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虚拟企业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作 者:

作者简介:
宋周莺(1983- ),女,博士,浙江省缙云县人,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要从事经济地理和产业发展研究,E-mail:songzy@igsnrr.ac.cn;刘卫东,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原文出处:
地理科学进展

内容提要:

一个时代造就一种企业组织模式。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对传统企业组织产生深刻影响的同时,也催生了一种新型企业空间组织,即虚拟企业。虚拟企业的出现引起了学者们的强烈关注,并逐渐成为各个学科的热点议题。总体来说,虚拟企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而地理学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在这种背景下,本文结合统计数据、企业访谈和问卷调查等资料和数据,分析虚拟企业的概念和特点,重点剖析中国虚拟企业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虚拟企业分布存在显著的地理集中特征,其空间分布正在加强中国传统大型城市的地位;信息化水平和人口素质是影响虚拟企业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2 年 02 期

字号:

      1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商业运行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信息和知识传递的时空阻碍性大幅度降低,极大地促进了经济、文化、消费等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1-3],从而导致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市场竞争逐渐透明化、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不断发展。另一方面,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电子商务在中国快速发展,网络购物环境不断改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电子商务整体交易规模达到3.6万亿,同比增长22.9%。其中,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占51.6%,规模以上企业B2B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占40.1%;网络购物(包括B2C和C2C)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630亿元,占7.3%;机票酒店在线交易规模占1.0%[4]。

      事实上,信息技术带来的商业运行环境变化,促进了传统企业的虚拟化演进及其空间组织变化;同时,也催生了一种新的企业空间组织——虚拟企业(virtual enterprise,VE)。虚拟企业的出现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成为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热点。目前,学术界主要是从虚拟企业的概念、企业组织、企业结构、企业竞争力、组织机制以及实证案例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一方面,学术各界对虚拟企业的概念还存在很多争议,并由此带来了“虚拟组织”(virtual organization)和“虚拟集群”(virtual cluster)等不同的名词和概念;另一方面,关于虚拟企业的空间结构、空间分布规律、核心机制等地理学方面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在回顾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虚拟企业的内涵,剖析中国虚拟企业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丰富虚拟企业的地理研究。

      2 虚拟企业的概念与特点

      2.1 虚拟企业的概念

      1991年,美国学者Knneth Preiss等在《21[th]Century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Stratey:An Industry-led View》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虚拟企业”的概念[5],并引领了学术界对虚拟企业10多年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关于虚拟企业概念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可以概括为3个方面。①Knneth Preiss等从企业结构进行的定义。强调虚拟企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公司组成的一种有时限的、暂时的、非固定化的、互相依赖、信任、合作的组织,以便以最少的投资、最快的反应速度(或者在最短的反应时间内)对市场机遇做出快速反应。在这个组织中,每个成员只做自己最擅长的工作,成员间是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而非上下级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实行知识产权、技能和信息投入共享以及资源有偿共享[5]。②William等从企业组织方面对虚拟企业进行的定义。认为虚拟企业是由一些独立的厂商、顾客、甚至同行的竞争对手,通过信息技术联成的临时网络组织,以达到共享技术、分摊费用及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虚拟企业不像传统组织那样具有多层次的金字塔组织结构;这种企业从外部看几乎是无边界的,在企业、供应商和顾客间具有可渗透的、可连续变化的界面或接口[6]。③Byrne等从核心竞争能力出发对虚拟企业进行的研究。认为虚拟企业是由多个企业快速形成的、暂时的公司联盟,以把握快速变化的机遇。在虚拟企业中,每个伙伴都贡献出自己最擅长的能力,并共享技术、技能和进入全球化市场。同时,他指出虚拟企业实质上是一个利用内部和外部的协作来配置超出它自身所拥有资源的企业[7-8]。

      虚拟企业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目前尚没有公认的明确定义。但是,上述诸多关于虚拟企业的解释中都提到了虚拟企业的共性。从广义上来说,本文认为虚拟企业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的一种动态联盟,联盟拥有完整的研发、生产、销售、管理、财务、售后服务等功能,从而实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辨析虚拟企业的内涵:①虚拟企业是一种动态的企业联盟组织形式,其将产业链上的合作企业(例如供应商等其他组织)纳入企业的管理范畴。②虚拟企业只掌握企业的核心功能,将企业有限的功能集中在附加值高的部门,在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将生产、销售、物流等外包给专业企业。③虚拟企业边界的模糊性。虚拟企业是为了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而产生的动态企业联盟,这就要求企业空间组织能够即时反映市场动态,能根据目标和环境的变化随时进行重组、变化企业边界。

      虚拟企业可以分为2大类,即功能虚拟和形式虚拟。功能虚拟是将技术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委托给其他企业,企业保留核心功能,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联系和管理,例如耐克、杉杉等企业;形式虚拟是完全依赖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突破传统的企业实体形式,例如PPG、京东购物网、阿里巴巴等。从狭义上来说,本文认为虚拟企业是指近几年出现的企业运行完全依赖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只保留规模较小、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部门,而将生产、物流或其他业务外包的新型企业;也就是形式虚拟。本文所研究的虚拟企业专指狭义上的虚拟企业,例如冲击传统服装产业领域的VANCL、PPG、BONO等企业;冲击传统珠宝领域的戴维尼、钻石小鸟、闪烁珠宝、九钻珠宝等企业;冲击传统母婴用品领域的红孩子、乐友、丽家宝贝等企业;冲击手机产业的北斗手机、天机等都是中国虚拟企业的典型代表(表1)。

      

      2.2 虚拟企业的特点

      虚拟企业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信息技术导致的市场透明化和竞争激烈化下出现的新型企业,它具有自己的独特性。结合虚拟企业的狭义概念,本文认为虚拟企业的特点集中体现在以下4点:

      (1)企业以合作求竞争。虚拟企业集中资源于自身最具优势的核心业务环节,而将其不具有优势的业务“虚拟”化,外包给专业的企业和组织。虚拟企业广泛采取与上下游厂商、顾客、甚至竞争对手合作的方式,以合作求竞争从而实现速度效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