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E295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451(2012)01-0061-07 我国《辞海》对海防的解释是:“为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敌人侵犯和人员非法越境,在沿海和领海内所采取的一切防卫措施。”虎门海防要塞,扼守中国南门珠江口,状如虎口,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历来是防卫的重点。史学界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海防思想研究已有相当多的成果,而对于各个时期广东海防尤其是虎门海防要塞的建设和发展缺少系统的探讨。本文主要以第一次鸦片战争时间的虎门海防要塞为考察对象,论述这一时期虎门海防要塞的具体建设、防卫情形,并分析其在战争中的攻防实效与缺陷。 一、虎门海防要塞建设的缘起 虎门海防要塞,位于珠江口的一段狭长洋面,两岸峰峦夹峙,险要处炮台密布,是从海上进入广州的咽喉要地,作为广东防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广东防务的中心和重点区域。其建设最早可追溯到明代,尤其是“明洪武年间,倭夷人犯屡为所扰。嘉靖中倭寇闽浙滋蔓亦及于广东”。①为此,自洪武年间实行海禁,在广东沿海要害设立卫所。至永乐年间,开始在虎门建筑营垒,设兵防守。 虎门海防要塞的大规模建设始于清代。清康熙、嘉庆、道光年间,为了加强沿海海防防务,相继在虎门修建了一些防御工事。道光十四年(1834年),英国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以“英王使节”身份要求面见两广总督卢坤遭拒后,命两艘英舰强行闯入虎门,进行武力威胁(即律劳卑事件)。清廷才意识到海防虚设,“两只夷船不能击退,可笑可恨,武备废弛,一至如是”②。道光帝立即将专门负责海防事务的广东水师提督李增階、广东水师提标中军参将高宜勇革职查办,并惩治看守炮台怠玩各弁,以示惩戒;将两广总督卢坤以办理不善,革职留任,戴罪督办,并调署江南提督关天培任广东水师提督,整饬虎门海防营务,彻底根除以往怠玩恶习。此后,在道光帝的大力支持下,在两广总督卢坤、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的切实督办下,至道光二十年(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虎门重兵设防的海防军事要塞已初具规模。 二、虎门海防要塞的建设特点 虎门海防要塞依山而建,巧妙利用险要地势,虎踞龙盘,形成了纵深十公里的防御工事,增强了要塞的防御能力,是巧借地利的著名海防要塞,其特点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巧借地势,防守有力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虎门海防要塞借助水道复杂的特点,自南向北共建有三道防线。从伶仃洋北上,进入珠江口,西面的大角山和东面沙角山虎视眈眈,夹江对峙,构成虎门海防要塞的第一道防线。由沙角、大角沿江北上七里,有上下横档岛耸立江中,中间还卧着一块巨石—饭箩排,它们如同屹立在激流中的天然堡垒,将水道分隔为二。西航道水浅多礁石,外洋大船不易通过;东航道江狭水深,可通大船,为洋船进入广州的唯一水道。上下横档岛与武山(又称南山、亚娘鞋山)隔江雄峙,形势险要,构成了虎门要塞的第二道防线,这也是虎门海防要塞的要害之地。由横档岛再上溯五里,江中有大小虎山雄踞,能很好地阻击突破第二道防线的敌人,构成了虎门海防要塞的第三道防线。可以说,虎门海防要塞因优越地势,防线分布长,环环相扣,设防严密,做到了防线布局与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一致。这在当时整个东南沿海的防御中,防线分布是最独具特色,防御较为行之有效的建设,为以后其他东南沿海地区的防御体系建设提供了借鉴作用,如1884年中法战争中的马尾海战,就是利用马尾地势险要的特点设有长门外、闽安镇与象屿、罗星塔沿江两岸三道防线,对防守极为有利。
(二)炮台林立,设防周密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至道光二十年(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虎门海防要塞先后建筑了横档、南山、沙角、新涌、蕉门、镇远、大虎、大角、威远、永安、巩固、靖远12座炮台,其中,威远、永安、巩固、靖远为道光十四年(1834年)后修筑。 第一道防线上筑有沙角、大角2座炮台。沙角炮台始建于嘉庆五年(1800年),台面朝西,台周长42丈,主体均由粗石砌成。道光十二年(1832年)大角炮台建在南沙山麓,台周长93丈,以石砌成,安放大小铁炮17门。第一道防线上的沙角山和大角山之间由于水域宽阔,相距较远不能形成交叉火力,只能担负瞭望、警戒、送信任务,构成了虎门海防要塞的第一道门户。 第二道防线上筑有横档、威远、靖远、镇远、南山、永安、巩固7座炮台。横档炮台建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炮台主体由三合土夯筑,嘉庆二十年(1815年)增建月台,安设大小铁炮40门。南山炮台始建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炮台主体由砖石垒砌,设大小铁炮12门,兵营12间,药局1间。道光十五年(1835年),在南山炮台基础上扩建成威远炮台,加筑月台,炮位增至40门。镇远炮台于嘉庆二十年(1815年)修筑,安放大小铁炮40门,营房23间,药局2间,炮洞为三合土夯筑。横档、镇远、威远三座炮台隔海并立,“三台声势既获相连,炮火又能凑接”,监视船只进出必经之海面,“要隘严关兹为最”③。靖远炮台建成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位于威远炮台西侧,是一座大型炮台,台面宽63丈,安放大小铁炮60门,台后围建石墙,直达山顶。永安炮台建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由关天培实地勘察后,为加密横档、大虎两炮台之间防卫而建,设有大小铁炮40门。巩固炮台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建成,有大小铁炮20门,与永安炮台隔海相对。由于地势更为险要,炮台分布多,构成了虎门海防要塞的第二道门户,也是其要害之地。 处于第三道防线上的是大虎炮台。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两广总督阮元视察虎门后兴建。炮台周边建有神庙、药局、兵房,“大炮七千斤至二千斤者30位”④。大虎炮台占据险要,独当一面,是防备外敌侵入虎门海道的第三道门户。 余下的新涌、蕉门两炮台分建于南沙山、黄角山麓,新涌设有炮台12门,蕉门炮台配备铁炮20门,两炮台所辖海面“港汊旁出,岛屿周迴,尚非夷船出入要津”,并非阻止英军入侵的要塞,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发挥的作用不是太大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