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国家未来的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方向的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方创琳(1966—),男,甘肃庆阳人,中国人民大学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等。E-mail:fangcl@igsnrr.ac.cn(北京 100101)。

原文出处:
人文地理

内容提要:

中国人文地理学经过近半个多世纪的复兴与发展,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仍要继续围绕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这一核心,树立人地和谐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人地关系理论及研究方法,把人地关系的研究向纵深层次推进,发展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实践应用的人文地理学,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突出新的实践形式,把全球化与本土化、全国化与地方化、工业化与城市化、一体化与同城化、中心化与空心化、信息化与可视化、生态化与低碳化、科学化与现代化作为中国人文地理学未来研究的8大方向。在人文地理学科建设过程中,敢于挑战经典理论,尤其是西方传统的经典理论,敢于直面现实,学会向权力讲授真理,敢于当科学勇士,倡导科学精神,不可变成官场的奴隶。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2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398(2011)04-0001-06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在理论创新、研究方法、手段革新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表现为:人地关系论作为地理学研究核心的地位和内涵得到进一步提升[1-4];经济地理、城市地理、旅游地理得到迅猛发展;文化地理研究视野更为开阔,并在向新文化地理学转化[5];行为地理学进入了重要的研究转向与繁荣发展阶段;政治地理学顺应地缘政治战略需要开始由低迷走向回暖;社会地理学伴随和谐社会建设蓬勃发展。未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将继续紧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步伐,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树立人地和谐的科学发展观,力所能及地解决国家发展中若干新问题,重点深化人地关系理论及研究方法,加强人地系统调控机理与过程、格局与节律及其示范应用的研究,加强人地系统的综合集成、动态模拟与技术支持系统的研究,加强人地系统演进过程中的全球问题、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的研究,加强人地系统中“以人为本”的环境伦理与生态道德的研究;顺应国家文化产业大发展,加强文化地理研究与国家文化产业振兴的融合研究,在“引进来”的同时,系统建设中国“本土化”的文化地理学学科体系;拓展行为地理学研究广度与深度,加强实验性研究;关注新地缘政治学、都市政治地理和地方政治地理的研究。通过上述研究,进一步推动中国人文地理学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1 寻求人地关系研究向纵深层次推进的实践形式

      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始终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这一核心主题展开,尤其是近年来,伴随全球性人口、资源、经济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其作为地理学研究核心理论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6],人地关系系统的性质及内涵相应地不断深化,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论—人地关系理论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逐渐发展,可持续发展、“五个统筹”、科学发展观、绿色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资源节约型经济、环境友好型经济等等都是新形势下人地关系理论的具体实践形式,充分体现出人地关系论在当今指导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7],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在后金融时代和全球化、信息化大背景下,人地关系研究新的实践形式除了上述内容外,还应逐步拓展到知识经济、生态文明、信息社会、互联网社会、微博环境、技术变异、制度变迁、区域剥夺、包容文化等新领域。在这些领域,树立人地和谐的科学发展观,深化人地关系的理念,加强人地系统调控机理与过程、格局与节律及其示范应用的研究[8]、加强人地系统的综合集成、动态模拟与技术支持系统的研究、加强人地系统演进过程中的全球问题、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的研究,加强人地系统中“以人为本”的环境伦理与生态道德的研究[9]。通过新领域的扩展和新理念的形成,推动我国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实现历史性的跨越,促使人地关系研究由区域化向全球化方向发展。使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成为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参与全球合作、缩小地区差距、实施区域规划、构建和谐社会,倡导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石。未来人地关系的研究将在寻找理论根据、解读实践案例的过程中进一步得到深化,避免出现规划做完了,但却无科学依据可循等不正常现象的发生。从长远看,道德文明的力量将最终取代技术、政策、资金等手段成为协调人地关系的最主要力量。

      2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突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八大方向

      未来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将继续重点突出全球化与本土化、全国化与地方化、工业化与城市化、一体化与同城化、中心化与空心化、信息化与可视化、生态化与低碳化、科学化与现代化八大研究方向(图1),正确处理好全球化与本土化、全国化与地方化、工业化与城市化、一体化与同城化、中心化与空心化的关系,防止被全球化、被全国化、被城市化、被边缘化、被一体化、被本土化和被空心化。“化”是一种抽象的客观存在,是对认识思维中无法用单一的准确术语表达的各种人文地理现象的统称。“化”又是一种过程,一种路径,一种演变格局,一种结果预演,由于在“化”中受到无数复杂多变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人文地理学研究上述人文经济现象呈现出长期的复杂性和持久性。

      

      图1 中国人文地理学未来研究的方向盘示意图

      Fig.1 The Sketch Map of Steering Wheel of Future Research on Chinese Human Geography

      2.1 全球化与本土化

      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在世界范围内实现各种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其推动力在于全球市场经济[10,11]。全球化实际上是发达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因为在这些非民族性跨国活动的发展中,北大西洋沿岸国家和日本扮演了霸主角色。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既要研究全球化下的中国,又要研究中国如何走向全球化,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是双向的,全球化对中国带来多少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不能一味的全球化(国际金融危机等),什么都追求全球化,盖上全球化的烙印。也不能否定全球化,把握好全球化的尺度和适度。西方世界最初推动全球化,但现在出现了反对它的力量,很多第三世界国家未富先乱,真正在全球化浪潮中成功的国家很少。美国著名国际咨询公司A.T.Kearney对参评的72个国家全球化指数评价结果发现,新加坡是全球最全球化的国家,连续四年位居全球化指数排行榜首位,其次为中国香港、荷兰和瑞士,中国排名在50位之后。

      本土化(Glocalization)是相对于全球化而言的,在出现全球范围的商务、金融、贸易和信息流动的同时,一个本土化的、固定空间的过程也在进行之中。在它们之间,这两大紧密相连的过程将全部人口的生存状况与每个部分人口的各阶层的生存状况截然地区别开来。对某些人看上去是全球化的东西,对另一些人则意味着本土化。本土化是指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在东道国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过程中,为迅速适应东道国的经济、文化、政治环境,淡化企业的母国色彩,在人员、资金、产品零部件的来源、技术开发等方面都实施当地化策略,使其成为地道的当地公司。因此,本土化战略又叫当地响应能力,当地化经营。本土化的实质是跨国公司将生产、营销、管理、人事等经营诸方面全方位融入东道国经济中的过程,也是着实承担东道国公民责任,并将企业文化融入和植根于当地文化模式的过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