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经典实验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个镇小学的校园里,来了一个陌生的中年男子。他给每个人都发了一粒包装精美的糖果,并告诉他们:这糖果属于你,你可以随时吃掉,但如果谁能坚持等我回来以后再吃,那就会得到两粒同样的糖果作为奖励。说完,他离开了这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这颗糖果对孩子们的诱惑力也越来越大,有一个孩子剥掉了糖纸,把糖放进嘴里并发出“啧啧”的声音。其他的一些孩子也纷纷剥开了糖纸,但仍有一些孩子在千方百计地控制着自己。在等待那位叔叔的期间,孩子们的表现千奇百怪,有的用手盖住眼睛,转过身,故意不去看桌上的盘子,有的不安地踢桌子,或拉扯自己的小辫子。当40分钟后那个陌生的叔叔回来时,那些忍受住诱惑的孩子得到了应有的奖励。 这个陌生人就是著名的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后来他跟踪这些能够忍受糖果诱惑的孩子整整14年。他发现,能够忍受诱惑的孩子,他们的数学、语文的成绩要比那些熬不住的学生平均高出20分。而在参加工作后,忍受诱惑的那些孩子也不容易在困难面前低头,总是能走出困境获得成功。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延迟满足”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锻炼孩子的意志力,增强他们的自我控制力以及更好地面对困难、挫折、诱惑,能够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成长。那什么是延迟满足呢?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忍耐”,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 父母要有两个意识 在当今的社会,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一方面,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代人围绕着一个孩子,每个孩子在家中都是核心,是家里的“小皇帝”,真可谓有求必应。另一方面,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却屡屡碰壁,各种性格、心理、行为上的问题层出不穷,让家长伤透了脑筋,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是孩子在家长的溺爱下缺少一种性格中的韧性和自我控制力。就像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对已为父母的人说的那样:“你知道用什么办法准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因为有种种满足他欲望的便利条件,所以其欲望将无止境地增加。结果迟早有一天因为无能为力而表示拒绝,但是由于他平素没有受到过你的拒绝,突然碰了这个钉子,将比得不到他所希望的东西还感到痛苦。” 所以,父母在生活中就要适当地拒绝孩子的及时需求,给孩子“延迟满足”。父母要在生活中对孩子进行延迟满足,我觉得要注意两点: 1、时时有“延迟满足”的意识 作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时时树立“延迟满足”的意识。时时有“延迟满足”的意识,并不是时时把“延迟满足”悬在自己的头上而增加心理负担,只是要求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有“延迟满足”的意识,不能够图孩子一时之快,要从长远处为孩子的成长着想,培养他们的意志力,为今后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品质基础。 印度有一句格言: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延迟满足”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在父母长时期、有目的的“延迟满足”之后,潜移默化中,孩子就会把它内化为自身的一种素质和能力。所以,父母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要能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不能看到孩子受一点苦受一点委屈就放弃。孩子能自然的“延迟满足”,将来他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风雨困难,总会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2、处处有“延迟满足”的意识 处处有“延迟满足”的意识,是要求父母紧紧抓住生活中吃、喝、玩等各个细节,把握住可以进行“延迟满足”的教育机会,积极开展“延迟满足”教育,及时给孩子锻炼自我控制力的机会。 例如,孩子在睡觉前想吃饼干。有的家长蛮横地拒绝孩子的要求,有的家长会和孩子讲道理,说明睡觉前吃饼干的害处,也有的家长就会抓住这个机会让孩子进行选择,今天晚上吃只能吃一块,如果明天上午吃则可以吃三块甚至五块,及时进行“延迟满足”教育。为了不让孩子睡前吃饼干而处处留心的家长就会抓住细节,锻炼孩子控制自己欲望的能力。 父母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策略 为了更好地发挥“延迟满足”在孩子成长中的促进作用,父母在“延迟满足”时还可以选择这几种策略: 一、“延迟满足”的时间从短到长 家长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出延迟最短的时间。如果你的孩子一直都是及时满足,那么你不妨从一分钟做起。孩子想让你帮忙做一件事情(洗苹果),你可以先应声,或者说自己正在忙,一分钟后帮他洗。如果你的孩子适应了这个时间,以后就慢慢往后调整延迟时间。下次你的孩子有需求的时候,就可以延迟2分钟…… 二、孩子“延迟满足”的事件的情感由弱到强 在日常生活动中,孩子对待不同的事物的喜爱程度是不一样的。越是喜爱程度高的,越是想尽快地拥有它;对喜爱程度低的,拥有欲就不会那么的强烈。对孩子“延迟满足”训练可以从他喜爱程度低的事物开始。对于孩子喜爱程度低的,“延迟满足”的时间稍微长一点;对于喜爱程度高的,“延迟满足”的时间就稍微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