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新的知识类型 从一八一○年代开始,各种西方新式的传播工具(如宣传小册、书籍、每月定期出刊的期刊、商业报刊),逐渐在中国大陆外围的港澳、南洋一带出现。此后到一八九五年止,由南而北,由边缘到中央,由租界到内地,各种传播机构,如印刷所、新式学校、出版社、翻译社等,在沿海口岸不断出现。①不过就像李仁渊所说的,在这八十多年间,尽管有许多中国人开始接触到这些新式的传播媒介,并借此对西方的器物技术、精神信仰有所了解,但这些文化输入却并未对中华帝国的主干带来结构性的影响,居于支配地位的士大夫阶层,仍然对这些新事物视若无睹。②一八九五年后,情势显然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西学”开始成为知识界的新“论域”(discourse)。③一方面,新型报纸、学堂和学会大量出现;④另一方面,随着强学会的成立,原来位居边缘的新式报刊,从香港、上海等华夷杂处的商业城市,直捣政治中心的北京,并得到位居政治核心的大臣的支持。⑤ 在这个西学由边缘而中央,新式报社、学堂、学会大量出现的深化过程外,我们也同时看到一个非常明显的西学“普及化”的趋向,这个普及化的趋向,除了见诸一九○○之后,我所谓的“开民智”或下层社会启蒙运动外,也可以从一九○○年代大量出现的教科书和我在本文中所讨论的百科全书窥见端倪。 “百科全书”一词作为一个新的中国词汇,首见于一八九七年康有为的《日本书目志》。⑥钟少华在《人类知识的新工具——中日近代百科全书研究》一书中,第一次对在晚清出现的这一种特殊的知识类型,作了界定和较全面的介绍。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将百科全书和当时盛行的另一种丛书形式——《皇朝经世文编》相对比,立刻可以看出百科全书作为一种新型类书的特色。大抵而言,清末——特别是一八九○年代之前——的经世文编是将当时人的时论、奏折、文件全数照收,虽和洋务、富强之道有关,但多半长篇累牍,全文登录,不太为读者的需求设想。⑦《经世文编》作为一个编纂文章的类别,从《皇明经世文编》到魏源在道光六年(一八二六)受贺长龄之命主编的《皇朝经世文编》,在理念、体裁上大体一贯相沿,没有什么变化。但从一八二七年魏、贺版之后,到一八九○年代,甲午之战前后大量出现的各种新编、续编、续新编等不同版本的经世文编间,在内容乃至体例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⑧一方面,有些版本,像一八八八年葛士浚主编的《皇朝经世文续编》在传统照六部分门别类、架构知识的基本体裁外,增列了洋务一类,并在内容上呈现少数、个别和百科全书类似的风格。而甘韩主编的《皇朝经世文三编》,更径以《皇(清)朝经世文新增时洋务续编》为书名;⑨一方面,这个不断随着政局加速演变而与时俱进的传统类书类别,也与新的大众媒体——报纸——发生密切的关系,而出现一种跨越文类的现象。Andrea Janku在仔细地比较了太平天国之乱以后到二十世纪初的各种经世文编和报纸文章后,就特别指出就内容而言,报纸的时论文章和经世文编中的文章,有越来越接近的趋向,这种现象在十九世纪末以后特别明显。一方面,报纸的政论文章有很强的经世色彩,一方面,从一八八○年代后期开始的许多经世文编,都收列了报纸上发表的经世文章。⑩ 不过尽管经世文编在十九世纪后半叶到二十世纪初之间,在内容上有所转变。但大体而言,在呈现方式和知识的广博度上,都和百科全书有着极大的取向上的区别。西方的百科全书一方面要不断容纳更多学门和更广泛、及时的知识,一方面却又充分考虑到读者的阅读和吸收,利用个别的条目、字母顺序的排列、大量的图表和通俗的语言等形式,让读者可以比较容易地进入广博的知识领域。(11) 我在本文中对百科全书家(包括编者、译者及作者)的讨论,基本上就以钟少华书中所提到的各种类型的百科全书(包括百科全书型、专门百科全书型、百科辞典型及所谓的过渡型)为基础,略作损益而成。大致上,我将这些编纂者分成四个类型:1.外交官与上层士绅,2.维新派,3.留日学生,4.新型文人。这四个类型虽然各有指涉,但彼此间也有重叠之处,有些编纂者同时具有两种乃至三种身份。在每个类别下,我挑选了一两位数据较详备又具有代表性的作者,作比较深入的讨论。最后,我则试着将这些百科全书家放在一个较宽广的历史脉络下,对西学的传递和积累过程,作一个概括的分析。 二、百科全书家的身份 1.外交官与上层士绅 在这个范畴内的编纂者中,马建忠(一八四五-一九○○)和钱恂(一八五四-一九二七)显然有许多类似之处。两人都来自相对显赫的家族,但都在正规的科举仕进之途上受到挫折,转而涉身洋务,留学、出使各国,并分别成为李鸿章和张之洞的洋务幕僚,又同时在政治活动外,从事新知识的介绍和编纂活动。 马建忠出生在江苏丹徒(今镇江市),原籍丹阳马家村。其先人早在明末时,就在利玛窦赴丹阳传教后,皈依天主教。太平天国之乱后,马建忠的二哥马相伯进入上海徐汇公学就读,马建忠随后也受战乱影响,进入徐汇公学。咸丰十年(一八六○),屡试不第的马建忠,在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士大夫却绝口不谈洋务的刺激下,决定放弃科举仕进之途,转而致力洋务。(12) 一八七七年,在李鸿章的赏识和推荐下,马建忠以中国第一任驻法国外交官随员的身份,和福州船政学堂的首批留欧学生出洋。(13)和他同行的除了严复外,还有同样以随行翻译身份、出身福州船政学堂的陈季同。马建忠并奉李鸿章之命,和陈季同一起进入巴黎政法学院攻习公法。(14)陈季同之弟陈寿彭也被归入百科全书家之列,在下文中将会进一步讨论。马建忠在一八八○年获得法学学士学位,随即回国,在天津谒见李鸿章,成为李的幕僚,时年三十六岁。此后直到一八九○年出任上海机器织布局总办为止,是马建忠在中国致力洋务推动的时期。一八九一年至一九○○年过世为止,马建忠定居上海。因为政治上的失意,转以著译为业。除了《马氏文通》外,还编纂了九十五卷的《艺学统纂》。这本被钟少华归入“专门百科全书型”的长篇巨著,在马建忠过世后两年,由上海文林书局石印刊行。(15)正好是百科全书大量出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