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社会的文化整合问题与统一后联邦德国文化多元主义的形成

作 者:

作者简介:
岳伟,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德国史;邢来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德国史,湖北 武汉 430079

原文出处:
史学集刊

内容提要:

德国统一后成为一个非典型移民国家。为应对外来移民文化与本国主流文化的整合问题,联邦德国形成了一套文化多元主义政策:一方面尊重和包容移民文化,另一方面要求移民必须在文化上融入主流社会。文化多元主义在文化机构、文化传播机构和宗教领域中的贯彻促进了德国非典型移民社会的文化整合。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2012 年 07 期

字号:

      随着大量外来移民的涌入,统一后的联邦德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文化整合(Integration)问题。①文化多元主义②是德国为应对这一问题而逐渐形成的政策。学术界对联邦德国移民问题已有较多研究,③但专门研究其移民文化政策和文化整合问题的著述却还比较少见。本文将对统一后德国“非典型移民社会”的形成和文化整合问题的出现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论述德国文化多元主义的理念以及这一政策在解决移民社会文化整合问题时所显现出的效果与不足。

      一、联邦德国“非典型移民社会”的出现与文化整合问题的提出

      二战之后,大量外来移民进入欧美发达国家。这些移民大都来自非西方文化圈,且本身经济地位和受教育程度较低,他们的到来给西方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文化碎裂和文化冲突,进而使包括联邦德国在内的当代西方移民国家面临着迫切的文化整合问题。文化整合是与经济(就业)整合、社会(福利)整合、政治整合等问题并列的移民社会整合问题之一,它包括移民在文化上融入主流社会和主流社会对移民的文化认同两个方面,其本质是如何在保持社会文化多元性和统一性之间寻求一个平衡,以达到整体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

      战后联邦德国先后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移民迁入浪潮:一是战后初期逃离或被迫离开家园的、来自苏占区和东欧的德意志难民;二是为弥补战后劳动力缺乏而引进的土耳其和意大利等国的外来务工人员,如今很多人都已经有了第三、四代子孙。自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开始后,联邦德国像西欧其他国家一样收紧劳工准入政策,禁止外国人在德自谋职业,劳工移民数量遂大大减少;三是苏东剧变之后来自原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俄罗斯车臣地区的政治避难者和难民,以及得到德国政府允许从苏东地区返回母国定居的、几乎没有任何德国文化背景的德意志侨民。④目前,在德国8500多万人口中,共有外来移民700多万,占总人口的8.9%。庞大的移民使统一后的德国成为一个事实上的移民国家。但是,与美国、加拿大等由外来移民建立的典型意义上的移民国家不同,德国并非建立在外来移民的基础上,因此,它只是一个“非典型移民国家”。

      外来移民在融入德国主流社会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障碍,此即所谓的移民“融入问题(Eingliederungsproblem)”。相关研究表明,与英、法、荷兰等西欧国家相比,德国的移民融入率非常低。⑤外来移民在文化上融入德国的障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意识形态上的。对来自东德等原社会主义国家的德国侨民和难民来说,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是完全陌生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形成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习惯很难在短期内被根本改变;二是语言、文化上的。在西德侨居的外国人以及几乎没有德意志文化痕迹的“返回家园者”,都存在着严重的语言障碍和文化认同障碍;而来自土耳其等落后国家的移民,则常常因为文化教育水平的低下而无法找到工作和融入主流社会。

      除“融入问题”外,庞大的外来移民带来的另一个严重的问题是滋生了少数德国人的极端民族主义和排外主义。从19世纪末期的德意志帝国政府到臭名昭著的纳粹政权,德国曾多次对外来移民采取限制、歧视、驱逐乃至清洗的政策。尽管战后西德对自己在二战中所犯下的种族主义罪行进行了忏悔和赎罪,但统一之后,由于大量原社会主义国家难民的涌入和失业率的居高不下,德国接二连三发生多起排外事件。2000年时排外暴力犯罪案甚至达到了创纪录的15 651起。⑥极右政党,如共和党、德意志人民联盟等则抓住民众的恐慌性排外情绪,纷纷突破选举门槛,进入州议会。新纳粹主义的滋生固然与德国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有直接关系,但其后背所隐藏的文化冲突因素也不容忽视。极右的共和党就将保护日耳曼文化特性作为其推行排外主义的主要理由之一。⑦暴力排外事件和极右政党的崛起勾起了世人对法西斯暴行的回忆,严重损害了统一后联邦德国的国家形象。总之,移民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文化和政治问题。

      面对二战后的移民浪潮,西方各主要移民国家采取了不同的对策。荷兰、澳大利亚等国主张“多元文化主义”⑧模式,要求“对不同民族、文化群体得到承认的要求给予充分肯定”。⑨而以法国为代表的国家则提出了“共和模式”或“同化模式”,要求外来移民放弃本民族的文化习惯、生活方式,融入接受国主流社会,认同其文化和价值观。

      与上述国家相比,联邦德国虽然也长期受到移民问题的困扰,但它却一直不肯承认自己是一个移民国家。⑩在移民政策方面,它一直采取被动的隔离政策和“福利国家”模式,其特点是:只有少数德裔难民和被驱逐者才能享受到全面的社会文化融入待遇,而大多数非德裔难民则被置于完全不能融入的“被隔离”状态;占移民大多数的客籍劳工只能在社会福利和劳动就业方面有限地融入德国社会,在语言、教育和文化方面的融入则受到明显的忽视。实际上,直到20世纪80年代时,联邦德国才意识到并开始讨论有关移民融入的问题。

      联邦德国之所以在移民融入政策方面处于消极被动状态,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体制的制约。其一,德国具有按照血统界定民族的传统。根据1913年7月22日颁布的、并为联邦德国所继承的《帝国国籍法》,只有拥有德意志民族血统的人才可能拥有德国国籍。(11)结果就出现了“从小居住在德国,通晓德语和德国文化、但不拥有德国国籍的土耳其人和从小居住在外国、不懂得德语和德国文化、但拥有德国国籍的德国人”。(12)基于血统原因,德国民众和政府都不愿将非德国血统的人视作可以获得德国国籍的移民,而一直将他们当作客居德国的外国人;其二,文化联邦主义的消极作用。在联邦德国,与移民融入密切相关的文化教育事务都属于州政府的管辖范围,联邦政府只能起协调指导作用。受这一体制影响,联邦政府难以对移民文化整合问题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其三,对移民国家的偏见。在德国人心中,移民国家的内涵应是“外来移民通过和平或战争的方式,驱赶或同化了土著民族,并最终在原民族居住的土地上建立的国家”。显然,只有美国、加拿大这样的国家才符合这一标准,而德国则不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直到20世纪末,这种观念还一直在德国民众和政府中根深蒂固,严重阻碍了移民问题的政治化和移民融入政策的出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