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移动社会理论构建与城市地理研究

作者简介:
甄峰(1973- ),男,博士,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城市地理与区域规划,E-mail:zhenfeng@nju.edu.cn(南京210093);翟青、陈刚,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210093);沈丽珍,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南京210093)。

原文出处:
地理研究

内容提要:

以信息技术进步为核心的信息革命已经成为推动国家、区域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及其快速转型的重要动力,并持久、深刻地冲击和改变着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社会经济及其空间结构形成的固有认识。当前,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及其应用,与高速铁路的加快建设、城市区域化的加速和智慧城市的建设一起,正将世界带入一个全新的移动信息时代。由于时间和空间概念的重新定义,全新时空观的出现,使得以空间问题为核心内容的城市地理学面临着根本性的变革。在移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范式、方法和内容都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的理论框架已逐渐不能满足当前研究的需要。本文重点分析了移动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地理空间与网络信息空间的变化,提出了基于移动信息技术的移动社会理论框架。进而对移动信息时代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重点进行了探讨,希望运用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更好地服务于移动信息时代的城市与区域的发展、规划与管治。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2 年 04 期

字号:

      文章编号:1000-0585(2012)02-0197-10

      修订日期:2011-12-29

      1 引言

      信息革命是指导致信息加工和传输成本剧降的计算机、通讯和软件等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1],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与技术的变化[2]。从19世纪40年代的第一台笨重的ENIAC计算机到之后的IBM PC个人计算机,再到便携式笔记本电脑和当前正在快速流行的平板电脑、iPhone智能手机,从固定信息技术到当前的移动信息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促使人类活动——移动模式正在发生重要的变化,并带动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交联系和人类的空间组织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人地关系与地域空间结构变化,包括格局、过程与机制,而技术进步对地域空间的影响一直是地理学家和其他社会学家研究关注的重点。近些年来,有关城市网络信息空间的地理学研究也不断涌现,主要集中在:(1)地理空间与网络空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新的空间形态研究[3~9];(2)互联网城市与城市体系变化研究[10~13];(3)城市空间与出行研究[14~17]。近十年来,西方的城市地理学家又开始从行为地理、时间地理等角度对信息技术的个人行为时空变化进行研究[18~22]。

      虽然西方对信息革命与城市地理学研究已经有了近30年历史,但是这个议题在国内外仍然是一个前沿学术研究领域。而且,受制于数据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已有的研究成果还远远落后于城市地理实体空间的研究。在众多研究文献中,Castells的流空间理论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4],它对于我们理解网络信息空间与地理实体空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但是,关于移动信息技术的地理学研究论文较为少见。国内还基本处于空白,国外学术界也主要集中在移动电话的影响方面,尤其是关于社会尺度,包括社会网络、社会文化心理、政治、教育、经济等,如移动电话渗透率、移动电话产业发展等方面[23~26]。而对其他一些新兴移动信息技术的空间研究尚处在比较薄弱的阶段。

      移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信息技术创新的主要领域和互联网用户增长的主要动力。以电脑为终端的互联网,以手机和无线信息机等为终端的移动互联网、通信网、广电网开始走向融合,即“三网合一”,推动信息技术应用进入了新阶段。同时,高速铁路的加快建设、城市区域化的加速和智慧城市的建设,与移动通信技术一起,正将我们快速带入一个全新的基于移动信息技术的“流空间”时代。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城市地域空间组织及其变化规律,在移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城市地理学研究面临着研究范式的转型和方法与内容上的革新,传统的理论框架已逐渐不适应当前的研究,迫切需要理论扩展、更新。因此,对移动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城市地理学进行前瞻性分析与思考显得非常重要。移动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城市地理学发展变化既是学术前沿,更是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创新和转型的现实需求,需要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从理论上讲,该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已有的城市地理学研究体系,构建移动信息时代的城市地理学研究框架,实践方面对城市空间规划与管治也将发挥积极的指导与借鉴作用。

      2 移动社会的理论构建:从信息时代到移动信息时代

      移动信息技术正加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居住、工作与休闲方式,移动政务和移动商务的发展,空间流动性加强,促使了远程工作、远程通勤等的产生,一个全新的移动社会发展开始出现并迅速形成。

      2.1 移动社会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

      1973年,丹尼尔·贝尔提出了后工业社会的概念,强调了以科学为基础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和新工业中心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在西方社会的加速应用,学者们提出了信息社会、知识社会等概念去解释或者描述当时的社会形态。Martin认为:信息社会是一个生活质量、社会变化和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社会[27]。Castells提出了基于信息技术的流空间概念[3],之后Castells又区分了流空间和场所空间,将流空间从纯粹的虚拟技术空间扩展到地理空间与社会网络尺度[4]。毫无疑问,尽管西方学者们也认识到了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网络的作用,但还是更多地强调基于固定信息技术所形成的新的网络社会形态。而如今,移动技术及其应用已经成为信息通讯技术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移动通信、移动计算、RFID(射频标签)、传感器等技术所带来的新的发展模式正在带来社会形态和组织形态的深刻变革,一场移动社会革命已经出现。

      关于移动城市,瑞典很早就推出了这一概念并建立了园区,针对一些群体提供了很多移动信息服务。德国的Bremen围绕移动城市,计划集科研、发展、测试与市场于一身,将城市建设成为一个科研重地。如今,中国移动网络飞速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也非常重视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计划全面推进3G技术的普及和4G技术的逐步商用。随着政府、企业与民众之间的互动加强,建设移动社会已经具备基础。2008年年底,IBM提出了“智慧的城市在中国突破”战略,并与十多个省市签署了“智慧城市”共建协议。

      2.2 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移动社会结构

      无线通讯、GPS、无线射频、物联网等技术的结合所带来的从有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的重大进步,以及高速铁路的普及,带来了地理空间的剧烈转型。之前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字城市框架正向一个融技术、经济、社会、空间于一体的智慧城市演变,全新的城市移动社会正在迅速出现(图1)。相对于工业化城市而言,智慧城市是一个全新的城市形态,也是信息城市的高级形态。本文将其理解为一个包括制度、技术、经济和社会四个层次的新的城市框架体系。其中,制度是统一的、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系列道德、法律、规章等的总和,是智慧城市运行的重要保障;技术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支撑,由移动信息技术和高速交通技术所构建的流空间是其核心,保证了各种社会经济及公共服务活动的进行。经济活动促使智慧城市更加高效,而以人为本的社会网络及公共服务体系则是智慧城市的本质所在。四个层次相互作用、紧密关联,共同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城市空间形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