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本在地方性形成中的作用

——对近年文化地理学核心刊物中相关文章的梳理

作 者:

作者简介:
唐顺英(1977- ),女,山东潍坊人,博士研究生,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社会文化地理研究,E-mail:tangshunying2010@126.com(山东 曲阜 273165);周尚意,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E-mail:twizsy@163.com(北京100875)。

原文出处:
地理科学

内容提要:

新文化地理学是英国一批文化地理学者在1980年代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它与传统文化地理学有所不同,区别之一在于是否关注电影、文学作品、绘画等文本所再现的地方性。近年在英美文化地理学的核心刊物中,许多文章研究了由文本再现出来的地方性。地方性是文化地理学最主要的研究议题之一,它是文化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地理学分支结合的关键概念。梳理这些文章,旨在归纳出文本在地方性形成中所起的作用。分析结论如下:①文本可以通过再现3种内容来建构地方性:当地的景观、日常生活实践和业已消失的文化;②文本再现地方性的机制多来自人们的意识形态需要,“我”与“他者”的精神诉求不同,再现的地方性也不同;③文本的再现对地方性既会有强化作用,也会有削弱作用。归纳出这种三种结论后,尚需要进一步讨论如下问题:在地方性的形成中,文本的作用是否是或缺的。如果不是或缺的,而是必需的,那么文化地理学者则必须研究文本中再现的地方性。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2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90(2011)10-1159-07

      地方性(placeness)是地方的独特性。许多文化地理学者强调地方性对主体的情感意义,即地方性是某些人的地方性。一个人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或者在一个地方有特殊的人生经历,此人内心便建立起与这个地方割不断的情感联系。经济地理学者不强调地方的主体性,而是强调一个地区与外界建立功能联系时,所具有的其他地方不具备的内在条件,即地方性[1]。关于地方性的形成是近20年英美人文地理学界一直探讨的问题。新文化地理学的领军人物彼得·杰克森(Peter Jeckson)指出,自1970年代末,文化地理学就开始关注文本中所体现出的地方性,尤其是人文主义地理学派的文化地理学家,如段义孚(Yi-Fu Tuan)、唐纳德·W.梅宁(D.W.Meinig)等[2]。近年在英美地理学界文化地理学的核心刊物中,许多文章都是关于文本如何再现地方性的[3~13]。本文将从文本再现(represent)地方性的视角来分析文本在地方性形成中的作用。

      1 新文化地理学对文本中地方性的关注

      1.1 新文化地理学对地方性的关注

      地方(place)是文化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地方性自1970年代成为文化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人文主义地理学强调地方性具有主体性,即人们的经历不同,对一个地方的认识和认同也不同,因此描述一个地方的地方性也不同[14]。该学派强调对一个地方有高度认同感的人所定义的地方性是最有文化意义的。

      1980年代英国一批文化地理学者对传统文化地理学展开批评,他们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新文化地理学。新文化地理学依旧关注地方,尤其是现代性所造成的地方同质化趋势,运用“无地方性”(placelessness)和“非地方”(non-place)概念构成与“地方”(place)概念相对的两极体验,从而发出呼吁,保护和拯救地方性、传统和本真性,塑造地方和传播地方形象[15]。

      1.2 新文化地理学对文本中地方性的关注

      文本(text)是指与书面表达相联系的一系列表达方式。英国地理学家特雷弗J.巴尼斯(Trevor J.Barnes)和美国文化地理学家詹姆斯S.邓肯(James S.Duncan)提议扩大“文本”的概念,使之包括一系列的文化产物[16]。本文则沿用传统“文本”概念,即文学作品、学术专著、电影、音乐、广告、新闻、网络和其他媒体等。

      文本分析法是人文社会科学普遍使用的质性研究方法之一,文化地理学者也采用该方法,以文字、照片,甚至新闻报道和多媒体等表述形式为研究资料,分析文本创作主体对地方意义的认识和情感。传统文化地理学更关注物质的、客观的世界,而忽视被文本再现出来的主体心中的世界。新文化地理学认为现实世界的文化并不是依靠对物理特性的记录来呈现,要体会现实世界的文化,需要阅读文字、图像和电影等文本再现形式所呈现的现实世界,及其传递给人们的文化意义[17]。

      2 不同主体的精神诉求与文本再现的地方性

      文本具有主观性,这恰恰可以表达出文本作者所理解的地方意义。英国文化地理学家迈克·克朗(Mike Crang)指出:“文学作品不能被视为对地方的简单描述,我们可借助文学作品了解人们想象中的地方。……这些充满想象的描述可使读者认识到一个地方独特的风情或特色。由于人们可从各种媒介了解到不同的地方,所以多数人对一个地方的了解在亲眼所见之前就已经形成了”[18]。

      在近年英文文化地理学的刊物中,许多文章关注到电影、绘画、文学作品等对地方性的再现。透过这些作品,文化地理学家可以解读出导演、编剧、艺术家、作家、诗人对空间与地方性的理解。下面介绍几篇国外文化地理学者剖析文本如何再现地方性的文章,以说明不同的创作主体所再现的地方性也不一样。尽管本文将诗歌、游记和电影3种类型的文本分析集中在不同主体之下,但是并不意味着每种文本只对应着一种主体。

      2.1 讴歌“我者”地方性的文本

      这里的“我者”是将自己认同为地方一员的人。英国杜伦大学地理学家斯图尔特·埃尔登(Stuart Elden)以英国古代长诗《贝奥武夫》为研究对象,发表了《〈贝奥武夫〉的地方象征主义和土地政治》一文[3]。他在文中指出,该诗歌提供了理解地方和土地的依据,人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当时人们的土地观念和土地政治。诗歌的文句再现出来的正是在诗歌创作时期,那片土地对于当地人们的意义,由于有了土地的归属感,才有了土地争夺的政治斗争意识。

      英国阿尔斯特大学文化地理学家布里约尼·雷德(Bryonie Reid)在《构造框架:诗歌与北爱尔兰地方的想象》一文中分析了两首诗歌对地方性的刻画。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北爱尔兰人,诗文中展现出人与当地自然的亲密关系、家乡的环境、个人的家乡归属感。这些诗文可以让人们了解到北爱尔兰人对地方的理解。雷德认为,在诗歌中对自然之物的细微描写以及对人的思想和情感的描写都能体现出诗歌作者所认同的地方景象[4]。在爱尔兰现代领土斗争历史中,地方情结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尤其在现代北爱尔兰,地方感具有独特的社会、文化和政治意义。雷德告诉我们,诗歌中再现的地方感就是这种地方情结的体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