奋地答应了她。 第二天,我刚刚下班回家,女儿又给了我两张纸,让我阅读后签字。上面是模拟婴儿的重要性及价值的说明,让家长签字保证不损坏,如有任何损坏,我们要赔偿500美元。啧啧,这假孩子还真不便宜,真有点签字领养婴儿的味道了。 女儿一边等我签字,一边告诉我:“我已经在老师那儿排好了领婴儿回家的日子,是下周二。” 下周二不行,我马上告诉她:“下周三,你要代表学校参加一个统考,小婴儿应该安排在周四或者周五带回家。” 女儿不太高兴地看着我,“妈,有那么严重吗,不就是一个模拟婴儿吗?” 这可是具有真婴儿功能的高级品呢,我一脸严肃,带一个小婴儿有多麻烦妈妈最清楚,你别到时带了“孩子”回家才后悔。 最后的日子终于定下来了,是周五。女儿告诉我,老师给小婴儿定了时,会在她放学回家后“活过来”。 聚会泡汤了 到了周四,我忽然想起,糟了,只顾考虑学校的活动,忘了这个周末是春节,周五晚上我们全家应该参加一个派对。于是我小心翼翼地问女儿:“明天有一个派对在凯文家,你是不是可以带小婴儿去?”她头也不抬地说:“到时再说。” 看来女儿还是没把这“孩子”当回事。 周五下班回家一进屋,就看见女儿正笨手笨脚地抱着一个三个月大小的婴儿,她的脚边还放着一个婴儿提篮,地上有一块尿布,一个奶瓶,旁边居然还扔着一个妈妈包,哇!一切都跟真的一样。 我马上问她,“已经活过来了?”女儿苦着脸告诉我,由于她背着书包,加上拿婴儿提篮和妈妈包,不小心在自己家门口摔了一跤,可能把小婴儿摔疼了,她提前苏醒了。从不到3点开始,大哭大闹了半个多小时。而到目前为止,她已经把喂奶、拍嗝、换尿布等各种事项都干了一遍。她正跟我说着话,小婴儿忽然安静下来。 女儿松了一口气,轻轻把小婴儿放到提篮中,然后马上在一张纸上做记录。这也是作业的一部分,老师要凭她的记录再参照原始程序给她打分。 我趁机商量晚上派对的事,“你的好朋友珊珊和艾米她们都会去,她们会非常高兴帮你带这个小婴儿。”偷懒的主意立刻就被女儿严肃否决,“喔,妈妈,你知道这个项目要算生理课40%的成绩,而且小婴儿的头可以转,如果转了360°它就宣告死亡。我决定自己在家看着。” 它哭个不停 我们正讲着话,小婴儿又开始吭叽起来。女儿不得不又把她抱起来。 “妈妈,它为什么还在哭啊?我已经把该做的都做了啊。”她沮丧不已。我拿过老师给的婴儿活动表一看,呵,还真全,各项活动全列了:吃奶、拍嗝、换尿布、睡觉、大哭大闹,还有一项“小声吭叽(fussy)”及意外事件等。 我告诉女儿这是fussy,一般小孩不舒服时会这样,就是磨人呢,慢慢晃她吧。 也许撇开女儿那张愁眉苦脸,这其实是张挺美的“小妈妈抱着宝贝轻轻摇晃”图。晃了十几分钟,小婴儿还是小声吭叽,女儿放下婴儿使劲揪头发,“妈妈,我快受不了了。” 可我无能为力,这是她的作业。她照着列表,把吃奶等各项动作又重复一遍,还是不管用。看着疲倦的女儿,我建议干脆把她放回小睡篮中,看她怎么样。没想到,不到两分钟,小婴儿就忽然开始提高音量大哭起来。 我和女儿吓了一跳,“呀!不好,这小孩身上有探测器,赶快抱起来!” 谁的孩子谁最操心 我和先生独自去参加派对。但一直念着女儿和她的小宝贝,吃饭交谈时总是心神不定。半夜回家,一开门就见女儿的房间灯火通明。进去一看,哇!小婴儿的战场已经从客厅转移到这儿了。 “感觉怎么样?”我问还在抱着小婴儿有气无力摇晃的女儿。 “糟糕极了”。她皮笑肉不笑地回答我。 不小心又摔了它一次,所以哭闹了很久,而且在这几小时之内,各种需求动作又都重复了两遍。“妈妈,我从来不知道带孩子竟然这么累。” 母女齐上阵,我们又忙碌了半个小时才哄得小婴儿“入睡”。接下来你也快点睡吧,我对女儿说:“你要知道,这可是个才三个月大的宝贝,它随时会在夜里醒来折腾你的。” 一觉醒来已经是早上6点,星子里静悄悄的。我轻手轻脚地去了女儿的房间,房间里像被台风光顾过一样。小婴儿胡乱扔在睡篮里,尿布也不在身上,女儿在呼呼大睡。我看了看小婴儿的活动记录,一直闹到早上5点。 咦?我自己先就奇怪了,小婴儿后半夜闹,我怎么一点儿也不知道?我的两个女儿小时候闹夜,我总是最警醒。看来谁的孩子就该归谁照顾,谁的孩子也就牵谁的心! 等女儿醒来已是中午。 “妈妈,我真为这门课感动了。”我没想到她第一句话竟然是这样。“妈妈,我真不知道养一个小婴儿这么难,我小时候也这么多事儿吗?”我赶快说:“噢,你是一个好孩子,只有在生病时才会这么闹。”看着女儿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我对老美教育孩子的方式真是服了。这真叫,不养儿也知父母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