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对藏政策的调整与“麦克马洪线”的前期策划

——以1911年威廉逊事件为中心

作 者:

作者简介:
梁俊艳,1978年生,历史学博士,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北京 100101。

原文出处: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内容提要:

1911年,英国以威廉逊之死事件为借口,利用中国内地发生辛亥革命之机,将对中国西藏政策从“不干涉”调整为“前进”,加快了侵略中国西南边疆的步伐。本文在吸收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汉、英文文献资料,对英国调整政策的缘由和目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认为英国在阿波尔地区开展的勘察、测量活动,以及拟定的所谓“新外线”,是为1914年非法的“麦克马洪线”的出笼所做的精心准备。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12 年 05 期

字号:

      1911年,中国内地发生了辛亥革命,而在西南边疆,踌躇满志的英印政府调整侵略步骤,以其官员威廉逊之死事件为借口,直接入侵中国西藏阿波尔地区,开展勘察、测量活动,为1914年非法的“麦克马洪线”的出笼做着精心的准备。

      国内外学术界已有不少与此有关的研究成果,诸如杨公素、①伍昆明、②周伟洲、③吕昭义、④吕一燃、⑤王宏纬、⑥兰姆(Alastair Lamb)、⑦梅赫拉(Parshotam Mehra)、⑧多萝西·伍德曼(Dorothy Woodman)、⑨温迪·帕雷斯(Wendy Palace)⑩等都在自己的著作中程度不同地涉及这一问题。但上述学者对威廉逊之死与英国政策转变之关系,以及英国在当地进行大量测绘活动与“麦克马洪线”的前期策划的联系,均涉及不多或者没有深入论述。本文试图利用汉、英文文献资料,对此进行考察,以期有所深入,并请方家指正。

      一、背景:1904年英国第二次侵藏后的对藏政策

      (一)从“前进”到“不干涉”

      1903年至1904年间,英国侵略军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军事武器残忍屠杀使用大刀长矛的西藏人民,引发了世界舆论对印督寇松(Lord George Curzon)、入侵军首领之一荣赫鹏(Francis Younghusband)等人的批评和责问,而这场入侵也引发了以寇松为首的英印政府和伦敦英国政府之间的激烈矛盾。“众大臣认为荣赫鹏的行动损害了国家利益”。(11)寇松的“前进政策”(Forward Policy)因此也受到质疑。

      1905年11月18日,寇松结束了他印度总督的任职,(12)明托(Lord Minto)接任总督。12月,保守党在大选中一败涂地。以坎贝尔·班纳尔曼(Campbell Bannerman)为首的自由党政府在12月4日上台执政,公开表示“英国对西藏不抱任何野心”。(13)格雷(Grey)担任外交大臣,莫利(John Morley)则成为新一任印度事务大臣。(14)新当选的自由党极力反对英印政府的西藏政策,而是对中国西藏采取了所谓“不干涉政策”(Non-interference Policy),又称为“精明无为”(Masterly Inactivity)政策。(15)但是,当清朝的川边大臣赵尔丰等积极经营西藏南部事务时,英国的态度又有了新的变化。

      (二)英国插手喜马拉雅部族地区事务

      英国对山地部族地区的渗透由来已久。在阿萨姆地区,英印政府承袭阿洪王朝⑧向珞巴族等部落交纳布沙(Posa)(17)地租的做法。当阿萨姆地区经济出现迅猛发展势头时,实力雄厚的资本家开始要求其政府放弃“不干涉政策”,向北扩张。其中不少投机者业已前往珞巴族居住地区盗伐森林,但也遭到珞巴族的强烈反对。英国政府于1873年制定《孟加拉东部边境章程》(The Bengal Eastern Frontier Regulation of 1873),提出一条称为“内线”(Inner Line)的边界线,规定:所有英国臣民以及外国居民,在没有通行证或许可证的情况下不得向北越过“内线”。而“外线”(Outer Line)则是指在“内线”以北几英里的“山脚沿线”(the line of the foot of the hills)。对于“内线”和“外线”之间的中间地带(即中国珞巴族居住区),英国既不收税,也不设立行政机构。印督明托和印度事务大臣莫利均不愿在阿萨姆地区采取积极行动,也不愿向北越过“外线”。(18)

      1906年11月,西西锯木厂贸易公司(Sissi Saw Mills and Trading Co.Ltd.)和麦克拉努迪锯木厂(Meckla Nuddee Saw Mills)两家阿萨姆木材公司向阿萨姆政府提出修改有关内线的内线章程(Inner Line Regulations),希望越过内线去砍伐木材。(19)由于珞巴族人对木材公司征收“森林使用费”,而随着木材公司砍伐森林数量的增多,费用自然也相应增加。(20)这些公司为了免交“森林使用费”,便提出将“内线”扩大至“外线”。1907年,兰斯洛特·海尔(Lancelort Hare)担任阿萨姆副省督,同年9月他向印督明托提出几条建议:(1)不准山地边缘部落在内外线之间地区征收“森林使用费”,否则诉诸武力;(2)允许阿萨姆助理政务官威廉逊(N.Williamson)带领150名巡警到内外线之间地区向阿波尔人(Abors)(21)征收人头税和户籍税,并在阿波尔人居住村落巡游;(3)取消英国向部落交布沙的办法,改由威廉逊购置礼物赠给表现良好的部族头人;(4)将山地部族向南迁移,使之“文明化”。(22)

      不仅停止交纳“森林使用费”和布沙,反而要征收人头税和户籍税,显现出英国对内外线之间的珞巴族的强取豪夺。印督明托赞同征收人头税,但印度事务大臣莫利担心该计划违反1907年的英俄协议,没有批准该计划,只同意停付“森林使用费”。(23)

      二、威廉逊之死:从“不干涉”到“前进”

      (一)诺埃尔·威廉逊之死

      英国兼并阿萨姆地区之后,英印政府军政官员、欧洲探险家及传教士等多次窜入僜人(24)地区及察隅(25)边境地区活动。后来,英印政府新设萨地亚(Sadiya)政治助理官员以协助处理边境事务,其第一任政治助理官尼达姆(J.F.Needham)继续越过内线,经僜人居住区到缅甸北部活动。

      1905年,年轻而野心勃勃的诺埃尔·威廉逊接替退休的尼达姆,担任助理政治官,他坚决反对英印政府执行的不干涉政策,希望通过深入探索山地部族地区而改变局面。(26)1907年12月至1908年1月,威廉逊溯洛希特河(Lohit River)而上,到距离我国西藏察隅35公里的地方进行考察,执行所谓兰斯洛特计划,返回后提交报告建议:英国向米什米方向扩张,在当地建立警岗,将该地区纳入英国统辖范围之内;发展萨地亚与米什米人的贸易,开通向西藏东北的商路。(27)

相关文章: